师(军队)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北约APP-6A标图符号

(英语:Division)是军事单位编制的一种,属常备军事组织;通常为多兵种混编部队,部队规模比大、比小。通常来说,一个师标准满编介于10,000~25,000人,同时有多种不同兵科搭配运用;因此在近代军事中,会将师级部队视为战略层级的基础运作单位。师级单位的指挥官师长,一般由少将担任,但是在大规模陆军的部队中也会出现由上校担任的师长的情况,但例子较为鲜见。

除了陆军,苏联军中的航空部队及冷战结束前的美国空军体制中也有师级编制,称“航空师”或“空军师”;尽管其规模及任务与陆军师不尽相同,但仍然是战略基础的运作单位。美国海军陆战队亦设有师级部队。

名词典故

起源

所谓的陆上武力,基于对应不同目标的弹性,因此须以混合编组部队作战;然而每个军事将领对于军队的编组各有自己的思考哲学及现实妥协,因此在编制上并未统一。为了适切管理军事部队,法国元帅莫里斯在他的军事名著“梦想”提出以多种战斗单位采规律性的编组成一个整体,强化作战效能。后来这个概念由维克多·弗朗索瓦,第二代布罗伊公爵实践,并为七年战争的法军胜利贡献甚多。英文的“Division”单字典故也是从法文的“dividere”演变而来。

师(早期)

最初始是由拉扎尔·卡诺开始有系统的建立师级单位,当时拉扎尔·卡诺负责公共安全委员会的军事事务指挥。他在思考军事组织后得出与波旁政府相同的结论,并开始着手进行师级单位的组建。

这使得军队可以更灵活的作战与机动,甚至使得以往被认为极为困难的大军指挥变得更容易进行。而之后拿破仑一世由于军队规模越来越大更将多个师组建为。 随着一连串拿破仑的军事胜利,师级单位与军级单位的组建开始被欧陆各国效法。在拿破仑战争的尾声时,全欧陆的陆军皆已采用师级单位与军级单位。

师(现代)

在现代,大多数的军事单位皆有标准化的师级单位。虽然各个国家的师级单位的规模与结构皆不相同,但大多数皆是由10,000至20,000名士兵组成,并且师级单位具备自行支援的能力来进行独立任务。一般来说,师级单位通常是由一到四个或是特遣队来作为主要的作战力量,并且会有一个旅或负责战斗支援(通常是炮兵)以及数个师直属来负责情报后勤侦察以及工程等必要的支援及后勤任务。大多数的军事单位皆已有对其所属各式的师编制出理想的组成,借由编装表可以得知其编制单位及士兵的职责、该师应有的装备。

现代的师级单位大多是在20世纪下半叶时为了取代旅级单位而开始建立,但是自从冷战结束后,世界潮流似乎又翻转。师级单位最大量运用时,莫过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交战诸国部属近一千个师以上的部队。随着科技更加进步,一个师具有的作战能力更是大幅提升。

师的种类

骑兵师

对过去的大多数国家而言,骑兵通常是以比较小的单位进行组建。但拥有大型陆军的国家如:大英帝国、美国、法兰西第一帝国法兰西第四共和国德意志帝国纳粹德国俄罗斯帝国大日本帝国波兰第二共和国苏联,皆有建立骑兵师。骑兵师的组织结构与步兵师十分相似,差异在于以骑兵旅或骑兵团取代步兵单位,而支援单位比步兵师稍微少一点并更加轻量。炮兵与后勤通常是依靠马匹携行。不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大多数的骑兵师皆已被裁撤。

虽然依靠马匹的骑兵已被淘汰,但在冷战时骑兵作为快速布署部队的想法再度卷土重来。与过去依靠马匹不同,骑兵师朝向两个现代的运输方式发展:空中骑兵或是称为空中机动师,借由直升机进行机动、装甲骑兵,独立作战的装甲部队。前者最早开始建立的部队为1963年2月1日在班宁堡建立的第11空中突击师(实验),该部队在前往越战前也就是1965年6月29日更名为美国陆军第1骑兵师(空中机动)。 越战结束后,美国陆军第1骑兵师重新编组并装备了战车与装甲侦查车,转型为装甲骑兵。

装甲师

随着战车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发展,部分国家也开始实验将战车编组为师级部队。他们在编组上尝试使用如骑兵师的编组,但只是将骑兵以装甲战斗车辆代替并将支援单位摩托化。结果因为步兵相较于战车少了许多,装甲师在战斗中的表现不够灵活。因此借由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验,重新调整战车、步兵、炮兵与支援单位的数量后,装甲师开始大量部署,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成为纳粹德国发起闪电战的进攻矛头。

在二战结束后,大部分的步兵师与装甲师皆配有大量的战车与步兵单位,两者的差异就在各营间的比例分配。

步兵师

步兵师是指以步兵作为基本作战单位并有多种支援火力的单位。值得注意的是在苏联与俄罗斯,步兵师通常是写作步枪师。摩托化步兵师是指以步兵作为基本作战单位并配有较为低装甲运输车辆进行机动的部队。而机械化步兵则是指以步兵作为基本作战单位并且配有装步战车装甲运兵车进行机动与火力支援的部队。

炮兵师

俄国内战后期的战争经验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东线战场的作战经验所赐,苏联在1942发展出了炮兵师的概念。炮兵师通常是被军、集团军甚至战区指挥官指派进行十分密集的火力支援。动用到炮兵师通常是有足够人力并且有非常庞大的区域需要防守,例如苏联陆军第34炮兵师与苏联陆军第51近卫炮兵师就是负责这项任务。 炮兵师的概念也是苏联军事教范的一大特色:将炮兵视为一个特殊的武装部队,在大型作战时能仅运用自身的锱重与补给完成其分配的任务目标。也就是使用压倒性庞大的火力,战术性破坏甚至直接打穿对方的防线。

时至今日,仅剩下印度陆军保有两个炮兵师(自从1988年),伊拉克陆军越南人民军则已撤裁炮兵师的编制。

相关条目

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