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丽莎白王太后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现处于中国大陆简体模式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伊丽莎白王后
理查德·斯通绘于1986年
联合王国及其自治领王后
在位1936年12月11日-1952年2月6日(15年57天)
加冕1937年5月12日
印度皇后
在位1936年12月11日-1947年8月15日(10年247天)
出生(1900-08-04)1900年8月4日
 英国希钦
逝世2002年3月30日(2002岁-03-30)(101岁)
 英国英格兰伯克郡温莎皇家小屋
安葬2002年4月9日
配偶乔治六世(1923年结婚;1952年逝世)
子嗣伊丽莎白二世
斯诺登伯爵夫人玛嘉烈
全名
伊丽莎白·安吉拉·玛格丽特·鲍斯-里昂
Elizabeth Angela Marguerite Bowes-Lyon
王朝温莎王朝(经由婚姻加入)
父亲克劳德·鲍斯-莱昂
母亲塞西莉·卡文迪什-本廷克

伊丽莎白·安吉拉·玛格丽特·鲍斯-里昂Elizabeth Angela Marguerite Bowes-Lyon,1900年8月4日—2002年3月30日),被称为伊丽莎白王后Queen Elizabeth),为英王乔治六世王后、末代印度皇后,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之母。官方头衔为伊丽莎白王后,女王之母Queen Elizabeth The Queen Mother),中译为伊丽莎白王太后[1],其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展现的正义形象闻名于世,阿道夫·希特勒甚至形容她是“全欧洲最危险的女人”。即使后来王室受到诸多质疑,她仍是最受欢迎的王室成员之一。

早年

伊丽莎白是双亲的第四个女儿,在十个孩子中排行第九。

据传伊丽莎白出生于伦敦威斯敏斯特区,实际地点仍不明确,由于户口登记在家族乡村别墅圣保罗瓦尔登堡,因而引来众多讹传,例如说她外型异于父母和兄弟姊妹,且与前一个小孩相差六岁,都市传说曾报导她是某爱尔兰沃特福德妇人所生的双胞胎、实际年龄比官方记录大两岁等等。

伊丽莎白幼年多在祖宅圣保罗瓦尔登堡和苏格兰安格斯格拉姆斯城堡中度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伤兵疗养院工作时,一名曾被她医治过的士兵在自传中形容她“‘挂拉分’……‘挂’戴着钻石首饰,‘拉’驾着上好马车,‘分’住着顶好宫殿”("Hung, drawn and quartered... hung in diamonds, drawn by the best carriages, and quartered in the finest palaces in the land")。

约克公爵夫人

1921年伊丽莎白与乔治五世[2][3]次子阿尔伯特王子(后来的乔治六世)相亲,当时她拒绝王子的告白并说道“我怕以后再也不能自由自在地生活”。当王子表示非她不娶时,当时的玛丽王后把王子的情敌(莫瑞伯爵)远派海外,而成就此段姻缘。

新人于1923年4月26日在威斯敏斯特教堂大教堂结婚,她出人意料地把捧花留在无名战士墓。这成为后来每位皇家新娘必做的仪式(只是改为从教堂回来时放置)。婚后她的头衔是约克公爵夫人殿下,蜜月起初在莱西·波尔斯登苏里中某个园邸度过,之后再到苏格兰。

1926年,长女(后来的伊丽莎白二世)出生,四年后,次女玛嘉烈·萝丝出生。

王后生涯

1936年1月20日乔治五世驾崩,长子爱德华继位为爱德华八世,由于爱德华想迎娶华里丝·辛普森的想法不被当时法律与社会所允许,妹妹劝告爱德华:“人民不会接受这位女士成为王后。如果您一定要坚持这段婚姻,那您将被要求退位。”最后爱德华八世决定让位给从未想成为国王、也很少接受过相关训练的阿尔伯特(后来的乔治六世)。据说得知爱德华退位时,阿尔伯特当场泪流满面,伊丽莎白也从未表示过要原谅爱德华伉俪的这个决定,即使她并不反对华里丝·辛普森保留头衔。退位的国王伉俪被封为温莎公爵及公爵夫人。

于1937年5月12日阿尔伯特与伊丽莎白加冕为英国国王与王后及印度皇帝与王后(1947年印度自治后放弃皇帝与王后之尊号),其加冕用王冠系修改自玛丽王后配戴者,王冠前方镶嵌名叫光之山的钻石,顶部为可拆的镶饰拱顶(1953年她就戴着没有拱顶的王冠出席长女伊丽莎白二世的加冕大典)。

