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鲎科
化石时期:三叠纪至今,244–0 Ma[1]
美洲鲎 Limulus polyphemus
生物分类法 编辑
域: 真核域 Eukaryota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纲: 肢口纲 Merostomata
目: 剑尾目 Xiphosura
亚目: 剑尾亚目 Xiphosurida
下目: 鲎下目 Limulina
总科: 鲎总科 Limuloidea
科: 鲎科 Limulidae
Latreille, 1802
模式属
美洲鲎属
Limulus
Linnaeus, 1758
[1]

拼音:hòu;注音:ㄏㄡˋ;闽南语白话字:hāu;粤拼:hau6)为鲎科学名Limulidae)动物的通称,又名“马蹄蟹”、“蟹兜”、“夫妻鱼”,属于剑尾目的海生节肢动物,而剑尾目最早出现的时间可回溯至奥陶纪,因此被誉为活化石。现存的鲎种类仅存34[2]

种类与分布

全球现生的鲎分为4种[3]

生物学

鲎的外表虽和三叶虫相近,但并非近亲,鲎属螯肢亚门,三叶虫属三叶虫亚门。鲎的祖先出现在地质历史时期古生代奥陶纪,当时恐龙尚未出现,原始鱼类刚刚问世。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它同时代的动物大都进化或者灭绝,而鲎从4亿多年前问世至今仍保留其原始而古老的样貌,所以鲎有“活化石”之称。

血液为蓝色,因为含有血青蛋白。其呼吸器官称为“书鳃”,因为其书本状的气体交换构造取代了鳃的呼吸功能:鲎没有鳃,而是在其生殖孔后的肢芽长出来的外部构造。有生物学家认为蛛形纲“有肺类”物种的书肺演化自书鳃,并再演化成为“无肺类”物种的气管构造,但也有生物学家不同意这个演化理论。

生活史

鲎的身体分为三部分:最大的部分是头胸部,然后是分节的腹部,再下边是一根长长的尖尾刺。它的头胸部侧面有一对复眼,每只眼睛是由若干个小眼睛组成。另外还有一对感受紫外线的单眼。它们也有一对钳子,称为螯肢,是专门捕食蠕虫、薄壳软体动物用的。它们可以背朝下游泳,但一般喜欢钻进泥沙中并在泥里爬行。鲎生长得不算快,它们须要脱16次壳(脱壳一次称一龄,但并不是一年脱一次壳,鲎的小时候脱壳次数较多次),经过9到12年的时间才达到成熟。

与人类的关系

鲎杓(错误需修正照片,勿用)

人类一直就将中华鲎当作食物,它们的肉、生殖腺和卵都可食用。但是鲎里血中含量过高,所以多食会中毒。另外圆尾鲎含有剧毒的河豚毒素,不可食用[4]

人们发现鲎的复眼有一种侧抑制现象,也就是能使物体的图像(尤其追踪背景中的动态图像)更加清晰,这一原理被应用于电视雷达系统中,提高了电视成像的清晰度和雷达的显示灵敏度。[来源请求]

鲎的血液中含有铜离子血青蛋白),它的血液是蓝色的。这种蓝色血液的提取物——“鲎试剂”,可以准确、快速地检测人体内部组织是否因细菌感染而致病;在制药和食品工业中,可用它对毒素污染进行监测。血液中的变形细胞(少量,离心得到沉淀白色物)甚至被带上外太空,侦测有机体及保护太空人免于疾病伤害[5]

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