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巾军人物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黄巾军人物后汉中平年间参与黄巾之乱黄巾军人物,包含正史《三国志》所记载的史实人物及《三国演义》中的虚构人物

正史人物

领导人物

张角(?-184年),钜鹿人(今河北平乡),黄巾军的领导人,在黄巾之乱中逝世。自称“天公将军”。

张宝(?-184年),钜鹿人(今河北平乡),黄巾军的领导人,张角二弟。中平元年(184年)随张角起事,被太平道徒众称为“地公将军”。其弟张梁在广宗(今河北威县)战死,张宝被属下严政刺杀。

张梁(?-184年),钜鹿人(今河北平乡),黄巾军的领导人,张角与张宝之弟。中平元年(184年)随兄起事,被太平道徒众称为“人公将军”。遭到朝廷所派左中郎将皇甫嵩进攻时,张梁率三万大军在广宗(今河北威县)进行反击。后因疏忽,遭到汉军夜袭,兵败身亡,本部士兵皆被坑杀。至此,黄巾起义基本宣告失败。

关键人物

马元义(?-184年),黄巾军的组织者之一。光和六年(183年),马元义奉黄巾军首领张角之命,筹画起事的准备工作。马元义聚集荆州、扬州信徒数万人于邺城,并收买中常侍封谞、徐奉等为内应,准备于次年(甲子年)三月初五(甲子日)内外同时起事。由于张角弟子济南人唐周的告密,马元义于中平元年(184年)正月被捕,车裂于洛阳,同时被杀的还有教众近千人。由于马元义的被杀,迫使张角提前于二月起兵发动叛乱。

唐周(?-?),济南人,黄巾军天公将军张角的弟子。光和六年(183年),马元义奉黄巾军首领张角之命,筹划起事的准备工作。马元义聚集荆州扬州信徒数万人于邺城,并收买中常侍封谞徐奉等为内应,准备于次年(甲子年)三月初五(甲子日)内外同时起事。由于张角弟子济南人唐周的告密,马元义于于中平元年(184年)正月被捕,车裂洛阳,同时被杀的还有教众近千人。由于马元义的被杀,迫使张角提前于二月起兵发动叛乱。在《三国演义》作唐州

东郡人物

卜己(?-184年),一作卜巳黄巾军渠帅汉灵帝光和七年〈184年〉八月,于东郡仓亭(今河南阳谷县东北,当时在黄河边)遭遇汉将皇甫嵩,被歼灭,阵亡七千余人,卜己本人则被傅燮生擒,尔后即遭斩首。

张伯梁仲宁:句读错误,正确句读是张伯梁、仲宁,张伯梁即张梁,仲宁即张宝[来源请求]

南阳人物

张曼成(?-184年),南阳黄巾军首领,号称“神上使”[1]光和七年二月(184年),太平教大方(总指挥官)马元义事败被捕于洛阳车裂,张曼成闻讯立即率众在南阳起兵。三月庚子日击斩南阳郡守褚贡后,屯兵宛县(南阳郡政府所在地)城下百余日;六月,遭新任南阳郡长秦颉反攻击斩。

赵弘(?-184年),南阳黄巾渠帅张曼成麾下,张曼成被南阳太守秦颉击毙后,被拥立为首领。汉灵帝光和七年(公元184年)六月,南阳黄巾军首领张曼成于宛县遭东汉政府南阳郡长秦颉反攻战死。南阳黄巾军余众拥立赵弘当元帅,再振声势,拥众十余万,攻拔宛县作为根据地。时东汉政府镇贼中郎将朱儁荆州刺史徐璆等率军联合包围宛县数月,于八月在朱儁军团攻势下被击斩。

韩忠(?-184年),南阳黄巾渠帅张曼成麾下,张曼成被南阳太守秦颉击毙后,继续拥立赵弘为帅,但赵弘随即被朱儁再次剿灭。韩忠率领余部占据宛城(今河南南阳),与朱儁相持,后被朱儁击败而投降,但却被南阳太守秦颉所杀