1939 加拿大皇家之旅

1939年6月,国王伉俪成为首位访问加拿大与美国的英国君主,各地大众发起自发性的欢迎活动(除了某些威胁要抵制他们访美的爱尔兰裔众议员外),对乔治六世爱德华八世替代人的观念彻底改观[4]。这次访问中,一位一次大战的退役军人问伊丽莎白:“你是苏格兰人还是英格兰人?”,她立刻答道:“我是加拿大人”。这个回答在加拿大被传颂不已,后来伊丽莎白也曾说:“加拿大造就了我们”,他们也经常再以官方或是私人的行程回访。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国王伉俪成为国家的抗战精神象征,伊丽莎白公开拒绝离开伦敦并说道:“孩子们不能在没有我的情况下离开,我不能在没有国王的情况下离开,而国王则不能在任何情况下离开。”他们常巡视受纳粹德国空军轰炸的伦敦,特别是靠近伦敦码头东区白金汉宫在轰炸中受到几次破坏,而伊丽莎白却大度地说:“现在我可以直接看到伦敦码头的东区了”。为了家族安全,国王伉俪白天是在白金汉宫,晚上在距离伦敦中央西边20哩(约35公里)的温莎堡过夜(白金汉宫的大部分建筑在轰炸中已被破坏殆尽),公主们亦在温莎堡度过战时岁月。

由于她鼓舞了全国人民的信心,连希特勒也说:“丘吉尔是欧洲中令我最惧怕的男人,她则是令我最惧怕的女人。”然而,在一、二次大战之间,国王伉俪就像多数国会议员与民众一样,都强力赞同张伯伦姑息政策,认为应该不惜一切成本避免战争爆发,在张伯伦下台后,国王甫任命丘吉尔重组政府。

王太后(1952年-2002年)

寡居中的新角色

1952年乔治六世驾崩,伊丽莎白就被冠上“伊丽莎白王后,女王之母”的称号,采用此头衔系因“伊丽莎白王后”(Queen Elizabeth)的称号跟长女伊丽莎白二世(Queen Elizabeth II)的头衔过于相近。一般来说,她被称为“王太后”(the Queen Mother),或简称为“太后”(the Queen Mum)。

伊丽莎白在多佛尔城堡艾伦·沃伦摄)

为使自己保持忙碌,她在苏格兰凯瑟尼斯海岸负责监督梅伊城堡的修复工作,这里后来也成为她最喜欢的居所。她终生对训练马匹乐此不疲。然而丘吉尔在得知伊丽莎白曾参与亡夫的通灵仪式后,基于担忧而极力劝说她停止退休计划,因此伊丽莎白重拾公众事务,变得跟以前还是王后时一样忙碌。

戴安娜王妃查尔斯王子结婚前,她一直都是英国王室中最受欢迎的成员,迷人且戏剧性的本性也使她与众不同,她穿戴翘缘帽搭配网纱及褶裥状衣服等独特打扮,也成为皇家穿着中的特殊形式。

这些和蔼迷人的魅力背后所展现的是一位精明干练且意志坚毅的女性,她给予乔治六世的坚定支持、公爵伉俪时期的抱负以及在众多压力下的堪忍,处处显示出她的干练与坚毅。部分史学家认为,乔治六世性格内向羞涩且口吃严重,是她在背后给予其强大支持而挽救了英国王室。与同时代的人一样具有“绝不抱怨、绝不推诿”的人生观,这个信念也帮助她度过许多人生困境。

她喜爱克劳德·莫奈奥古斯都·约翰彼得·卡尔·法贝热等艺术家的作品,这些瑰宝在其身后均被送至皇家收藏院

百岁年华

伊丽莎白以长寿为众周知、广受民众爱戴,也使英国君主政治体系得以维持,她的百岁寿辰庆典以多种方式进行,其中包括以她人生重要事件为主题的游行,即便已百岁高龄,她仍坚持站立着观赏完历时一小时的游行。

趣闻

在乔治五世的严厉要求下,伊丽莎白算是被迫与乔治六世结婚,之后伊丽莎白不愿重蹈覆辙,与其利用威权强迫,她更喜欢使用客气而劝诫的口吻。

报章媒体也常引用王太后某些坦率、嘲讽甚至发人省思的妙语:

一次在经过拿着石头丢车子的年轻人群,伊丽莎白摇下车窗制止时说:“不知道美国的游客看到这样的状况会怎么想?(Whatever would American tourists think)”。

一次晚宴中,她对一群退伍军人问道:“不知道除了我以外,是不是还有其他人也觉得自己变年轻了?”

谣传她在一次午餐中,劝阻伊丽莎白二世喝第二杯酒时说:“这样好吗?亲爱的,你整个下午还要处理国事呢!”

在一次参加庆典聚会的过程中,伊丽莎白由同志作家诺尔·寇威尔爵士陪同步上站有卫兵的阶梯,伊丽莎白注意到爵士的视线在士兵间游移闪烁,她不疾不徐地说道;“我要是你,我就不会这样(眼光游移),他们在把卫兵摆上去之前就先数过啦!”

