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鲍菇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现处于中国大陆简体模式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杏鲍菇
Pleurotus eryngii
生物分类法 编辑
域: 真核域 Eukaryota
界: 真菌界 Fungi
门: 担子菌门 Basidiomycota
纲: 伞菌纲 Agaricomycetes
目: 伞菌目 Agaricales
科: 侧耳科 Pleurotaceae
属: 侧耳属 Pleurotus
种: 杏鲍菇 P. eryngii
学名二名法
Pleurotus eryngii
(De Cand.) Gillet 1874
Pleurotus eryngii
查看产生下列表格的真菌学模板
查看产生下列表格的真菌学模板
真菌形态特征
子实层上有菌褶
蕈伞扁平 平版状
子实层自基部沿蕈柄向下生长
蕈柄裸露
孢印白色
异养腐生真菌
美味

杏鲍菇学名Pleurotus eryngii),又称 刺芹菇、刺芹侧耳,是生长于欧洲地中海区域、中东和北非,但也在亚洲部分地区生长的食用性菇类[1]。在英文里,这种菇类俗称大王小号菇(king trumpet mushroom)、法国号菇(french horn mushroom)和大王平菇(king oyster mushroom);日文又称エリンギ(eringi)。香港称鸡肶菇

杏鲍菇属于侧耳属的最大一个种,这个属还有另一个食用菇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杏鲍菇 拥有厚的白色肉质菌柄,和小型棕褐色的菌伞(在较年轻时期)。未烹调前,会散发出淡淡的香气。烹调后会散发出典型的菇鲜味,并且质地类似于鲍鱼

杏鲍菇的有效栽种技术,在1993年时,引进到日本,变成了烹调时的普遍使用食材[2],并且变成一个商业栽培菇类,销售到澳洲。1996年农业试验所彭金腾利用杂交培育新品种,以此申请专利命名为杏鮑菇,目前伞小柄大的改良品种为台湾的杏鮑菇,而非原造型的帝王菇(king oyster mushroom)。

杏鲍菇因其有杏仁香气及鲍鱼口感而得名。其拉丁文种名来源,是由于此菇主要是寄生在Eryngium campestre刺芹属的植物上面。

烹调方法

杏鲍菇是煮斋菜的一味好材料。可以先用人造黄油橄榄油爆香洋葱,再把切成片的菇伴在一起炒。加入青瓜灯笼椒的话,风味更佳。待所有材料都炒熟,就可以上碟。另一方面,把煮好的菇沾点蚝油来吃也不错。

另外,杏鲍菇也常用作肉类的代替品,例如[3]:利用煮宫保鸡丁的方法去煮杏鲍菇,就变成了“宫保杏鲍菇”,同样美味;又或把杏鲍菇切厚片,也可以像肉类一样用来串烧

在台湾,也常见于路边摊贩以油炸杏鲍菇沾胡椒粉方式贩卖,是一种大众小吃。

参考文献

  1. Cooking with mushrooms
  2. Kippo News ,2002年5月1日报导
  3. 天天饮食>2013-09-11,CCTV1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