孙夏(?-184年),《三国演义》作孙仲。南阳黄巾渠帅张曼成麾下,继韩忠为南阳黄巾首领。因主力被歼,危城不守,余部于十一月西移鄂(今河南南阳市东北)之精山(今河南南阳市西北),朱儁率军追击,孙夏等万余人战死。

青州黄巾

张饶,饶等群辈二十万众从冀州还,孔融逆击,为张饶所败。

管亥,围困孔融。孔融遣东莱太史慈求救于平原相刘备。

徐和,济南黄巾军首领,起义后进攻济南,为曹操部将夏侯渊、臧霸、吕虔击败,被杀。

司马俱,乐安黄巾军首领,起义后进攻乐安,为曹操部将夏侯渊所破。

白波贼

郭泰,号“郭大贤”,黄巾余贼,起于西河白波谷,转寇太原,遂破河东,百姓流转三辅,号为“白波贼”,众十余万。董卓遣中郎将牛辅击之,不能却。[2]

杨奉,李傕将杨奉本白波贼帅。

韩暹,献帝自长安东归,右贤王去卑与白波贼帅韩暹等侍卫天子。

胡才杨奉战友。董卓死后由李傕等人掌权,兴平二年(195年),杨奉领兵叛逃李傕后天子令杨奉众人护送其回洛阳。郭汜联合李傕率领追兵追到曹阳。杨奉紧急招唤河东故友白波韩暹、胡才、李乐抵抗李傕等人。后杨奉战败,与天子连夜乘船逃走到河东大阳县。天子为张杨迎接,但仍然为杨奉等人胁持,升胡才为征东将军建安元年(196年),胡才、李乐董承等人就汉献帝是否回洛阳而相互攻击,为天子所阻。胡才后来与李乐一起留在河东郡,胡才为怨家所害。

李乐杨奉战友。董卓死后由李傕等人掌权,兴平二年(195年),杨奉领兵叛逃李傕后天子令杨奉众人护送其回洛阳。郭汜联合李傕率领追兵追到曹阳。杨奉紧急招唤河东故友白波韩暹胡才、李乐抵抗李傕等人,李乐主要负责护卫天子。后杨奉战败,与天子连夜乘船逃走到河东大阳县。天子为张杨迎接,但仍然为杨奉等人胁持。护卫的董承张杨和汉献帝想回洛阳,李乐、杨奉、胡才等拒绝,想把汉献帝留在河东,导致董承李乐等人相互攻击,在汉献帝劝和下止战。李乐等服从汉献帝的指令护送汉献帝前往洛阳。途中李乐反悔,诈称路上会遇到匈奴,汉献帝不从,但最终并没有遇到匈奴。李乐害怕汉献帝责备,于是留在河东,不再护送汉献帝[3]。李乐后来留在河东郡病死。而在《三国演义》中,李乐后来则转而与李傕、郭汜勾结,诈称李傕、郭汜,追上车驾,意图劫驾,与杨奉部将即后来的曹魏名将徐晃单挑时仅一回合便被劈死。

豫州黄巾

波才(?-184年),黄巾军将领,中平元年(184年)在颍川(今河南禹州)起事。据史书记载,波才曾率领黄巾军大败右中郎将朱儁,并围左中郎将皇甫嵩于长社(今河南长葛西),后来被皇甫嵩用火攻所破,击杀于阳翟(今禹州)。

彭脱(?-184年),黄巾军渠帅。皇甫嵩击破波才长社,并与朱儁乘胜追讨汝南陈国之黄巾贼,追波才阳翟,击破彭脱于西华。剩下的黄巾贼皆溃散、投降,三郡悉数平定。

何仪,黄巾军将领。黄巾之乱后,一直占据汝南与颍川一带。据《三国志》记载,何仪与刘辟、黄邵、何曼等人,各拥有数万军队,先回应袁术,后来依靠孙坚。建安元年(196年)二月,曹操带兵攻击,杀死刘辟与黄邵,何仪率众投降。