她的个人仆役也主要由同志担任,有一次她的酒因为仆人争执而迟迟没有送来时,她向仆人们说道:“等你们这些年轻王后(queens,意指行为女性化的男同志)闹完了,可以为这位老王后带一杯饮料过来吗?”根据一份2002年10月在观察家报文章上的记载,70年代保守党领袖曾经建议伊丽莎白不要雇用同志仆人时,她说道:“看来以后我们都要靠自己啦(self-service)!”。

逝世

伊丽莎白王太后的旗帜

王太后最后的公开活动是2002年2月15日出席小女儿玛格丽特公主的葬礼,王太后于2002年3月30日驾崩于温莎堡的狩猎行宫,享嵩寿102岁,为当时王室最长寿成员。在停灵于威斯敏斯特宫威斯敏斯特大厅的三天中,超过20万人前来悼念,4月9日葬礼当天,超过百万人聚集在威斯敏斯特教堂外,长达23哩的人群沿着伦敦中央道路两旁绵延到她的安息地,她与丈夫、小女儿一同长眠在于温莎堡圣乔治教堂。依其遗嘱,棺木上的花圈在葬礼后被送到威斯敏斯特教堂的无名战士墓。

争议

尽管是近代最受欢迎的王室人物,王太后仍多次受到非议。

《王室成员》内的争议

凯蒂·凯莉备受争议的书籍《王室成员》宣称王太后在二战时并未遵守定量配给规定(rationing regulations),又指出王太后对黑人带有种族歧视,然而这本著作并没有在英国发行,出版商也被迫将该书送交诽谤法庭审理,其中许多说明都被标记为来源不明(unsourced)。

赛马

王太后的奢华生活也常有争议,传闻王太后在顾资银行有多个透支数百万的帐户,她如赌徒般热爱赛马,据说在其住所与赌马商间有直通线路方便她下注。[来源请求]80年代的英国讽刺电视木偶戏吐出图像将她描绘成有伯明翰口音且手上永远拿着马报的女人。不过,这些带有诙谐而讽刺的描述也很难被认为是对她的指责。

争议文件

王太后在爱德华八世退位及二战期间的部分文件至今仍未解禁,原定自国家档案馆解禁的档案已被阻止公开,推测可能包含她对温莎公爵夫人及战后英国情势的一些争议内容,包含与外交大臣(Foreign Secretary)哈利法克斯子爵来往的资料,据信她打算在纳粹占领英国时仍主张维持君主体制[来源请求],目前这些文件还保留在皇家档案馆中,将在王太后加冕一世纪后的2037年才会解禁。

纹章

头衔与荣誉

头衔

  • 尊贵的伊丽莎白·鲍斯-莱昂(1900年8月4日-1904年2月16日)
  • 伊丽莎白·鲍斯·莱昂 夫人(1904年2月16日-1923年4月26日)
  • 约克公爵夫人 殿下(1923年4月26日-1927年6月27日)
  • 约克公爵夫人 殿下, 受勋(大英帝国勋章/GBE)(1927年6月27日-1931年4月4日)
  • 约克公爵夫人 殿下, 受勋(大英帝国勋章/GBE,印度王冠勋章/CI) (1931年4月4日-1936年12月10日)
  • 约克公爵夫人 殿下, 受勋(大英帝国勋章/GBE,印度王冠勋章/CI,皇家红十字一等奖章/RRC)(1936年12月10日-12月11日)
  • 王后 陛下(1936年12月11日-1952年2月6日)
  • 王太后 陛下(1952年2月6日-2002年3月30日)

荣誉

英国(英格兰)嘉德大骑士勋位团成员; 英国(苏格兰)蓟花大骑士勋位团成员; 印度王冠大骑士勋位团成员; 英国皇家维多利亚勋衔; 英国不列颠帝国大骑士勋位团成员; 加拿大勋章; 耶路撒冷圣约翰荣誉骑士团成员。

参考

  1. 网站特稿:英国最受欢迎的老祖母——伊丽莎白王太后. 中国中央电视台. 2002-04-01 [2015-08-05]. 
  2. 香港(佐治五世)纪念公园(英语:King George V Memorial Park) 位于香港西营盘. (繁体中文)
  3. 香港佐治五世纪念公园 位于香港西营盘,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公园。现在由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管理。1954年3月29日.  (繁体中文)
  4. 英国国王爱德华八世因内阁和各自治领政府不同意他同美国平民辛普森夫人(Wallis Warfield-Simpson)的婚姻,1936年12月11日发表了告别广播讲话,宣布正式退位,成为温莎公爵。

外部链接

Template:约克公爵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