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小炒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客家小炒
客家小炒 中国传统客家菜
起源地中国
地区江西广东台湾
主要成分

客家小炒为中国传统客家菜肴“四焖四炒”之一,在台湾是十分受欢迎的客家菜肴,传统上使用的食材有五花肉豆干鱿鱼芫荽芹菜酱油,而演变至衣食不虞匮乏的现代,亦有人加入虾皮红辣椒绿辣椒段等提味,风味更胜以往,且各家有各自独特的风味。

由来

客家小炒发源于中国大陆闽粤两省的客家人,后来流传到台湾的客家聚落,其来源有数种说法,最广为人知的为: 早年先民拓垦不易,故逢年过节必备三牲,酬谢土地公的庇佑。当时因为在华南山地开垦的客家人活困苦,不常有等肉类食用,只会在重要的婚丧活动才会宰杀牲畜,为了用尽牲畜每一部分,所以便以牲畜的不同部位制作多种菜式。每当祭祀完毕,生性勤俭的客家人就会用这些素材,搭配自家菜园种的青葱,炒成又咸又辣、油亮又香气十足的重口味家庭菜,一方面开胃下饭,使人有充足热量补充体能,另一方面在没有冷藏技术的时代,可令饭菜存放较久。

烹调

各家作法(如食材用量、下锅时机等)不尽相同,以下仅为参考。 干鱿鱼以逆纹方向剪成小条状后入水泡发,可加米酒去腥。将鱿鱼、五花肉、豆干切成条状;芹菜、蒜苗、葱等切段;辣椒、蒜头切片。后将食材先后入锅香、爆炒,最后加入米酒、酱油、泡鱿鱼的水拌炒调味即完成。

客家小炒(鱿鱼)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