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尼纶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现处于中国大陆简体模式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聚乙烯醇和醛发生缩醛化生成维尼纶

维尼纶(英语:Vinylon或Vinalon),也称维纶,是一种合成纤维。维尼纶纤维的主要成分聚乙烯醇缩甲醛(polyvinylalcohol dimethylformal,有时简称为PVDF)。其生产过程是先将聚醋酸乙烯酯醇解,生成聚乙烯醇,然后将聚乙烯醇纺丝拉伸,和甲醛反应,生成半缩醛和缩醛[1]。维尼纶抗热、抗化学腐蚀性好,但缺点也多,比如缺乏韧性,难于染色,舒适性不好。

历史

重新开工的咸兴维尼纶厂

维尼纶是1939年由京都帝国大学教授樱田一郎李升基,大日本帝国纺织(现为尤尼吉可公司)的川上博合作发明,为尼龙之后世界第二种人工纤维,最初命名为“合成一号”,1948年才改名为“维尼纶”。[2][3]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维尼纶的工业化受推迟,日本国内量产是由樱田教授、友成九十九博士、川上博完成,在1950年由仓敷嫘萦(现可乐丽)、尤尼吉可开始量产维尼纶。

韩国,这种人工纤维的量产早期并不重视,但是1945年日本战败后韩国知识分子陆续返国,李升基在战后担任首尔大学教授;当朝鲜战争爆发,朝鲜人民军开入汉城,李升基接受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延揽,并在朝鲜人民军败退后随同北上平壤。朝鲜战争停火后,社会主义国家开始援助朝鲜重建,李升基在朝鲜实验制造维尼纶;由于社会主义国家的援助逐步减少,朝鲜劳动党开始计划让国内自给自足,由于朝鲜气温太低不适合种植棉花,朝鲜高层重视人造纤维对国内重工业的引领作用,并决定兴建一座专门产制维尼纶的工厂与支援工厂运行的城市。1961年2月一座大型的维尼纶复合化工厂在咸兴市开工,14个月后这座专门生产维尼纶的工厂完工,这一成就被作为主体思想领导的典范而被广泛宣传[4]

咸兴市作为维尼纶的主要产地的时间仅在冷战时期,冷战后因石油进口匮乏,1994年这座工厂因缺乏生产原料而倒闭;南平壤在1998年建立了一座大型维尼纶生产中心。2010年初,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曾参加了咸兴维尼纶厂重新生产的盛大游行,这是金正日第一次参加庆祝工业企业的游行[5]。维尼纶是朝鲜大力宣传的“主体纤维”,大量用于替代韩国产量很小的羊毛和尼龙,除去用于生产衣物外,还用于生产鞋、绳索和被褥[6]

参考文献

  1. 潘祖仁主编,高分子化学,聚醋酸乙烯酯的醇解,299-300
  2. James E. Hoare. 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Democratic People's Republic of Korea. Scarecrow Press, 2012
  3. Patent no. 147,958, February 20, 1941, Ichiro Sakurada, Yi Sung-ki Lee. S. or Ri. Sung.Gi. and Hiroshi Kawakami, issued to Institute of Japan Chemical Fiber.
  4. Robinson, Michael E. Korea's Twentieth-Century Odyssey. Hawaii: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7: 158–161. ISBN 9780824831745. 
  5. Kim Jong-il Shows Up at Mass Rally. The Chosun Ilbo. 2010-03-08 [2010-12-30]. 
  6. 'Vinalon', the North's proud invention. Federation of American Scientists. [2012-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