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尔-涅涅茨自治区

坐标67°15′N 74°40′E / 67.250°N 74.667°E / 67.250; 74.667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亚马尔-涅涅茨自治区
自治区
Ямало-Ненецкий автономный округ
亚马尔-涅涅茨自治区旗帜
区旗
亚马尔-涅涅茨自治区徽章
区徽
颂歌:亚马尔-涅涅茨自治区区歌
[1]
国家俄罗斯
联邦管区乌拉尔联邦管区[2]
经济地区西西伯利亚经济地区[3]
建立1930年12月10日[4]
行政中心萨列哈尔德
政府
 • 行政机构亚马尔-涅涅茨自治区立法会议[5]
 • 行政长官[5]德米特里·阿尔秋霍夫
面积[6]
 • 总计750,300 平方公里(289,700 平方英里)
面积排名第6名
人口(2010年普查)
 • 总计522,904人
 • 估计(2015年1月)[7]540,000
 • 排名第71名
 • 密度0.70人/平方公里(1.8人/平方英里)
 • 市区84.7%
 • 乡村15.3%
时区[8]UTC+
ISO 3166码RU-YAN
车牌89
官方语言俄语[注 1]
网站http://правительство.янао.рф

亚马尔-涅涅茨自治区(俄语:Ямало-Ненецкий автономный округ罗马化Yamalo-Nenetsky avtonomny okrug涅涅茨语:Ямалы-Ненёцие автономной ӈокрук)位于西伯利亚西北部,是俄罗斯联邦主体之一,属乌拉尔联邦管区。该自治区位于乌拉尔山脉以西,西边与涅涅茨自治区科米共和国接壤,南边为汉特-曼西自治区,东边则为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面积750,300 km²,人口522,904(2010年)。首府萨列哈尔德

历史

亚马尔土地最早的住民可追溯至十一世纪的涅涅茨人汉特人,沙皇费奥多尔·伊万诺维奇在1592年派出一支探险队,目的是征服“伟大的鄂毕”土地。1595年建立名为欧多尔斯克的城市,即后来的萨列哈尔德,并和周围城市建立强而有力的经济关系,为经济成长带来贡献,其中皮草贸易为国库带来额外收入,扩大与外国的贸易。另外,该区开起了蓬勃的皮草、北部白鱼、长毛象象骨、鱼胶、鸟类羽毛、桦木、船、裘皮服装和其他商品的贸易,成为著名的欧多尔斯克市场。虽然经济日益发展但文化却相当的落后,新政府最初的建设为食品供应、贸易和渔业组织,社会和文化建设目标则为提高教育水平,1930年12月10日建立公立学校,战争结束后的几年开始发展的交通和通讯,1949年,铁路建设完成。

亚马尔-涅涅茨自治区是俄罗斯经济的骨干,1958年夏天,萨列哈尔德创建亚马尔-涅涅茨的地质调查探险队,开始积极搜索该区的碳氢存量。1962年,塔兹苔原出现第一个天然气井,今日纳德姆新乌连戈伊诺亚布里斯克为三个世界知名的大型天然气田。今日亚马尔-涅涅茨自治区为稳定的发展地区,为社会和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未来更有机会进行大规模的建设计划。[9]

行政区划

亚马尔-涅涅茨自治区由七个行政地区组成,包含7个隶属地区的城市、9个乡镇、42个村管理部门(村地区)和103个村居住点。[10]

亚马尔-涅涅茨自治区中的大型城市 人数
诺亚布里斯克 109,000人
新乌连戈伊 106,230人
纳德姆 46,000人
萨列哈尔德 38,000人
穆拉夫连科 36,000人
拉贝特南吉 35,000人
古布金斯基 21,300人

地理

气候

境内包含北极、亚北极区和北部西西伯利亚平原三个气候带,永久冻土层,接近冷喀拉海,拥有丰富的海湾、河流、湿地和湖泊。拥有长达8个月漫长的冬天和短暂的夏天,风大但雪量小,磁暴频繁,伴随着极光。

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冬天漫长严寒,暴风雪频繁,雨量少,夏季很短约50天。亚北极区主要是亚马尔半岛的南部,气候属大陆性,雨稍多,夏季约68天。大陆性气候带主要是西西伯利亚平原的北部针叶林,平均温度较高,夏季天气比较热和潮湿,最多100天。[11]

