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元海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高元海(6世纪—578年),北齐皇族,表字季文勃海郡蓨县(今河北景县西)人。高欢侄孙,高思宗的儿子。

生平

高元海入官累进散骑常侍。自请入林虑山修行佛法,得到齐文宣帝的许可。经过二年,求道意志不能贯彻而复职。征复本任,便纵酒肆情,广纳姬侍。又兼领军。

皇建二年(561年)齐孝昭帝赴晋阳,右丞相、长广王高湛留守都(今河北临漳西南),以高元海为散骑常侍典掌机密。前一年,孝昭帝没有继位之前想要杀死杨愔掌握权力,许诺高湛说,事成封为皇太弟。孝昭帝即位,立儿子高百年皇太子。高湛大为不满。太史向孝昭帝进言“北城有天子气”,当时有童谣“中兴寺内白凫翁、四方侧听声雍雍、道人闻之夜打钟”流布。有人解释谣中“凫翁”指长广王高湛,“道人”指先帝·济南王高殷。孝昭帝对济南王复位保持警惕,派遣平秦王高归彦回到邺都把济南王带回晋阳。高湛为自身安全考虑,召高元海相谈。高元海通夜不眠而得,进在邺举兵三策。建议高湛数骑入晋阳,向太后哭诉取得同情,之后终生不再掌握大权,为上策;请求担任青、齐二州刺史,躲避非议,作为中策,拥立济南南王起兵为下策。高湛对下策感兴趣,但是不敢决断,经占卜及召曹魏祖问国事,皆示举兵不利。最后派数百骑送济南王到晋阳,济南王被害。

孝昭帝去世后,高湛即位为武成帝,高元海担任侍中开府仪同三司、太子詹事。高元海常常说高归彦的坏话,高归彦谋反被杀。河清二年(563年),和士开诬告高元海,武成帝命令打高元海六十下马鞭,斥责说:“你以前唆使我反叛,以弟弟反叛兄长,多么不义!用邺城的兵力抵抗并州,多么愚笨!”贬出朝廷为兖州刺史武平三年(572年)二月初九,齐后主任命高元海为尚书右仆射,祖珽想要独掌朝政。高元海后妻是陆令萱的外甥女,高元海屡次把陆令萱的密话告诉祖珽。祖珽想要做领军,齐后主同意了,高元海秘密上奏:“孝征(祖珽)汉人,两目又盲,岂可为领军!”并说祖珽和广宁王高孝珩有勾结,因此中止任命。祖珽向后主自辨:“臣和高元海素来有怨,一定是高元海诽谤。”后主以实相告,祖珽说高元海和司农卿尹子华等人结成朋党。他把高元海泄露的密话告诉陆令萱,陆令萱大怒,把高元海贬为郑州刺史。武平七年(576年)平阳之战战败,齐后主逃回邺城,召还高元海为尚书令承光元年(577年),投降北周。北周建德七年(578年)以在邺城计划反周之罪,被北周处死。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