噶礼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噶礼满语ᡤᠠᠯᡳ转写Gali[1]?—1714年),栋鄂氏满洲正红旗人,

何和哩[2]四世孙。以门荫授吏部主事,迁升为郎中。康熙三十五年,康熙帝亲征噶尔丹,噶礼随行。噶礼任官时“贪婪无厌,虐吏害民”,多次被弹劾贪污,还是得到康熙帝的信任,历任内阁学士、山西巡抚、右副都御史、户部左侍郎。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升任两江总督,但因噶礼与张伯行互参案而被革职。当时,噶礼母亲向康熙帝直言噶礼贪状,并为张伯行伸冤,康熙帝说“其母尚耻其行,其罪不容诛矣!”[3]《清史稿》评噶礼“当官勤敏能治事,然贪甚,纵吏虐民,抚山西数年,山西民不能堪。”[4]

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噶礼母亲叩阍,控诉噶礼与其弟色勒奇、儿子干都等人于食物中下毒,图谋弑母,噶礼妻以养子干泰,纠众毁屋。经刑部审问属实,拟处噶礼凌迟极刑,妻子绞刑,色勒奇、干都皆斩,干泰发黑龙江,家产没入官。康熙帝令将噶礼自尽,妻子从死,余如部议。[4][5]

参考文献

  1. 其名字的满文意思是“伶俐的、聪明的”;(《满汉大辞典》,安双成编,辽宁民族出版社,1993年出版,302页)一说其意思是“让他拿来”。(冯尔康:《17世纪满洲人的命名》载于《生活在清朝的人们》中华书局 2005年1月出版)
  2. (栋鄂)何和礼 - 中研院史语所明清档案工作室
  3. 昭梿:《啸亭杂录》卷十,《噶礼母》:康熙中,两江总督噶礼,满洲人。贪婪一时,家赀巨万。尝造金丝帐以眠其母,以其母素奉佛。家畜女尼数百,而其母昵其少子,初不喜礼之所为。会礼与张清恪公伯行互相参劾,圣祖初颇右礼,乃置张公诏狱。而吴民素服张公,从行者数千人,争至畅春园代为张公请命。上益厌张之沽名,会问安于孝惠章皇后宫,礼母固后近戚,上遇之,不及避,上因询其子所为,何以与张龃龉故。其母乃言其子贪状,且言张之冤谴。上怫然曰:“其母尚耻其行,其罪不容诛矣!”因置礼于法,而复起用张公。后其母贫窭,以织纤为生,其族之无知者,咸归怨之,时谚曰“噶礼之母,为祸之祖”云。
  4. 4.0 4.1 清史稿·卷278 列传六十五
  5. 上命先将噶礼眼珠挖出,又割其两耳,籍没其家,妻子同谋,法皆斩首。其母恨礼甚,又诣刑部,请照陶和气例,凌迟后,焚尸扬灰。有旨赐帛,而噶礼又贿嘱帛系未绝时,即行棺殓。监绞官候至夜分,忽闻棺中语云:“人去矣,我可出也。”闻者大骇,劈其棺,噶礼遽起坐,因耳目俱无,不知所之。监绞官惧事泄,一斧劈倒,连棺焚化,始行覆命。上笑曰:“这奴才真烧坯也。”(孙静庵:《栖霞阁野乘》)卷上
官衔
前任:
邵穆布
两江总督
康熙四十八年七月辛卯-康熙五十一年二月丁巳
(1709年8月27日-1712年3月10日)
继任:
郎廷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