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藏公路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1953年的康藏公路
File:Te14, 3-1, Xikang-Tibet & Qinghai-Tibet Highway, 1956.jpg
康藏、青藏公路邮票

川藏公路(旧称康藏公路),是中国西南地区的公路。

川藏公路最初起点位于雅安,后延长至四川成都,终点西藏拉萨,是318国道上海-西藏樟木)的一部分。

南线北线

川藏公路从四川新都桥处分为南北两线。

南线

西藏八宿九十九道拐(又名怒江七十二拐)
File:Te14, 3-2, Dadu River Suspension Bridge on Xikang-Tibet Highway, 1956.jpg
邮票中的康藏公路大渡河钢索吊桥

南线为318国道的一部分,经理塘巴塘,到西藏芒康,在邦达与北线会合,再经波密林芝拉萨,全长约2150公里。

主要风景

  • 通麦天险
  • 西藏八宿九十九道拐(怒江七十二拐)
  • 康定折多山
  • 新都桥
  • 理塘毛垭大草原
  • 稻城亚丁
  • 雅鲁藏布大峡谷
  • 然乌湖
  • 巴松措
  • 塞上江南林芝

北线

北线为317国道的一部分,经甘孜德格,到西藏昌都,全长约2400公里。

主要风景

  • 丹巴甲居藏寨
  • 色达五明佛学院
  • 德格印经院
  • 梭坡古碉
  • 道孚龙灯草原
  • 强巴林寺
  • 孜珠寺
  • 卡萨湖、玉隆拉措、三色湖

高速化升级改造

成都-雅安

成雅高速公路全长141.2公里,1996年12月6日动工,2000年1月4日建成通车。起于成都永丰立交,途经成都市高新区、双流区,止于雅安市雨城区。成都至青龙场36.22公里为双向六车道,其余路段为双向四车道,设计行车速度最高120公里/小时。

雅康高速公路(雅安至康定)

雅安到泸定段已通车,泸定到康定段于2018年12月31日试运营通车。

康定-新都桥高速公路

前期准备(2014年12月19日)。

东海路升级改造

该路段起于康定县新都桥镇东俄洛村,经雅江、理塘两城,止于巴塘县界海子山,沿线先后翻越高尔寺山、剪子弯山、卡子拉山、脱洛拉卡山四座海拔4000米以上高山,老路全长303公里,改建后里程270.5公里,缩短了32.5公里。项目共有桥梁54座共计2900米、隧道3座共计10.7公里。交通运输部批复核定建设工期三年(高尔寺隧道四年),工程概算45.64亿元,省厅批复预算42.6亿元。受2011年“7·13”雅江特大山洪泥石流影响,重灾区有共约65公里路段进行了重新勘察设计,以应对极端气候条件,提高抗灾能力,为此工程另增加投资2.3亿元。[1]

海竹路升级改造

海子山至竹巴笼(金沙江川藏界),已完成。

102滑坡群和通麦至105段

该段川藏公路西藏境内规模最大的灾害路段。102滑坡群整治改建工程全长3.42公里,新建大桥1座、全长50米;隧道1座(102隧道)、全长1731米。通麦至105道班段公路整治改建工程全长20.58公里,新建特大桥2座(通麦斜拉桥迫龙沟特大桥)、总长度998米,中桥3座、总长度144米;隧道4座(通麦1,2号隧道帕隆1,2号隧道)。

拉林高等级公路(拉萨至林芝高等级公路)

全长约409.2公里,估算静态总投资380亿元。拉林高等级公路等级为一级,设计速度每小时80公里,双向4车道,工程建成后,拉萨至林芝通行时间至少节约2个小时以上。拉林高等级公路工程的开工建设标志着西藏自治区公路交通超常规发展规划开始启动。

历史

1950年4月动工兴建。

1950年10月1日在重庆学田湾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八军后方司令部康藏工程处”。处长郑俊杰,副处长蒋钰麟,总工程师杨达权。12月,政务院做出修筑康藏公路决定,指出“工程艰巨,意义重大”。1951年4月初,根据邓小平、贺龙的指示,西南军区副司令员李达召集第十八军后方司令部司令员陈明义西南军政委员会交通部副部长穰明德、西南财委副主任刘岱峰研究上报中央一面抓紧施工、一面速拨经费,成立公路工程委员会就地及时处理有关问题。4月8日政务院副总理陈云批示“入藏军事紧迫,公路经费不能按常规手续办理,同意先拨款后报告的意见。”马尼干戈昌都段500亿元旧人民币的工程费限期解决。1951年5月12日西南军区成立康藏公路修建司令部,司令员陈明义,政委穰明德,第二政委王其梅(第十八军副政委、昌都工委书记),副司令员张忠(第54师师长)。

中央交通部公路设计院重庆分院下设的第一测设大队、第二测设大队,分别由第一施工局、第二施工局代管,均独立审批图纸交付施工。1952年至1954年共探勘里程6863.12km,为马尼干戈至拉萨1572km新建里程的4.4倍。1952年12月29日毛泽东在昌都-拉萨段定线问题的报告上批示“同意此项意见”,并提出1954年通车拉萨的明确要求,次日再次批示“采取南线为适宜”。1953年1月5日中央军委电示批准昌拉段选南线。

1951年12月26日筑路越过了雀儿山

1952年5月5日西藏军区和西藏噶厦政府联合成立“开荒生产和筑路委员会”,主任谭冠三(西藏军区政委)、副主任索康·汪清格勒(噶伦噶厦)、李觉(西藏军区参谋长)、刘振国(西藏军区政治部主任),下设“西线筑路工程指挥部”,指挥长苏桐乡(步兵第155团团长),副指挥长吞巴堪穷(噶伦四品官)、程培兆(第一施工局局长),第一政委杨军(西藏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长),政委乔学亭/李传恩(均为第155团政委)。施工单位为解放军第155团、军区炮兵营共1800余人,西南公路工程局第一施工局。前藏48个宗动员民工上万人,每个工日给工资2块银圆。西线设3个施工段。

1952年8月苏联专家别洛·鲍罗多夫编制了《入藏公路工程设计补充规定》成为全路设计标准。1952年12月1日修建了马尼干戈至昌都段541km路段。毛泽东为此题词“为了帮助各兄弟民族,不怕困难,努力筑路!”

1953年11月1日建成怒江桥。1954年除夕打通然乌沟。1954年11月27日东西两路筑路大军会师工布江达的巴河桥。西段筑路323km。自12月3日起用时17昼夜在拉萨河上架起了6孔137m长的钢质贝雷桥

1954年12月25日康藏公路(四川、西康两省交界的金鸡关至拉萨)与青藏公路(西宁至拉萨)同时全线通车。[1][2]。康藏公路新建工程共建桥梁200座,总长3140.35m,跨径大的为钢质贝雷桥,一般桥涵为木制临时便桥。参加施工队伍有西南军区6个工兵团、第六十二军和西康军区部分部队、第十八军、康青工程处、康藏工程处、西南公路工程局第一施工局和第二施工局。

川藏公路从西藏解放开始的,1950年便开始修建,直到1969年修建完成,建设中牺牲了3,000多官兵[3]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1954年). www.gov.cn. [2022-02-07]. 
  2. 四川省地方志编撰委会. 四川省志:大事记述(下). 1999: 57 (简体中文). 
  3. 陈 辉(新华社高级记者). 川藏公路:中国筑路史上五大奇迹——人民解放军建设川藏公路回眸(三)_二郎山. www.sohu.com. 晨晖军事. [2022-02-07] (英语).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