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臊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肉臊饭

'肉臊(ㄙㄠˋ)、肉燥'(ㄙㄠˋ)臊子肉臊子,是指用刀子或绞肉机切碎的绞肉。在台湾有时特指卤过的绞肉,所以也叫卤肉或是卤肉臊,是台湾与中国大陆美食中常见的配料,是由猪肉牛肉羊肉等的绞肉加酱油熬煮后而成,有时也会加入肥肉或猪皮一同熬煮,或是先将肉臊炒香后再熬煮。

素食则会用素肉取代猪肉绞肉制作素肉臊。

相关美食

许多中国大陆美食会加入肉臊,比如臊子面(如岐山臊子面)、麻酱面大同刀削面新野板面宜宾燃面肉臊子夹馍

许多台湾小吃中也会加入肉臊,例如肉臊饭(台湾北部也称为卤肉饭)就会在白饭上淋上有酱汁的肉臊,像肉臊面担仔面阳春面米糕,甚至烫青菜中也会加入肉臊。

正字

礼记‧内则》中的记载的周代饮食:“煎醢,加于陆稻上,沃之以膏曰淳熬。煎醢,加于黍食上,沃之以膏曰淳毋”。熬煮肉酱浇在米饭之上,拌著吃,称为淳熬,浇到黍米饭上,则称为淳毋,此食品广为流传并随着时间产生许多区域变化。

康熙字典》引《广韵》、《水浒传》中也有提及“肉臊”一词,<--错误!《康熙字典》“臊”字条完全没有引用《水浒传》,引《广韵》是说“腥臊”,没有说“肉臊”。

因为“臊”与“哨”、“燥”读音相近,在中国大陆“臊子”容易错写成“哨子”[1]

在台湾则“肉臊”容易错写成“肉燥”。<--错误!“臊”本义是“豕膏臭也”,即是读平声,指腥臊(“臊”字另外也读去声,指害羞)。而碎肉、肉末意义,本来先出现在地区方言,记作文字的话,一直都能使用“燥/臊”来表示,不能说“燥”是错写。

注释

  1. 周惠民  饮膳佳会:餐桌上的文化史 三民出版社 2018-01-05 (ISBN): 9789571463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