地形

主要由苔原、森林、湖泊、沼泽组成,另有部分山区,山脉主要位于西部,绵延200公里,高度可达1500米。水资源丰富多样,包括:喀拉海的海岸,众多的海湾、河流、湖泊、湿地和地下水。喀拉海鄂毕湾是俄罗斯北极地区最大的海湾,面积为44 000平方公里。约有30万个湖泊,4.8万条河流,其中最大的是鄂毕湾的河口、纳德姆河塔兹河。鄂毕河是俄罗斯最长的河流之一。湖泊多为冰川起源。地下水包括温泉水储量。[12]

人口

根据2010年俄罗斯统计局人口资料显示[13],亚马尔-涅涅茨自治区的人口总数为522,904人,其中市区人数为443,043人,占84.7%,村人数为79,861人,占14.4%,人口密度为 0.7人/平方公里,居民中女性占50.4%,比男性多约4500人。近年来最大的人口增长发生在城市新乌连戈伊、诺亚布里斯克和穆拉夫连科,该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平均每年为4万人,为全国人口自然增长之地区,虽然老年人在总人口中的比例逐渐增加,但数字仍远低于俄罗斯联邦,目前约占总人口的16%。

民族构成

目前约有20种民族居住在亚马尔-涅涅茨自治区,多数在20世纪下半叶定居亚马尔半岛,主要与苏联北方土地发展有关。只有少数的民族是在太古时期就居住在亚马尔半岛北方和鄂毕河下游附近,包含汉特族涅涅茨族科米族塞尔库普族。人口组成部分,俄罗斯族人为数最多(61.7%),其次为乌克兰人(9.7%)、涅涅茨人(5.9%)、鞑靼人(5.6%)。其他突出的族群包括白俄罗斯人(1.3%)、汉特人(1.9%)、亚塞拜然人(1.8%)、巴什基尔人(1.7%)、科米人(1%)、塞尔库普人(0.4%)[14],由于该地区的石油和天然气财富,是俄罗斯俄罗斯族人口增长的地区之一。

民族 1959人口普查 1970人口普查 1979人口普查 1989人口普查 2002人口普查 2010人口普查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俄罗斯族 27,789 44.6% 37,518 46.9% 93,750 59.0% 292,808 59.2% 298,359 58.8% 312,019 61.7%
乌克兰族 1,921 3.1% 3,026 3.8% 15,721 9.9% 85,022 17.2% 66,080 13.0% 48,985 9.7%
涅涅茨族 13,977 22.4% 17,538 21.9% 17,404 11.0% 20,917 4.2% 26,435 5.2% 29,772 5.9%
鞑靼族 3,952 6.3% 4,653 5.8% 8,556 5.4% 26,431 5.3% 27,734 5.5% 28,509 5.6%
汉特族 5,519 8.9% 6,513 8.1% 6,466 4.1% 7,247 1.5% 8,760 1.7% 9,489 1.9%
科米族 4,866 7.8% 5,445 6.8% 5,642 3.6% 6,000 1.2% 6,177 1.2% 5,141 1.0%
塞尔库普族 1,245 2.0% 1,710 2.1% 1,611 1.0% 1,530 0.3% 1,797 0.4% 1,988 0.4%
其他 3,065 4.9% 3,574 4.5% 9,694 6.1% 54,889 11.1% 71,664 14.1% 74,625 14.3%
资料来源:Всероссийская перепись населения [15]

宗教

根据2012年的官方调查,亚马尔-涅涅茨自治区的俄罗斯东正教人口约占42.2%,无特定派系的基督徒占14%,其他东正教占1%。斯拉夫新异教和萨满教占1%,新教(基督教)占1%,穆斯林大多是高加索人和鞑靼人,占总人口的18%。此外,有14%的人认为自己是自然崇拜而非宗教,8%是无神论者,0.8%为其他宗教或是未表达意见。

