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猊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南猊
保护状况
生物分类法 编辑
域: 真核域 Eukaryota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Vertebrata
纲: 哺乳纲 Mammalia
目: 微兽目 Microbiotheria
科: 微兽科 Microbiotheriidae
属: 南猊属 Dromiciops
Thomas, 1894
种: 南猊 D. gliroides
学名二名法
Dromiciops gliroides
Thomas, 1894

南猊,又称智鲁负鼠,(学名Dromiciops gliroides)系一种生活在南美洲智利阿根廷一带的小型有袋哺乳类,是现时微兽目唯一的物种。虽貌似美洲其他的负鼠,基因上却与澳大利亚有袋类更接近。这可能是因为在南美洲、南极洲及澳洲还是链接在冈瓦那大陆的时期,南猊的祖先相信是原本就留在南美洲的,或是跟随其他动物群从澳洲进入南美洲的。

分类

南猊最初被认为是属于负鼠目,但是解剖学遗传学的研究结果显示它们是自成一目的,且与澳洲的有袋类更接近,因而与澳洲的有袋类亦组成了澳洲有袋类

形态学

南猊体重介乎16至42 克,身长8至13厘米。尾长9至13厘米,下无毛,可助南猊攀爬于树枝之间[2]。它们齿列负鼠无异,都是5.1.3.44.1.3.4,口腔内共有50只牙齿[3]。他们的肩背被短而密的灰褐色毛覆盖,眼周有黑环。

栖地

它们可见于阿根廷和智利之间、安第斯山脉西坡上的瓦尔迪维亚温带雨林中潮湿而茂密的高地竹林[4][5][6]

习性

南猊系夜行性,树栖,会在球状巢中冬眠。它们主要以昆虫为食,同时也会进食水果和其他无脊椎动物[2]。它们每年于春季繁殖,雌性育儿袋内有四个乳头,每次可养育四子。南猊需要两年达致性成熟[7][8][9]

生态保育

南猊对于当地槲寄生类植物( T. corymbosus)种子的传播扮演重要角色。此外,一种真蜱科(Ixodes neuquenensis)只能在南猊身上找到[3][10]。然而,由于伐林、家猫的引入,且被当地原住民视为不祥,南猊生存受到威胁。

参考文献

  1. Martin, Flores & Teta 2015.
  2. 2.0 2.1 Chick 2013.
  3. 3.0 3.1 Feldhamer 2007.
  4. Mcdonald 1995.
  5. Nowak & Dickman 2005.
  6. Lord 2007.
  7. Spotorno et al. 1997.
  8. Brugni & Flores 2007.
  9. Lidicker & Ghiselin 1996.
  10. Guglielmone et al.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