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和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赖和
出生(1894-05-28)1894年5月28日
清朝福建台湾省台湾府彰化县
逝世1944年1月31日(1944岁-01-31)(49岁)
日据台湾彰化市
职业作家医师
汉语名称
繁体字 賴和
简化字 赖和
汉语拼音 Lài Hé
厦门白话字 Lōa Hô
客语白话字 Lai Fò

赖和(1894年5月28日—1943年1月31日),原名赖河,字懒云,笔名甫三安都生走街先等,中国近代文学家,日本殖民时期的台湾省彰化县人。赖和1909年考入台湾医学校学习,毕业后在彰化行医治病;他于1917前往大陆,在厦门博爱医院工作,其间受到新文化运动影响,有感于台湾被日本殖民的现状,便于1919年返乡,领导台湾的新文化建设。赖和以白话文撰写作品,并在其中融入台湾的方言特色,在小说诗歌散文等多种文体皆有建树。他的作品聚焦于批判封建主义帝国主义殖民主义,揭露日本殖民统治下台湾人民的悲苦境遇,鼓励台湾人民与日占当局斗争。赖和由于反对日本殖民台湾而遭到日占当局两次逮捕入狱,1943年1月31日因心脏病而逝世。[1]他被誉为“台湾的鲁迅”、[2]“台湾新文学之父”。[1]

参考资料

  1. 1.0 1.1 田建民. 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7: 184–185. ISBN 978-7-03-051338-0. 
  2. 朱文琦. “大陆鲁迅”与“台湾鲁迅”——论鲁迅与赖和的小说创作.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9, 36 (01): 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