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莊市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现处于台湾繁体模式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棗莊市
地級市
棗莊市地圖
棗莊市地圖
國家 中國
山東省
設立1961年9月
語源因境內種植許多棗樹而得名
政府駐地薛城區
下級行政區5市轄區、1縣級市
政府
 • 市委書記張宏偉(女)
 • 人大常委會主任張宏偉(女)
 • 市長翟軍
 • 政協主席張兵
面積
 • 地級市4,564 平方公里(1,762 平方英里)
 • 市區3,068 平方公里(1,185 平方英里)
面積排名全省第16位(佔全山東省2.89%)
最高海拔624.2 公尺(2,047.9 英尺)
人口(2018)
 • 地級市422.56萬人
 • 排名全省第12位(佔全山東省4.20%)
 • 密度849.8人/平方公里(2,201人/平方英里)
 • 市區100萬人
 • 城鎮(2018)231.24萬人
語言
 • 官方語言普通話
 • 母語方言中原官話鄭曹片蔡魯片
時區北京時間UTC+8
郵政編碼277000
電話區號632
ISO 3166碼CN
車輛號牌魯D
氣候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
行政區劃代碼370400
舊稱嶧縣
國內生產毛額(2018)¥2,402.38億(全省第15位,佔全山東省3.10%)
338.64億美元匯率
人均¥61226(全省第11位
8,630.54美元(匯率)
HDI0.781
網站http://www.zaozhuang.gov.cn
本表面積、人口、經濟數據參考《山東統計年鑑-2019》

棗莊市,簡稱,古稱嶧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山東省下轄的地級市,位於山東省南部。市境東接臨沂市,北、西兩面鄰濟寧市,南界江蘇省徐州市。地處黃淮平原腹地,山東丘陵西南邊緣,西瀕微山湖。東北部為丘陵,西部、南部是湖退區平原和交接窪地。主要河流有京杭運河伊家河薛河城河北沙河界河等。全市總面積4,564平方公里,人口422.56萬,市人民政府駐薛城區。棗莊歷史悠久,曾誕生過滕國薛國邾國小邾國郳國鄫國蔇國偪陽國等歷史國家都城。

釋名

棗莊地名,最早是由華德中興煤礦公司在民國元年(1912年)正式施行的《中興公司章程》中正式使用,其中說明:「本公司總礦在嶧縣城北棗莊」,在此之後棗莊地名才開始在社會上逐漸出名[1]

歷史

史前文明

棗莊最早的文明最早可以追溯的是7300年前的北辛文化遺址,考古發現早在新石器時代境內就有人類繁衍生息。原始社會末期的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遺址,全市發現20多處,進一步證明棗莊地區的人類活動具有悠久的歷史[2]

古代歷史

夏朝時南部為鄫國,北和西北為滕國和薛國。早在秦朝時就置嶧縣,南北朝時期為蘭陵郡金朝時期變為嶧州。後又降級為縣。

近代歷史

中華民國期間北部屬於滕縣,南部屬於嶧縣。1878年,中興煤礦公司成立,礦廠位於山東嶧縣北部的棗莊鎮(今天棗莊市市中區)。

文化大革命」期間(1966年—1976年),1967年棗莊發生反黨叛亂反革命事件(又稱棗莊「七·二五」、「七·二六」武鬥事件),據官方數據,私設監獄共500多處,共有10萬6百59人遭到毒打,打傷後留有後遺症者2425人、致殘692人、被打死逼死至少94人。[3][4][5][6]

地理

棗莊地處山東省西南部,位於山東、江蘇、安徽三省的交界地帶。地跨東經116°48′—117°49′,北緯34°27′—35°19′。東與臨沂市平邑縣、費縣和蒼山縣接壤,南與江蘇省銅山縣、邳州市為鄰,西、北兩面分別與濟寧市微山縣和鄒城市毗連。東西寬56公里,南北長96公里,總面積4563平方公里,占全省總面積的2.97%。屬於溫帶季風氣候,冬季寒冷乾燥,夏季高溫多雨。

1981–2010年間棗莊市市中區的平均氣象數據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平均高溫 °C(°F) 5.1
(41.2)
8.1
(46.6)
13.6
(56.5)
21.0
(69.8)
26.4
(79.5)
30.4
(86.7)
31.2
(88.2)
30.4
(86.7)
27.0
(80.6)
21.6
(70.9)
13.9
(57.0)
7.2
(45.0)
19.7
(67.4)
日均氣溫 °C(°F) 0.1
(32.2)
2.8
(37.0)
8.0
(46.4)
15.1
(59.2)
20.7
(69.3)
24.9
(76.8)
26.8
(80.2)
26.1
(79.0)
22.0
(71.6)
16.1
(61.0)
8.5
(47.3)
2.1
(35.8)
14.4
(58.0)
平均低溫 °C(°F) −3.8
(25.2)
−1.4
(29.5)
3.1
(37.6)
9.6
(49.3)
15.2
(59.4)
20.0
(68.0)
23.3
(73.9)
22.5
(72.5)
17.7
(63.9)
11.4
(52.5)
4.2
(39.6)
−1.9
(28.6)
10.0
(50.0)
平均降水量 mm(英寸) 12.2
(0.48)
15.4
(0.61)
22.6
(0.89)
38.3
(1.51)
69.3
(2.73)
107.8
(4.24)
234.9
(9.25)
179.0
(7.05)
69.1
(2.72)
36.9
(1.45)
23.3
(0.92)
11.4
(0.45)
820.2
(32.3)
平均相對濕度(%) 61 59 57 58 62 65 79 80 71 66 65 63 66
資料來源:中國氣象數據網

