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融(中书郎)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王融(467年—493年),字元长琅邪郡临沂县(今属山东)人,南朝齐文学家。中书令王僧达之孙,王道琰之子。曾任宁朔将军,世称王宁朔

生平

史载“少而神明警惠,博涉有文才”,声称自己三十岁前要位至三公,所谓“三十内望为公辅”,“使天假之年,而老其才,徐、庾不得专美于后”[1],二十七岁官至中书郎,一日值夜中书省,自叹说“为尔寂寂,令邓禹笑人”(邓禹汉代人,二十四岁为司徒)。王融后来成为竟陵王萧子良幕僚,与沈约谢朓萧衍范云任昉等合称“竟陵八友”。永明九年(491年),齐武帝在芳林园禊宴群臣,王融作〈曲水诗序〉,“文藻富丽,当世称之”。有才辩,永明十一年(493年),接待北魏使者。王融文辞辩捷,能在仓卒之间写文章,史称“诗名比元长,赋体凌延寿。”《诗品》称“词美英净”。

王融躁于名利,一次经过朱雀桥,逢巨船出入,于是吊桥中开,一时间车马拥挤,寸步难行,王融不由得出发感慨:“车前无八驺,何得称丈夫。”武帝病重,萧子良和萧昭业争夺帝位,王融“戎服灾身”欲拥立子良即位,但萧鸾矫诏拥萧昭业夺下帝位。郁林王即位仅十余日,王融就被下狱,由中丞孔稚珪罗织罪名,被赐死,年仅二十七。王融《下狱答辞》愤称:“若事有可征,爰对有在,九死之日,无恨泉壤。”沈约有《伤王融》。

注释

  1. 《柳亭诗话》卷二十八

参考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