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士儋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殷士儋
大明 光禄大夫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学士
籍贯山东济南府历城县
字号字正甫,号棠川
出生生年不详
山东历城县
逝世万历十年(1582年)
山东历城县
墓葬殷士儋墓
出身
  • 嘉靖十九年(1540年)庚子科举人
  •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丁未科同进士出身

殷士儋(?—1582年),正甫棠川,学者称棠川先生山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人,明朝政治人物。官至武英殿大学士

生平

生年不详,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成进士隆庆元年(1567年)擢侍读学士隆庆二年(1568年)拜礼部尚书隆庆四年(1570年)任文渊阁大学士。累官至武英殿大学士[1]。遭权臣高拱排挤,隆庆五年(1571年)辞归,“筑庐于泺水之滨,以经史自娱”。诗文精湛,诗“体齐鲁之雅驯,兼燕赵之悲壮,禀吴越之婉丽,是吾乡一巨手”[2]万历十年(1582年)卒,赠太保文通,不久改文庄,葬于党家庄东凤凰山南麓。著有《金舆山房稿》14卷、《明农轩乐府》[3]

参看

注释

  1. 明史》(卷193):“殷士儋,字正甫,历城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检讨。久之,充裕王讲官。凡关君德治道,辄危言激论,王为动色。迁右赞善,进洗马,直论如故。隆庆元年擢侍读学士,掌翰林院事,进礼部右侍郎,未几改吏部。明年春,拜礼部尚书,掌詹事府事。其冬,还理部事。四年正月朔望,日月俱食。士儋疏请布德、缓刑、纳谏、节用,饬内外臣工讲求民瘼。报闻。以旧恩,进太子太保。时寒暑皆罢讲,士儋请如故事,四时无辍,幷进讲祖训及大学衍义、贞观政要。帝嘉纳之。”
  2. 《续修历城县志》
  3. 明史》(卷193):“始士儋与陈以勤、高拱、张居正并为裕邸僚,三人皆柄用,士檐仍尚书,不能无望。拱素善张四维,欲引共政,而恶士儋不亲己,不为援。士儋遂藉太监陈洪力,取中旨入阁,以故怨拱及四维。四维父擅盐利,为御史郜永春所劾。事已解,他御史复及之。拱、四维疑出士儋指,益相构。御史赵应龙遂劾士儋进由陈洪,不可以参大政。士儋再辨求去,不允。而拱门生都给事中韩楫复扬言胁之,士儋亦疑出拱指。故事,给事中朔望当入阁会揖。士儋面诘楫曰:“闻君有憾于我,憾自可耳,毋为他人使。”拱曰:“非体也。”士儋勃然起,诟拱曰:“若逐陈公,逐赵公,复逐李公,今又为四维逐我,若能常有此座耶?”奋臂欲殴之。居正从旁解,亦谇而对。御史侯居良复劾士儋始进不正,求退不勇。士儋再疏请益力,乃赐道里费,乘传归,有司给廪隶如故事。家居十一年卒。时居正垂没,四维为政,怨士儋,赠太保,谥文通。久之,改谥文庄。”

参考文献

  • (清)张廷玉等,《明史》,中华书局点校本
官衔
前任:
高仪
明朝礼部尚书
1569年-1570年
继任:
潘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