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女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织女是天上知名的仙女。作是编织神仙的衣服以及天上的云彩,是纺织业者、情侣妇女儿童的守护神,著名的民间故事牛郎织女的女主角,古代中国天文中织女星牛郎星即以此故事命名。

日本,织女称为织姬(日语:织姬おりひめ),又与当地原有的棚机津女传说结合,被视为日本固有神话中在天上织造天衣、被称为棚机津女的众女神之一,故又把织女称为棚机姬(日语:棚机姫たなばたひめ)、棚机姬命(日语:棚机姫命たなばたひめのみこと)、棚机媛(日语:棚机媛たなばたひめ)、天棚机姬(日语:天棚机姫あまのたなばたひめ)、天棚机比卖(日语:天棚机比売あまのたなばたひめ天棚机姬命(日语:天棚机姫命あまのたなばたひめのみこと)、天之多奈波太姬命(日语:天之多奈波太姫命あめのたなばたひめのみこと天棚机姬神天棚机比卖大神等(日语:天棚机比売大神あまのたなばたひめのおおかみ)等。

简介

南朝梁殷芸(471~529)的《小说》:“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机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容貌不暇整。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机杼。天帝怒,责另归东西,但使一年一度相会。”

后代小说家者流,又有王母娘娘生有七位仙女,而织女为幺女之说。织女下凡游玩,与人间的牛郎谱出恋曲,却又因故分离。牛郎为爱抵达天界,与织女团聚,被西王母(或其他神)发现后,王母用发簪一划,变出了一条天河(即银河)将两人分开。后西王母被两人真情感动,律定每年旧历七月初七两人可以在鹊桥喜鹊搭建的桥)上相会,此即为著名的牛郎织女故事。

闽南台湾常尊称织女和七仙女为“七娘妈”,每年七夕,凡是家中有妇女或未满十六岁的孩童者,几乎都会在七夕时刻加以礼拜,闽南人台湾人流行在十六岁当年的七夕之日,会集合众多满十六岁者,为七星娘娘举办大型祭典,感谢“七娘妈”十六年来的庇佑,称作“作十六岁”,如今台湾屏东慈凤宫新竹竹莲寺都有这样的风俗,最有名的就是台南开隆宫。七娘妈也会把人世间未婚男女制成名册,向天庭呈报。天庭将之传递给月老神君,当月老收到名册后,按照个性、善恶、兴趣与条件抄写成一本配偶名册,然后用红线绑牢男女二人之足,使合适的男女配成一对佳偶。[1]

广东港澳则称呼织女为七姐、七姐姐。

在日本,织女为纺织的守护神。

供奉地点

中国大陆

中国香港

中国台湾

主祀

  • 新北市淡水区福北堂(太保福济宫分灵)-主祀七星六娘娘
  • 新北市淡水区娘妈宫-供奉大甲西灵宫分灵七仙女画像、七位七星娘娘神像
  • 台中市大甲区铁砧山西灵宫-供奉七仙女石雕像
  • 新竹县北埔乡五指山七仙女亭-供奉七仙女像
  • 云林县水林乡后寮埔七星宫
  • 嘉义县太保市福济宫
  • 台南市中西区开隆宫-主祀七位七星娘娘
  • 台南市善化区六分寮福慈宫(太保福济宫分灵)-主祀七星二娘娘
  • 高雄市三民区清海宫-主祀七仙女元君,并以织女元君为首。织女元君头戴七珠五旒冠冕,双手持奏板
  • 宜兰县头城镇大坑罟七星堂-主祀七星娘妈左手高举七星剑,并有娘妈之大仙翁仔

同祀

  • 桃园市新屋区深圳玄天宫-奉祀单尊七娘妈,双手呈抱寿状(左手隐于衣袖内,右手外露抱之)
  • 新竹市东区竹莲寺-奉祀单尊七娘妈夫人
  • 彰化县鹿港镇鹿港天后宫-为二十四属神之育子司,神像为单尊,双手抱孩童
  • 彰化县鹿港镇威灵庙-奉祀单尊七宫夫人
  • 彰化县鹿港镇渔寮天和宫-奉祀单尊七星夫人,神像为粉面,右手持拂尘,左手持葫芦
  • 云林县四湖乡溪仑仑安宫-奉祀单尊七娘妈
  • 云林县斗南镇红瓦磘照瑶宫-奉祀单尊七娘妈,双手抱寿,另有捧印、空手两位侍女
  • 嘉义市西区朝天宫-奉祀单尊七星娘娘,右手持剑
  • 嘉义县番路乡朝天南安宫-奉祀单尊七星娘娘,神像身后背双剑,右手持拂尘
  • 台南市中西区公界内昭灵庙-尊称天女七星娘娘,七位娘娘全祀
  • 台南市安平区港仔尾社灵济殿-奉祀单尊七星娘娘,双手无持物
  • 高雄市苓雅区临水宫-奉祀单尊七娘妈,为排行第七之娘娘
  • 屏东县屏东市慈凤宫-奉祀单尊七夕娘娘,神像右手持拂尘
  • 花莲县花莲市北滨武天宫

日本

影视形象

参考资料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