黄邵(?-196年?或197年?),黄巾军将领。黄巾之乱后,一直占据汝南与颍川一带。据《三国志》记载,何仪与刘辟、黄邵、何曼等人,各拥有数万军队,后被曹操带兵击杀。

何曼,黄巾军将领。建安元年,汝南、颍川黄巾何仪、刘辟、黄邵及曼等,众各数万,初应袁术,又附孙坚。二月,曹操进军讨破之,斩辟、邵等,仪及其众皆降。在《三国演义》里,何曼自称“截天夜叉”,被曹洪用拖刀计所杀。

刘辟,黄巾军将领。曹公与袁绍相拒于官渡,汝南黄巾刘辟等叛曹公应绍。绍遣先主将兵与辟等略许下。据《三国志》记载,何仪与刘辟、黄邵、何曼等人,各拥有数万军队,后被曹操带兵击杀。

龚都,《三国志》中记载为共都。黄巾军将领,其部活动在汝南(治今河南上蔡西南)一带。建安六年(201)袁绍遣先主将本兵复至汝南,与都等合,众数千人。曹操遣蔡阳来攻,为他所破。后曹操亲自南征,刘备投奔刘表,其部散去。

吴霸,黄巾军将领,为李通所败,归降李通。

益州黄巾

马相赵祗,荆州南阳(今河南南阳)人,益州民变首领。中平五年(公元188年),马相与赵袛等人在益州绵竹县起兵,在两天内成功号召自称“黄巾”;击斩东汉朝廷益州刺史(益州牧)郤俭,进攻巴郡犍为。不足一月连破三郡,拥众数万人,遂自称皇帝。后遭东汉政府益州从事(益州州府参谋官)贾龙所率官民等反击,坚持数日被逐。

会稽黄巾

吴桓会稽黄巾贼帅,被郡吏留赞斩杀。

吴郡黄巾

陈败吴郡黄巾余党,建安七年(公元202年),陈败和万秉在吴郡作乱,后被吴郡太守朱治平定。

万秉吴郡黄巾余党,建安七年(公元202年),陈败和万秉在吴郡作乱,后被吴郡太守朱治平定。

陈宝吴郡黄巾贼,欲强奸许升之妻吕荣,吕荣不从,愤而杀之。[4]

虚构人物

程远志,《三国演义》人物,以黄巾贼将的身份登场。光和七年(公元184年),黄巾军起义,程远志与副将邓茂统兵五万进犯涿郡。刘焉邹靖刘备兄弟三人,前去迎战。两军在大兴山相对。最后副将邓茂被张飞以丈八蛇矛给刺死,本人也被关羽以青龙偃月刀给劈为两半。

在正史中,有提及幽州广阳黄巾军杀死太守刘卫及刺史郭勋,但未明言统率此黄巾军的将领是谁。

邓茂,《三国演义》人物,以黄巾贼将的身份登场。光和七年(公元184年),黄巾军起义,与主将程远志统兵五万进犯幽州涿郡。在大兴山与刘备等幽州军相对。与张飞交战,只一个回合就被张飞杀死,是张飞的得意兵器丈八蛇矛的第一个牺牲者。

高升,《三国演义》人物,黄巾将领。光和七年(184年)黄巾之乱时,与主将张宝屯兵曲阳朱儁刘备作为先锋迎击张宝,张宝派副将高升迎敌,刘备派张飞迎敌。张飞与高升交战数回合,刺死了高升[5]

