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岛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厦门岛
绰号:鹭岛
厦门岛全域航拍图
地理
位置亚洲
邻近水域台湾海峡/筼筜湖
面积132.5平方千米(51.2平方英里)
管辖
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湖里区
人口统计
人口120万(2010)
语言汉语闽南语厦门话普通话
族群汉族闽南民系
其他资料
时区
厦门岛思明区摩天大楼
从厦门岛眺望高集海堤(左侧为杏林大桥工地,右侧为厦门大桥

厦门岛,别称鹭岛,原称“嘉禾屿”。厦门,原指岛西南处的“厦门城”。

明朝卫所制下隶属永宁卫的“中左守御千户所”(简称中左所)之城池,位在同安县嘉禾屿上(今厦门岛西南部,园南小学附近),亦称“中左所城”、“厦门城

清时开始以城名岛,称“厦门岛”。

该岛是厦门市第一大岛屿。位于中国福建省东南端,与大、小金门岛毗邻,面积约132.5平方公里,南北长13.7公里,东西宽12.5公里,上有厦门市思明区湖里区两个行政区[1]。岛内人口一百余万,同时也是世界上岛屿人口第49名的岛屿。

厦门岛上有两个主要山系,位于筼筜湖北部的狐尾山-仙岳山和位于岛南部的洪济山。厦门岛的制高点位于岛东南端洪济山的主峰云顶岩上,海拔339.6米[2](这一高度也是目前岛内最高楼厦门国际中心的高度)。此外,厦门的最高点称为云顶山,位于岛外同安区,与岛内最高点云顶岩名字几乎相同。

厦门岛原有两个海湾——岛西端的筼筜港和岛东端的钟宅湾。后来围海造陆,将筼筜港填为水面面积约为1.7平方公里的内湖,改称筼筜湖,钟宅湾为了迎合前福建省委书记提出的“五缘六求”口号而被改名为五缘湾

厦门岛西部水道称为鹭江,西南处为九龙江入海口,东部水道称为浔江

历史

厦门岛为福建省第四大岛屿,1955年10月高集海堤建成后将厦门岛与大陆连接,变成了半岛。后来,对高集海堤进行了改造,中部约800米长的海堤被炸开,并以桥梁取代。厦门岛目前已恢复到全岛状态。

厦门岛是厦门经济特区的发祥地,岛上有厦门的商业和政治中心。各国殖民者最初居住的地方鼓浪屿就在厦门岛西南部。厦门岛与海沧半岛之间的海港自古名曰鹭江(实为深海),是以前进出厦门的贸易船只停泊的港口。广义上的厦门地区,今包括海沧、杏林、集美、同安、翔安、大嶝岛等岛屿。

交通

厦门岛与大陆有6大交通通道,海堤路(原高集海堤)、厦门大桥海沧大桥杏林大桥集美大桥翔安海底隧道。未来,还有正在规划的海沧海底隧道翔安大桥厦漳海底隧道。岛上主要交通有南北通向的成功大道环岛干岛环岛路、嘉禾路及东西走向的仙岳路、湖里大道等。还有从第一码头到同安集美BRT。另外,铁路起点—厦门站、海上航点—五通码头、东渡码头与空中航点—高崎国际机场也都坐落于本岛。

旅游

  • 万石植物园:本园位于万石岩一带而得名。附近有闻名的厦门八大景之一“虎溪夜月”和小八景的“朝天笏”、“中岩玉笏”、“太平石笑”,景外景的“紫云得路”、“高读琴洞”等。
  • 万石莲寺:本寺是狮山上的一大胜景。寺始建于明朝重建于清朝。由于四周石块甚多,故得其名万石。
  • 长啸洞:天界寺为清朝乾隆时月松和尚重建,寺后有一石洞长啸洞,洞内有诗三首。
  • 白鹿洞:相传朱熹在庐山白鹿洞书院讲学时,曾来过此地,后人纪念他亦在此起名白鹿洞。
厦门岛全景(从海沧观望,2019年)

参见

参考文献

  1. 中国岛县[永久失效链接][永久失效链接]
  2. 厦门——新二十景(一)[永久失效链接][永久失效链接]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