饼图,共10个元素。
饼图元素,第1项,标签内容:俄罗斯东正教,数值:42.2,百分比:41.782178217822%。
饼图元素,第2项,标签内容:穆斯林,数值:18,百分比:17.821782178218%。
饼图元素,第3项,标签内容:无特定派系的基督徒,数值:14,百分比:13.861386138614%。
饼图元素,第4项,标签内容:斯拉夫新异教和萨满教,数值:1,百分比:0.99009900990099%。
饼图元素,第5项,标签内容:其他东正教,数值:1,百分比:0.99009900990099%。
饼图元素,第6项,标签内容:旧礼教派,数值:1,百分比:0.99009900990099%。
饼图元素,第7项,标签内容:新教,数值:1,百分比:0.99009900990099%。
饼图元素,第8项,标签内容:自然崇拜而非宗教,数值:14,百分比:13.861386138614%。
饼图元素,第9项,标签内容:无神论者,数值:8,百分比:7.9207920792079%。
饼图元素,第10项,标签内容:其他宗教或是未表达意见,数值:0.8,百分比:0.79207920792079%。
亚马尔.涅涅茨地区之宗教(2012)[16][17]

 俄罗斯东正教(41.782178217822%)

 穆斯林(17.821782178218%)

 无特定派系的基督徒(13.861386138614%)

 斯拉夫新异教和萨满教(0.99009900990099%)

 其他东正教(0.99009900990099%)

 旧礼教派(0.99009900990099%)

 新教(0.99009900990099%)

 自然崇拜而非宗教(13.861386138614%)

 无神论者(7.9207920792079%)

 其他宗教或是未表达意见(0.79207920792079%)

经济

1960年代以前,天然资源的使用比例相当低,主要是作为驯鹿牧场、草地和耕地的田、森林、毛皮、鱼和水资源。用土地很少,约为4.72万公顷,其中耕地只有800公顷;森林覆盖面积为1570.9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21.1%,低于全俄平均44.7%;木材存量为11.39亿立方米,占全俄总存量的1.6%。拥有全俄最大的鹿群,估计有70万头,湖泊和河流中有大量鸦巴沙鱼,每年渔获量可达11000吨。另外,该区蕴藏有色金属、黑色金属、稀有金属和褐煤,至2015年前预计每年可产出15吨黄金。

历经长期的地质研究,才在该区发现最大的碳氢化合物矿床,天然气和石油是亚马尔—涅涅茨自治区最主要的天然财富,其独特的油气田开发是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该地区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区,蕴藏着40多万亿立方米天然气,占俄罗斯天然气储量的61%。自治区有一系列大型天然气田,最大的天然气田是梅德韦日耶、乌连戈伊和扬堡。这三个气田的资源总储量为12万亿立方米。其中乌连戈伊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田,该气田储量为8万亿立方米。目前石油探明储量则为俄罗斯全国的15%。

目前该区有多达30家的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公司,主要天然气开采公司为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约占在该地区的天然气生产总量的90%。主要石油开采公司为俄罗斯天然气工业石油公司和俄罗斯石油公司。

亚马尔-涅涅茨自治区的燃料和能源占该区出口营业额的最大份额,主要竞争国家为荷兰,该自治区主要进口工业产品,并引进先进设备和国内外先进技术,货物主要来自法国、土耳其、丹麦和德国。亚马尔-涅涅茨自治区的企业和来自世界38个国家的公司互有业务合作伙伴关系,国外主要的贸易伙伴是荷兰、波兰、德国、法国。对外贸易主要为贸易顺差。

环境

涅涅茨族是该区为数最多的土著居民,一年有260天生活于冰雪之中,他们的生活和驯鹿的迁徙息息相关,是世界上仍持续著的独特传统旅行,驯鹿为他们提供了一切文化的基础,包含服装、住房、食品、运输和身份标识。涅涅茨人每年进行游牧之旅的长度几乎为世界之最,长达一千六百公里,耗时九个月。涅涅茨人的文化和生存环境都非常脆弱,因为他们只靠驯鹿生存。一旦当地儿童接受完教育,并且能熟练地使用涅涅茨语和俄语,他们就必须作出选择:重返他们的游牧传统,或是融入俄罗斯的主流。目前,尚有三分之一的涅涅茨人选择保留传统的游牧习俗。[18]

除了需要面对亚马尔半岛越湿越冷的自然气候变迁外,涅涅茨人还须面对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之间的战斗,驯鹿牧民正努力保护他们的游牧传统,牧民最大的恐惧不是全球气候变化而是被挤出苔原。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进入亚马尔半岛,虽为该区带来道路、铁路、管道等现代建设和稳定的工作机会,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包含苔原景致被取代、涅涅茨人被迫改变生活方式、放弃游牧改为永久定居、环境污染、驯鹿受伤受困等。