杜远,《三国演义》人物,黄巾军余党,聚众成为匪首。他将关羽所护送的刘备夫人们绑架到自己的地盘,后被同伙廖化所杀。

卞喜,《三国演义》人物。根据《三国演义》第27回记载,卞喜为曹操部下汜水关守将。关羽护送二嫂投奔刘备,经过第三关汜水关。他知关羽勇猛难敌,假意在镇国寺内设宴款待,欲借机谋害,但寺庙里的僧人普净带关羽去喝茶,示意关羽有人要杀他,阴谋被关羽识破,将他杀死。卞喜是关羽在过五关斩六将中被斩的第四名将领。

周仓,《三国演义》人物,原黄巾军之武将,后跟随关羽,忠心不二;在听说关羽兵败被杀后,自刎而死。

裴元绍,《三国演义》人物,原黄巾军之武将。黄巾起义失败之后,与周仓一同率领残部在山中落草当山贼。公元200年,在关羽欲返刘备旗下,在突破曹操的五道关卡后路过其落草之地,与周仓一同向关羽要求能以期成为关羽家臣。但此时仅周仓同行,其他弟兄则于山中等待。不久后,因其欲夺偶然路过的赵云之马,反遭讨伐战败身死。

参考文献

  1. 参考《后汉书》〈朱儁传〉:“时南阳黄巾张曼成起兵,称“神上使”,众数万,杀郡守褚贡,屯宛下百余日。”
  2. 《后汉书》作者范晔父名泰,故改郭泰为郭太。
  3. 《后汉纪》卷29:时董承、张阳欲天子还洛阳,杨奉、李乐不欲。尚书上官洪言还洛之议,李乐辅洪。由是诸将错乱,更相疑贰。董承奔野王,韩暹屯闻喜。胡才、杨奉之坞乡,欲攻韩暹,上使人喻止之。夏五月丙寅,遣使至杨奉、李乐、韩暹营,求送至洛阳,奉等从诏。六月乙未,车驾幸闻喜。杨奉、胡才悔令乘舆去,乃与李乐议,欲还大驾,诈言“当游渑池东,以避匈奴”,上不从。庚子,车驾从北道出,傍山而东,无匈奴寇。李乐愧其言,惧而辞还。
  4. 《太平御览》卷53引《列女后传》:吕荣者,吴郡许升之妻也。升为贼所害,荣贞固自守,黄巾贼陈宝欲干秽之,荣执节不听,宝遂杀荣。是日疾风暴雨,雷电晦冥,宝恐惧叩头谢,葬之而去。糜府君闻荣高行,遣主簿祭之,又出钱助县为冢于嘉兴郭里墟北,名曰义妇阪。
  5. 罗, 贯中. 链接至维基文库 三国演义. 维基文库. "是时曹操自跟皇甫嵩讨张梁,大战于曲阳。这里朱儁进攻张宝。张宝引贼众八九万,屯于山后。儁令玄德为其先锋,与贼对敌。张宝遣副将高升出马搦战。玄德使张飞击之。飞纵马挺矛,与昇交战,不数合,刺昇落马。" 

参考资料

  • 后汉书·卷八·灵帝纪》
  • 后汉书·卷九·献帝纪》
  • 后汉书·卷七十二·皇甫嵩朱儁列传第六十一》
  • 后汉书·卷七十二·董卓列传第六十二》
  • 三国志·魏书一·武帝纪》
  • 三国志·魏书六·董二袁刘传》
  • 三国志·魏书九·诸夏侯曹传》
  • 三国志·魏书十八 ·二李臧文吕许典二庞阎传》
  • 三国志·卷五十六 ·吴书十一 朱治朱然吕范朱桓传第十一 》
  • 资治通鉴·汉纪五十》
  • 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三》
  • 资治通鉴·汉纪五十四》
  • 三国演义·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 三国演义·第二回·张翼德怒鞭督邮 何国舅谋诛宦竖》
  • 三国演义·第十二回·陶恭祖三让徐州 曹孟德大战吕布》
  • 三国演义·第二十七回·美髯公千里走单骑 汉寿侯五关斩六将》
  • 三国演义·第二十八回·斩蔡阳兄弟释疑 会古城主臣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