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庥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李庥
Rev. Hugh Ritchie
出生(1840-09-14)1840年9月14日
 苏格兰米尔波特
逝世1879年9月20日(1879岁-09-20)(39岁)
 大清台湾府看西街医馆宿舍
墓地打狗外国墓园
国籍 英国
母校格拉斯哥大学、伦敦长老教会神学院
职业英格兰长老会牧师
活跃时期1867-1879
知名于筹创长荣女中前身
知名作品Notes of a Journey in East Formosa
配偶Eliza C. Cooke(?-1879)
李庥牧师的照片

李庥(英语:Hugh Ritchie,1840年9月14日—1879年9月20日),英格兰长老会牧师,也是该教会第一位前去台东宣教的牧师[1][2][3]

生平概略

早年生涯

李庥牧师自格拉斯哥大学毕业后,因向往至中国宣教,决定前往伦敦长老教会神学院就读。1867年6月17日,在其神学院三年级结业时,教会差派他到南中国海接替因“死的洗礼”(英语 : baptized for the dead)而殉教的马逊牧师(英语 : Rev. David Masson,其人遭大浪卷入南海溺死),并前往台湾协助马雅各医师。[2][4]

在台传道

1867年12月13日,李庥牧师带著怀有身孕的妻子伊莱莎(英语 : Eliza C. Cooke,1828年-1902年,后来被信徒称为“牧师娘”)经142天左右航行抵达打狗,受到马雅各医师及众信徒欢迎。隔年,英商走私樟脑事件引发台湾民众排斥洋教洋人的风潮;马雅各赴香港结婚不久,即有传道者被捕下狱,亦有人在旧城被活活打死,埤头礼拜堂同时遭抢劫烧毁[3]

尔后,马雅各回台湾府城(今台南市中西区周边)宣教;李庥牧师承接打狗宣道区,并开始计划重整宣教中心旗后医馆及严重毁损的埤头礼拜堂。1869年1月31日,埤头教会重建完工后,他凭著一股热诚与毅力南下,以阿里港为新据点,至当地极端保守汉人社群传福音。他与伊莱莎同心协力,在阿里港(1869年)、东港(1870年)、琉球(1870年)、阿猴(1871年)、竹仔脚(位于现屏东县林边乡,1871年)、杜君英庄(1872年)、盐埔(1872年)、加蚋埔(1873年)、楠仔坑(1873年)、桥仔头(1873年)、南岸(位于现屏东县新埤乡,1874年)及建功庄(现屏东县新埤乡建功村,客籍居民为主要人口[5])、刘展庄等地开设教会。[6]

李庥牧师在来台最初四年期间,除牧养打狗宣道区旗后医馆与十数间教会,亦负责巡视马雅各所开创的府城教会及其东侧山区内诸“山岗传道站”(Hill stations)或“山岗教会”(Hill churches),即木栅(Baksa,现旗山区北侧内门区境内,府城以东约27英哩)、岗仔林(Kongana,现左镇区冈林里菜寮溪东岸附近[7][8][9])、柑仔林(Kamana)及拔马(Pwahbe,左镇区菜寮溪北岸)[10]各地教会。

李庥牧师经常研读闽南语汉文客家语,也曾向各地高山族学习他们的语言。[2][3][4]

办学讲课

1870年2月,李庥牧师聘请来自澎湖的林兼金担任助理[11],并积极创办传道师养成班(英语 :The Student's Class);教室设于旗后牧师馆楼下,当时学生有彭根源、黄深河、雷金、胡古、吴葛、林华及刘沃等;日后,他们个个都为宣教开拓做出巨大贡献。[12]

1876年,台湾府打狗两宣道区合并,旗后传道师养成班的学生跟随迁至府城,并成立大学(英语 :Capital College)[13];李庥牧师在该校教授旧约概论及天文学课程。[1][2][4][14]

与偕牧师

1871年底,加拿大长老教会首任中国宣教师偕叡理牧师(英语 :Rev. George Leslie Mackay,原被差遣至汕头宣教)在打狗上岸,并南下阿里港拜访李庥牧师,从事同工两个月。李庥牧师传授偕牧师在台宣教的要诀,并建议他到北部地区传教。后来,李庥牧师邀请府城的德马太医师(英语 :Dr.Matthew Dickson)[15]马偕牧师一同搭船北上;1872年3月9日,他们从淡水上岸,并致力完成长老教会在台湾的宣教布局。[2][4]