政治

現任領導

棗莊市四大機構現任領導人
機構
中國共產黨
棗莊市委員會
書記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
棗莊市人民代表大會
常務委員會
主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
棗莊市人民政府
市長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棗莊市委員會
主席
姓名 張宏偉 翟軍 張兵[7]
民族 漢族 漢族 漢族
籍貫 山東省梁山縣 山東省平陰縣 山東省日照市
出生日期 1972年6月(51-52歲) 1969年5月(55歲) 1969年3月(55歲)
就任日期 2023年5月 2023年5月 2023年5月 2022年02月

歷任領導

行政區劃

棗莊市現轄5個市轄區,代管1個縣級市

棗莊市行政區劃圖
Template:棗莊市行政區劃圖
區劃代碼[8] 區劃名稱 漢語拼音 面積[注 1][9]
(平方公里)
常住人口[注 2][10]
(2020年普查)
政府駐地 郵政編碼 鄉級行政區劃[11]
街道辦事處
370400 棗莊市 Zǎozhuāng Shì 4,563.53 3,855,601 薛城區 277001 19 45
370402 市中區 Shìzhōng Qū 373.86 613,015 龍山路街道 277101 6 5
370403 薛城區 Xuēchéng Qū 506.50 593,590 臨城街道 277000 5 4
370404 嶧城區 Yìchéng Qū 636.80 362,524 壇山街道 277300 2 5
370405 台儿庄區 Tái'érzhuāng Qū 531.79 305,102 運河街道 277400 1 5
370406 山亭區 Shāntíng Qū 1,019.43 406,722 山城街道 277200 1 9
370481 滕州市 Téngzhōu Shì 1,495.14 1,574,648 北辛街道 277500 4 17
註:薛城區數字包含棗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所轄3街道。

區劃沿革

1961年9月12日棗莊建制為地級省直轄市,轄齊村、台儿庄、嶧城、薛城4個區及棗莊鎮,56處人民公社。1976年7月12日,設立市中區,將齊村區所轄部分劃歸市中區。滕縣於1978年劃歸棗莊市。 1983年11月齊村區改為山亭區。至1985年,全市轄5區1縣,5個街道辦事處,53個鄉,32個鎮。1988年5月,滕縣改為滕州市(縣級)。

2001年3月,棗莊市行政區劃作出重大調整,共減少鄉鎮30個,減少比例為33%。全市共設14個街道,42個鎮,5個鄉。

2003年轄市中、薛城、山亭、嶧城、台儿庄5區和滕州市,共設16個街道、44個鎮、2個鄉、253個居委會、2214個行政村。

2006年轄6個區(市),64個鄉鎮、街道辦事處(鄉3個、鎮44個、街道17個),2481個行政村(居委會)。

2007年轄6個區(市),64個鄉鎮、街道辦事處,2104個行政村。

2012年轄市中區、薛城區、嶧城區、台儿庄區、山亭區、滕州市等6個區(市),設18個街道、44個鎮、2個鄉。[12]


棗莊新城區包括(薛城區,高新區)與東部的(市中區,嶧城區)共同形成棗莊的「中心城區」,新城區就是棗莊的經濟、文化、交通中心。

人口

根據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為372.93萬人[13],同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10年共增加了18.27萬人。其中,男性為194.40萬人,占總人口的52.13%;女性為178.53萬人,占總人口的47.87%,總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為108.89。0-14歲的人口為60.94萬人,占16.34%;15-64歲的人口為276.86萬人,占74.24%;65歲及以上的人口為35.12萬人,占9.42%。

交通

鐵路

京滬鐵路京滬高鐵縱貫南北,棗臨鐵路連接京滬鐵路和兗石鐵路,提供棗莊東部出海通道。目前擁有棗莊站滕州東站2座高鐵站,棗莊西站棗莊東站滕州站3座普通客運火車。

公路

G3 京台高速由北到南,並與S38 嵐菏高速在薛城區南部連接、 104國道 206國道南北走向。

航空

棗莊北距濟南機場200餘公里,南距徐州機場60公里,距臨沂機場濟寧機場大約100公里左右。

水上交通

京杭大運河穿過市區南部,棗莊港等配套基礎設施改造擴建已經初見規模,在棗莊地區擁有5大港口,吞吐量逐年上升,由鐵路、公路、航運交織的運輸網可連通全國各地。毗鄰隴海鐵路和日照港、日照嵐山港、青島港、連雲港四大出海口。

