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肉燕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现处于中国大陆简体模式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连江丹阳肉燕

扁肉燕闽东语平话字Biēng-nṳ̆k-iéng),简称肉燕,是福州特产,因形状似燕而得名。与饺子馄饨相较为小。

制作方法

将鲜鱼的净肉、猪五花肉,一起剁成泥,加入辅料和调味品拌匀制成馅,将肉燕皮切成2寸见方片,然后一手持燕皮,一手用筷子挑适量的馅放入燕皮中,合拢捏紧使成燕尾或长春花形(又称小长春),或上笼旺火蒸5分钟,或冲入调好味道的清汤,或另下锅煮食。

一般家庭可直接购买现成的肉燕皮,将干的肉燕皮铺开,喷上少量水,使其回潮变软,再包上肉馅,下汤煮食。

肉燕皮

肉燕皮(简称燕皮),俗称扁食皮,精选猪前后腿的瘦肉,配以淀粉、盐等,通过手工打制,薄如白纸,色泽洁白。

福州肉燕皮系由王世统创制。王世统,字清水,小名叫全聚,福州人,原是贩运土特产品的小贩。后在浦城见肉燕皮很受欢迎,从当地师傅处学到制作工艺,于光绪年间回福州,在海防前开设聚记清水肉燕店,为便于携带以扩大销路,他苦心钻研,于宣统三年(1911年)创制成干肉燕皮。从此,福州肉燕皮远销南洋及世界各地。

肉燕皮切成细条,即成燕丝,煮食。

典故

中国菜系列
四大菜系
鲁菜 - 川菜
粤菜 - 苏菜
八大菜系
闽菜 - 浙菜
湘菜 - 徽菜
十大菜系
京菜 - 上海菜
十二大菜系
陕西菜 - 豫菜
十四大菜系
辽菜 - 楚菜
十六大菜系
津菜 - 云南菜
新八大菜系
陇菜 - 杭帮菜
吉林菜 - 辽菜
甬菜 - 陕西菜
晋菜 - 沪菜
粤菜
广州菜 - 潮州菜 - 香港菜 - 澳门菜
客家菜 - 顺德菜
苏菜
京苏菜 - 苏锡菜
徐海菜 - 淮扬菜
东北菜
龙江菜 - 吉林菜
辽菜 - 东北菜
其他菜系
福州菜 - 大连菜
宫廷菜 - 官府菜
谭家菜 - 新疆菜
内蒙古菜 - 赣菜
海南菜 - 贵州菜
广西菜 - 清真菜
西藏菜 - 青海菜
河北菜 - 台湾菜
眷村菜
海外中国菜
巴基斯坦式中国菜 - 娘惹菜
秘鲁中餐 - 美式中国菜
新加坡菜

相传,早在嘉靖年间,福建浦城县有位告老还乡的御史大人,家居山区,吃多了山珍便觉流于平淡。于是,他家厨师取猪腿的瘦肉,用木棒打成肉泥,掺上适量的蕃薯粉,擀成纸片般薄,切成三寸见方的小块,包上肉馅,做成扁食,煮熟配汤吃。御史大人吃在嘴里只觉滑嫩清脆,淳香沁人,连呼“大妙”,忙问是甚么点心,那厨师因其形如飞燕而信口说“扁肉燕”。后扁肉燕与鸭蛋共煮,因福州话里鸭蛋(鸭卵)与“压乱”、“压浪”谐音,寓意“太平”,而又有“太平燕”之说。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