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業大學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安徽工業大學
老校名馬鞍山鋼鐵學院、華東冶金學院
校訓精工博學、厚德敏行
創辦時間1958年
學校類型公立大學
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院校
黨委書記陸林
校長魏先文
副校長祖明林鐘高葛蘆生顧明言
職工人數2089人(截至2021年5月)
本科生人數23570人(截至2021年5月)
研究生人數3400人(截至2021年5月)
校址 中國安徽省馬鞍山市
湖東路59號(佳山校區)
馬向路新城東區(秀山校區)
總面積2548.71畝
建築面積91.57萬平方米
隸屬省級人民政府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徽省人民政府
郵區編號243002(佳山校區)
243032(秀山校區)
網站http://www.ahut.edu.cn/

安徽工業大學是一所位於中國安徽省馬鞍山市的全日制公立本科大學、教學科系以工科為主。具有學士、碩士、博士三級學位授予權[1]

歷史沿革

該校歷史可以追溯至1958年大躍進時期創建的馬鞍山鋼鐵工業學校以及1977年成立的安徽師範大學馬鞍山市專科班

1960年5月,馬鞍山鋼鐵工業學校易名為馬鞍山鋼鐵專科學校[2]1977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同意將該校易名為馬鞍山鋼鐵學院,並實行安徽省冶金部主管,以省政府為主的管理體制。[3]1985年11月26日,再度易名為華東冶金學院[4]

自1977年起,安徽省各省屬重點高校以舊帶新,開始在省內一些城市設立教學點或分校,以擴大人才培養規模。[3]其中,安徽師範大學於1978年3月在馬鞍山市成立了專科班,翌年10月,更名為安徽師範大學馬鞍山專科學校,1983年,再更名為馬鞍山商業專科學校[5]並於1992年合併馬鞍山聯合大學(專科),易名為安徽商業高等專科學校

2000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同意華東冶金學院與安徽商業高等專科學校合併,組建安徽工業大學。[6]

2019年6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批准安徽工業大學工商學院脫離安徽工業大學,成為獨立設置的民辦普通高等學校馬鞍山學院[7]

校園

校園環境

安徽工業大學佳山校區的運動場

安徽工業大學現有兩個校區,校本部位於佳山校區,東校區位於雨山區馬向路新城東區秀山校區,共佔地面積2548.71畝,校舍建築面積91.57萬平方米。[8]

校園文化

安徽工業大學的校訓為「精工博學、厚德敏行」。啟用於2014年。其中「博學」、「敏行」二詞出自《論語》,「精工」出自《後漢書》,「厚德」則出自《易經》。[9] , 安徽工業大學的校歌《安徽工業大學校歌 》由張國寶作詞、王懷堅作曲,2014年正式成為該校校歌。[10]

學術研究

安徽工業大學佳山校區的圖書館

學科設置

截至2022年9月,安徽工業大學設有17個教學院部,並開設了65個本科招生專業。另有2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3個自主設置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9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1個自主設置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5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2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

教學單位名稱 學科設置 網頁
冶金工程學院 冶金工程、資源循環科學與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礦物加工工程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金屬材料工程、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材料物理化學、材料加工工程
化學與化工學院 化學工程與工藝、應用化學、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化學生物學
建築工程學院 土木工程、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安全科學與工程、工程管理、建築學
機械工程學院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機械工程、車輛工程、機械人工程、機械設計
藝術與設計學院 工業設計、環境設計、視覺傳達設計、數字媒體設計
電氣與信息工程學院 自動化、測控技術與儀器、通信工程、電子信息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智能感知工程、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物聯網工程、人工智能
商學院 會計、工商管理、市場營銷、金融與統計、國際經濟與貿易、經濟
管理科學與工程學院 工業工程、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物流工程、工程造價
能源與環境學院 能源與動力工程、環境工程、環保設備工程、新能源與科學工程
數理科學與工程學院 光電工程、應用數學、微電子、數據科學
外國語學院 語言學、翻譯、商務英語
公共管理與法學院 行政管理、公共事業管理、勞動與社會保障、法學

研究機構

至2022年,安徽工業大學已經建立了省部級以上科研平台26個[1]

研究單位名稱 網頁
馬鞍山大學科技園
冶金工程與資源綜合利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冶金工程與資源綜合利用安徽省重點實驗室
治理與運營研究中心
現代分析測試中心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管理研究中心
分子工程與應用化學研究所
現代表界面工程研究中心
冶金資源潔淨高效利用省級協同創新中心
生物化工研究中心
生物膜法水質淨化及利用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安徽創新驅動發展研究院
先進金屬材料綠色製備與表面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煤清潔轉化與高值化利用安徽省重點實驗室
特種重載機械人安徽省重點實驗室

校友

  • 艾寶俊:工業統計和會計進修,曾任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長。
  • 王萬賓:1969年畢業於冶金機械專業,曾任遼寧省委副書記,第十二屆全國人大民族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 胡文容:1985年畢業於化工系,現任重慶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
  • 李家新:1982年畢業,曾任安徽工業大學校長。

註釋

  1. 1.0 1.1 1.2 校史沿革. 安徽工業大學. [2014-08-01]. 
  2. 安徽省志(1996年),第458頁
  3. 3.0 3.1 安徽省志(1996年),第460頁
  4. 安徽省志(1996年),第494頁
  5. 安徽省志(1996年),第461頁
  6. 关于同意华东冶金学院和安徽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安徽工业大学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2000-10-24]. 經研究,教育部同意華東冶金學院和安徽商業高等專科學校合併組建一所新的多科性大學,校名為安徽工業大學,同時撤銷原兩校建制。 
  7. 教育部关于同意安徽工业大学工商学院转设为马鞍山学院的函.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2019-06-12 [2019-07-16]. 
  8. 吳衡. 汲取先进典型精神力量. 馬鞍山日報. [2022-09-06]. 
  9. 校训. 安徽工業大學. [2022-09-16]. 
  10. 我校正式启用校歌. 中國共產黨安徽工業大學委員會宣傳部. [2014-12-30]. 

參考資料

地方志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