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話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貴陽話
[kueɪ˨˦ iɑŋ˨˩ xua˨˦]
區域 中國 貴州省貴陽市
語系
官方地位
作為官方語言
管理機構
語言代碼
ISO 639-1zh
ISO 639-2chi (B)
zho (T)
ISO 639-3cmn
貴陽話對話樣本,攝於2017年。屬西南官話川黔片黔中小片

貴陽話(本地發音:kueɪ˨˦ iɑŋ˨˩ xua˨˦),指貴州省貴陽市的漢語方言。由於貴陽話新派變化較大,撮口呼完好,實際上應視為川黔片成渝小片的方言,因此本文介紹的貴陽話只指老貴陽話,即20世紀60年代左右的貴陽主流口音。

音韻

貴陽話與重慶話以及老派成都話音韻十分接近,只是沒有兒化音撮口呼,但是貴陽話在音韻底層上,卻與老派昆明話十分接近,雖然具有不分平翹舌、泥來母重新分佈等特點,但是元音舌位或演變趨勢與昆明話沒有兒化音撮口呼、不分an/ang、脫鼻、ei/ai/ao韻逐漸單化等特點相同。貴陽隨着三線建設發展,與川渝的交流越來越密切,再由於普通話的推行,新派貴陽話已經完全被覆蓋一層成渝小片方言特徵,與重慶話以及老派成都話音韻十分接近。新派發音中撮口呼完好,兒化音出現[1],與重慶話等成渝小片方言的差距越來越小。

聲母

貴陽話共有22個聲母(含零聲母[2]

雙唇 唇齒 齒後 齒齦 硬齶 軟齶 喉壁
塞音 不送氣 p
t
k
送氣


塞擦音 不送氣 ts

送氣 tsʰ
tɕʰ
鼻音 m
n
ŋ
邊音 l
[a]
擦音 f
s
ɕ
x
v
z
ʕ
零聲母 0
註:
  1. u相拼時帶有摩擦成份,實際發音為kʰfu
  2. ŋ有塞音成份,實際發音接近ŋɡ

韻母

貴陽話共有33個韻母[2]

開尾 元音尾 鼻音尾
開口呼 ɿ

[b]
a
o
e
ai
ei
au
əu
an
ən


齊齒呼 i
ia
io
ie
iai
iau
iəu
iu
ien
in
iɑŋ
ioŋ
合口呼 u
ua
ue
uai
uei
uan
uən
uɑŋ
註:
  1. iui唇略圓,u為主要元音,中間沒有別的元音。
  2. əu舌根音後往往會變成iəu,無音位對立意義,統一寫作əu
  3. iai為解放初期本地一些讀書人中所流傳的文讀音,至今仍存在於部分老年人口音中。

聲調

貴陽話同其它川黔片方言一樣,擁有4個聲調,古入聲字歸入陽平,調值上也擁有川黔片內部調值高度一致的特點[3],下面是運用現代實驗語音學測量的調值[4]

調類 調值 例字
陰平 45 高開三飛安
陽平 21 棉拿田液立
上聲 43 古手馬買有
去聲 24 對是面電大

變調

部分本地傳統詞彙(疊詞為主)容易發生以下變調: 1. 兩個陽平連讀,後字變陰平。 2. 兩個去聲連讀,前字變陽平。 3. 北京話中的輕聲字,在貴陽通常讀陰平。

詞彙

貴陽除了和川黔片西南官話擁有很多共通詞彙,也有很多自己的獨特詞彙:如貴陽形容拾荒者,常寫作「拿抓」的詞,即保留的不見於貴州北部的古代巴蜀語詞彙「藞苴」(音la˨˩ ʦua˥,見於黃庭堅《山谷集·別集》等)。

新派語音變異

由於推廣普通話政策的開展,以及貴州省內各地區的互相交流往來,新派貴陽話相比老派貴陽話已經出現了很大的語音變異[1],其中最明顯的是撮口呼出現,以下是一些變異情況:

新派貴陽口音常見變異[1]
s
tsʰ
交換
例字 k
讀為
例字
原讀 sən2 sən2 sun2 sən1 t͡sɿ1 tsʰən1 原讀 kai1 kai1 kai3 kai4 kai4 ko2
新派 tsʰən2 tsʰən2 tsʰun2 sən1 sɿ1 sən1 新派 tɕie1 tɕie1 tɕie3 tɕie4 tɕie4 tɕyo2
n
聲母
丟失
例字 ŋ
聲母
丟失
例字
原讀 nien1 nien2 nien4 niɑŋ3 ni2 nie2 原讀 ŋan1 ŋai4 ŋo3 ŋa1 ŋəu3 ŋən4
新派 ien2 ien2 ien4 iɑŋ3 i2 ie2 新派 an1 ai4 o3 ia4 əu3 in4
tɕ或ɕ
讀為
ts或s
例字 f
變為
x
例字
原讀 tɕiu2 tɕʰiu2 ɕiu2 ɕiu2 tɕiu2 ɕiu2 原讀 fu1 fu2 fu3 fu4 fu1 fu2
新派 tsu2 tsu2 su2 su2 tsu2 su4 新派 xu1 xu2 xu3 xu4 xu1 xu2
x
讀為
ɕ
例字 其他
聲母
改變
例字
原讀 xai2 xi1 xa4 xaŋ4 原讀 la1 xa3 t͡ɕʰiɑŋ4 tsɿ4 pʰi3 ti4
新派 ɕie2 ɕi1 ɕia4 ɕiɑŋ4 新派 ta1 sa3 ɕiɑŋ4 tsʰɿ4 pi3 tʰi4
io
變為
ye
例字 ən
讀為
uən
例字
原讀 tɕio2 io2 tɕʰio2 lio2 ɕyo2 tɕʰyo2 原讀 sən3 tsʰən2 tsʰən4 tʰən2 tən4 tʰən1
新派 tɕye2 ye2 tɕʰye2 lye2 ɕye2 tɕʰye2 新派 suən3 tsʰuən2 tsʰuən4 tʰuən2 tuən4 tʰuən1
iuŋ
變為
例字 撮口呼
y
出現
例字
原讀 iuŋ2 iuŋ2 iuŋ2 iuŋ2 iuŋ2 iuŋ2 原讀 t͡ɕi4 ɕie1 ɕie2 tɕin1 tɕien4 tɕiu2
新派 zuŋ2 zuŋ2 zuŋ2 zuŋ2 zuŋ2 zuŋ2 新派 tɕy4 ɕye1 ɕye2 tɕyn1 tɕyen4 tɕy2

註釋

  1. l開口時是l,但有n的色彩,齊齒一般是n,當地人完全不能分辨,現統一標作l表示。
  2. 更老派的貴陽話不存在此音,發作e。

參考文獻

  1. 1.0 1.1 1.2 ,陳冬梅,《貴陽方言的語音變異分析》,貴州師範學院學報,第29卷第1期,2013年1月
  2. 2.0 2.1 (1981年第2期),《貴陽方言的語音系統》,122頁
  3. (1981年第2期),《貴陽方言的語音系統》,第123頁
  4. 張余,《貴陽市區方言研究》,貴陽市委黨校學報,2009年8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