传道后山

前往后山地区传道之前,为了了解其中情形,他探访前来旗后医馆就医的卑南族病患,以及不少曾在府东山岗教会、南部诸教会聚会过的西拉雅平埔族信徒。

1875年3月14日,在东港教会长老陪伴下,他搭船前往当时仍受管制的后山,经宝桑(台东)、蟳广澳(成功)、彭仔存(现长滨乡宁埔村城山社区),于沿途传道,并于同年4月23日返回,完成长老教会于东台湾第一次的宣教行动。[1][2][3][4]

兴创女学

李庥牧师和伊莱莎常拿药品物资帮助贫苦人家,甚至暗中以金钱相助。他也深入体会当地人的生活,以了解他们所欠缺的东西,并尤其对妇女卑微、受束缚的社会地位深表同情。 他认为妇女是家庭信仰的中心,因此,若信仰要有健全的发展,必要重视妇女教育。于是,他积极创设“女宣”与“女学”,而“女学”入学的唯一条件是“解开缠足”,以解开妇女在两性关系上所受的长久束缚;后来,他寻得看西街医馆东南隅一块空地设置学校(该校日后发展为长荣女中)。[2][4]

过世

但是,李庥牧师屡次感染疟疾,身体日渐虚弱。1879年9月20日,李庥牧师热病复发,虽经安彼得医师(英语 :Peter Anderson)[16]全力救治,仍于9月30日下午3时病逝于看西街医馆宿舍。伊莱莎依照他的心志将他安葬在打狗宣道区。当晚,精于教会建筑木工施大辟牧师(英语 :Rev. David Smith)亲手为李庥牧师制作棺木。翌日,二十四位大学学生与宣教师护送棺木,从安平小火船到打狗;当日下午7时左右,众人将他的遗体安葬于打狗山山脚炮台下的打狗洋人墓园[2][3][4]

大事年表

  • 1840年9月14日,生于苏格兰
  • 1867年12月13日,27岁,抵达台湾
  • 1869年,以阿里港为新据点,在台湾南部传福音
  • 1869至1874年,连续在台湾东南地区开设十三间教会
  • 1870年2月,在旗后创办传道师养成班
  • 1871年,马偕牧师抵台,与李庥牧师同工两个月,马偕受其鼓励前往北台湾宣教
  • 1872年3月,李庥、马偕、德马太至台湾北部及中部山区巡视,并以大甲溪为界,设定其北为加拿大长老教会教区、其南为英国长老教会教区
  • 1875年,完成长老教会第一次在东台湾宣教
  • 1876年,大学(toa-oh)成立,至该校授课
  • 1879年,推行女学与女宣福音事工
  • 1879年9月30日,病逝新楼,享年39岁
  • 1880年2月26日,伊莱莎受派为台湾首位女宣教师,承继李庥牧师在台女学事工[2][3][4]

参考资料

  1. 1.0 1.1 1.2 劲草. 传教士到台湾. 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13-08-01. ISBN 9789571171678 (繁体中文(中国台湾)). 
  2.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新使者》杂志第40期. 台湾基督长老教会. 1997. 
  3. 3.0 3.1 3.2 3.3 3.4 3.5 太平境教会. www.tpkch.org.tw. [2017-03-13]. 
  4.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林熙皓. 李庥牧师. 教会人物志. 台湾基督长老教会. [2017-03-13]. 
  5. 429 从南岸迁去建功庄. archive.is. 2017-03-13 [2017-03-13]. 
  6. 第二届开拓研讨会 (PDF). archive.is. 2017-03-13 [2017-03-13]. 
  7. 岗仔林的李氏家族 - 李景行. www.pct.org.tw. 台湾基督长老教会. [2017-03-13]. 
  8. 岗仔林教会 (写真帖). www.laijohn.com. [2017-03-13]. 
  9. 清末到日据时代初期左镇平埔基督徒的宗教与社会 (PDF). archive.is. 2017-03-13 [2017-03-13]. 
  10. 226 山岗四社传道站. www.laijohn.com. [2017-03-13]. 
  11. 160 自澎湖来的读书人. www.laijohn.com. [2017-03-13]. 
  12. 378 谈打狗传道养成班. www.laijohn.com. [2017-03-13]. 
  13. 400《台南教士会议事录》. www.laijohn.com. [2017-03-13]. 
  14. 380 卓道生述大学之始. www.laijohn.com. [2017-03-13]. 
  15. 台湾闽南语信望爱 - 《教会史话》(1-010) 黎明期台湾西医师承录. taigi.fhl.net. [2020-08-09]. 
  16. 急人之难‧信仰传家──陈老英长老 - 曾韦祯 - 教会人物志 - 台湾基督长老教会. www.pct.org.tw. [2020-08-09]. 

参见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