BRT快速公交

2010年8月1日,棗莊建設的「BRT城市快速公交」投入運營,是山東省繼濟南之後第二個擁有BRT的城市。截止到2016年7月1日,棗莊BRT線路共有主線8條(B1、B2、B3、B4、B5、B10、T1、T2),換乘線3條(15路、25路、35路),為國內BRT運營里程之首。

BRT線路信息表[14]

線路 起點 運營時間 終點 運營時間 票價
T1 客運換乘中心 5:50-21:00 京滬高鐵棗莊站 6:00-22:55 2元
T2 客運換乘中心 6:20-17:10 棗莊西站 7:20-18:10 2元
B1 客運換乘中心 5:25-20:40 棗莊西站 5:20-20:30 2元
B2 客運換乘中心 6:00-24:00 台儿庄古城 6:00-24:00 3元
B3 山亭汽車站 6:30-19:00 復元五路換乘站 6:20-19:00 2元
B4 聯通換乘中心 6:00-19:50 嶧城汽車站 6:30-20:15 2元
B5 棗莊西站 6:10-18:30 陶莊換乘站 6:10-18:46 2元
B10 京滬高鐵棗莊站 7:20-21:30 台儿庄古城 5:40-20:30 5元

經濟

2008年GDP1092.8億元[15],2010年1362.04億,2011年1561.68億[16]

棗莊的中興煤礦是中國近代最早完全由中國人自辦的民族資本獨立經營的大型煤礦,是舊中國唯一由民族資本經營的最大私營煤礦,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家股份制企業、第一家機械化採煤企業、近代最大的民族資本企業、唯一一家由兩任民國總統(徐世昌、黎元洪)任董事長、民國總理(周自齊、朱桂辛)任財務總監的企業(現址為華德中興煤礦公司)。

教育

旅遊資源

棗莊北邊是以兩座國家森林公園和地質公園(抱犢崮國家森林公園熊耳山國家地質公園)為主的旅遊景區。南邊是以台儿庄古城為主的旅遊景區。西邊是京杭大運河的源頭碧波蕩漾的微山湖南四湖)。此外,在市中區有棗莊東湖公園和溫泉小鎮,在嶧城區有棗莊冠世榴園生態文化旅遊區。

境內古蹟眾多,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中陳郝窯址、偪陽故城、薛城遺址、北辛遺址、台儿庄大戰舊址,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參見棗莊市境內的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列表

景區等級 景區名稱 地址
國家AAAAA級景區 台儿庄古城 台儿庄區華興路東段
國家AAAA級景區 抱犢崮國家森林公園 山亭區
翼雲石頭部落旅遊度假區 山亭區
熊耳山國家地質公園 山亭區
月亮灣濕地公園 山亭區
漢諾莊園 山亭區
台儿庄大戰紀念館 台儿庄
台儿庄運河國家濕地公園 台儿庄
微山湖濕地紅荷風景區 滕州市
滕州盈泰生態溫泉度假村 滕州市
冠世榴園生態文化旅遊區 嶧城區
仙壇山溫泉小鎮 市中區
東湖公園 市中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名人

國際友好城市

注釋

  1. 土地面積為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結果數據。
  2. 常住人口為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

參考文獻

  1. 於良 (編). 百年中兴. 北京: 現代教育出版社. 2013-07: 12. ISBN 9787510619663. 
  2. 棗莊市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 枣庄市志. 北京: 中華書局. 1993. ISBN 9787101010589. 
  3. 枣庄市人民政府官方网站-卷二 大事记 (1840-1985). 棗莊市人民政府. [2020-01-08]. 
  4. 文革中枣庄市的夺权及革委会的成立. 棗莊黨史網. [2020-01-08]. 
  5. 枣庄文革“七二五”事件始末. 中國期刊網. [2020-01-08] (中文). 
  6. 主編, 徐志高. 文革史稿:文革史料彙编 (3):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下). 世界華語出版社. 2016-05-16. ISBN 978-1-940266-15-2 (繁體中文(中國台灣)). 
  7. 市政协十一届十二次主席会议召开. 棗莊政協.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县以上行政区划代码.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 2019-11. 
  9. 《枣庄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完善方案》 (PDF). 棗莊市國土資源局. [2018-01-26]. 
  10. 枣庄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 (PDF). 棗莊市人民政府. 
  11.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镇行政区划简册2018》. 中國社會出版社. 2018年10月. ISBN 978-7-5087-5594-6. 
  12. 棗莊政務網-行政區劃
  13. 棗莊市統計局. 《枣庄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14. 棗莊公交信息網
  15. 棗莊GDP與蘇北魯南比較
  16. 棗莊市201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