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劳华人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现处于中国大陆简体模式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帕劳华人
总人口
1,019(占人口4.9%,2000年)[2]
语言
汉语[3]帕劳语英语
宗教信仰
中国民间信仰基督宗教[3]

帕劳华人,自19世纪以来,一直在帕劳定居。

早期的移民由商人和劳工组成,经常与帕劳妇女通婚。他们的后代迅速被当地民众同化,一般认为自己是帕劳人。

早期历史

据了解,华人是在18世纪来到帕劳群岛。据报导,一艘中国帆船于1782年在帕劳停泊了好几天,并且送逐了一名印尼马来人。接下来的八月,英国东印度公司在亨利·威尔逊的指挥下,带著十六名中国水手,破坏了乌隆岛。帕劳王后将他的次子李博送到伦敦,期间他在澳门登陆,据说遇到市民好奇的目光。1791年,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一名英国中尉约翰·麦克卢尔在马拉卡勒岛建立了一个堡垒和农业殖民地,并在那里和一些中国劳工在那里呆了好几年。1798年后,麦克卢尔和其他中尉离开帕劳后,中国劳工从此在帕劳定居。

一名俄罗斯探险家奥古斯都报导说,马尼拉的中国或菲律宾商人在十九世纪早期到十九世纪中期前往帕劳和雅浦岛,向岛民出售陶罐。一些中国商人定居下来,与当地贵族家庭的女人结婚。英国商人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开始就在帕劳建立了商业性农业企业,并且经常从华南进口华工,于种植园工作。

中国劳工从1909年开始被运到帕劳,原因是在安加尔岛磷酸盐矿藏。一些华工因恶劣工作条件偶尔会罢工反对他们的德国雇主。 1914年,中国政府禁止中国男子到海外寻求工作,抵达帕劳的中国劳工人数锐减。 日本从德国吞并了帕劳,中国的劳工迅速被日本和密克罗尼西亚的劳工所取代。

20世纪20年代,一些华工继续抵达帕劳。他们中的许多人在日本统治初期被驱逐出境,在1923年的人口普查中只占15人。他们的工资通常比帕劳人和移民查莫洛人的工资高,尽管只有他们的日本同行三分之二 。中国男人和帕劳妇女的后代同化到当地社区,在日本殖民时期和帕劳被美国管理的年代,通常被认定为帕劳人。

注释

  1. Koror的前市长,后来担任High Chief of Koror。其祖父是华人。其父亲从Ibedul的祖母继承酋长衔头。Text source: "Chief Gibbons is a generation removed from Chief Termeteet. His father is a half-blooded Chinese from large and powerful clan of __. He inherited the crown by his mother's line. A veteran of the US Army, he was called back from the service to assume his reign at the death of his uncle,..."[1]

参考

  1. Ngiraked (1999), p. 5
  2. Palau, CIA World Factbook, retrieved October 14, 2009
  3. 3.0 3.1 引用错误:<ref>标签无效;未给name(名称)为Palauchinese的ref(参考)提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