文化、艺术、教育

亚马尔-涅涅茨自治区的艺术和文化相当发达,确保文化连续性的发展和服务群众,该区大约有255个文化艺术机构,其中包括93个图书馆、19个博物馆、79个文化休闲设施、40个儿童教育机构、7个公共文化机构和17个其他机构。

该区最古老的博物馆拥有46000项展品,另有8个民族文化中心,致力于研究该自治区民族的文化和习俗。图书馆网络由13个集中式图书馆系统组成,93个图书馆中包括43个城市图书馆和50个村图书馆。其中萨列哈尔德在文化领域发展卓越,亚马尔-涅涅茨自治区全国电子图书馆已成为该区文化中心。2005年以来,该区政府在区域文化、艺术和摄影领域进行专业奖项的比赛,成为该区的文化年度盛会。[19]

亚马尔—涅涅茨自治区建立多级教育和良好的系统,该区拥有超过520家教育机构,拥有124000名学生。共有26种专业的初级职业教育学校。[20]

体育

健康的身体是生长在北方的主要财富,因此该地区从一开始就创造了促进健康和健身活动的条件,政府致力于推广体育文化、运动以及健康的生活方式,运动更是所有亚马尔人最流行的嗜好。

亚马尔推行超过80种体育项目,并建设越来越多的国际和国内比赛场地。该区曾举办各式俄罗斯国内和国际锦标赛项目,包含国际象棋举重空手道古典式摔跤、越野摩托车、滑雪雪上摩托车等,亚马尔曾参与北极的冬季运动会。目前,该区有2个冰宫、331个体育馆、23个游泳池、28个滑雪中心、15个靶场、17个运动场、129个平面的体育设施和112个体育场。滑雪中心已成为该区居民最喜爱的休闲地方。

注释

  1. 根据《俄罗斯联邦宪法》第68.1条为全俄罗斯全境官方语言。

参考文献

  1. Law #119-ZAO
  2. Президент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Указ №849 от 13 мая 2000 г. «О полномочном представителе Президента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в федеральном округе». Вступил в силу 13 мая 2000 г. Опубликован: "Собрание законодательства РФ", №20, ст. 2112, 15 мая 2000 г. (President of the Russian Federation. Decree 
    1. 849 of May 13, 2000 On the Plenipotentiary Representative of the President of the Russian Federation in a Federal District. Effective as of May 13, 2000).
  3. Госстандарт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ОК 024-95 27 декабря 1995 г. «Общероссийский классификатор экономических регионов. 2. Экономические районы», в ред. Изменения №5/2001 ОКЭР. (Gosstandart of the Russian Federation. 
    1. OK 024-95 December 27, 1995 Russian Classification of Economic Regions. 2. Economic Regions, as amended by the Amendment #5/2001 OKER. ).
  4. Charter of Yamalo-Nenets Autonomous Okrug, Article 1
  5. 5.0 5.1 Charter of Yamalo-Nenets Autonomous Okrug, Article 11
  6. Федеральная служба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й статистики (Federal State Statistics Service). Территория, число районов, населённых пунктов и сельских администраций по субъектам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Territory, Number of Districts, Inhabited Localities, and Rural Administration by Federal Subjects of the Russian Federation). Всероссийская перепись населения 2002 года (All-Russia Population Census of 2002). Federal State Statistics Service. 2004-05-21 [2011-11-01] (俄语). 
  7. Yamalo-Nenets Autonomous Okrug Territorial Branch of the Federal State Statistics Service. Численность населения (俄文)
  8. Об исчислении времени. Официальный интернет-портал правовой информации. 2011-06-03 [2019-01-19] (俄语). 
  9. ЯНАО: История. [2013-05-28]. 
  10. ЯНАО: Административ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2013-05-28]. 
  11. волшебный мир ямала. [2013-05-28]. 
  12. волшебный мир ямала. [2013-05-28]. 
  13. 存档副本 (PDF). [2013-05-28]. 
  14. 存档副本. [2013-05-28]. 
  15. Всероссийская перепись населения. [2013-05-28]. 
  16. Arena - Atlas of Religions and Nationalities in Russia . Sreda.org
  17. 2012 Survey Maps . "Ogonek", № 34 (5243), 27/08/2012. Retrieved 24-09-2012.
  18. Fight between Gazprom and Russia's herding nomads. [2013-05-28]. 
  19. ЯНАО:Культура и отдых. [2013-05-28]. 
  20. ЯНАО:Наука и образование. [2013-05-28]. 

外部链接

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