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君主列表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中国君主列表上古时代第一位中国国家的国君黄帝开始列起。在4000多年的中国君主制历史上,中国君主拥有诸多头衔,其中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皇帝」成为中国君主的主要称号。唐朝元朝清朝时期,中国皇帝又增加了一系列的头衔,包括「天可汗」和「蒙古大汗」。一直到1912年《宣統帝退位詔書》的颁布,中国的君主制才彻底结束,中国历代君主的统治才告终结。以下按照朝代不同列舉中国君主,也可以參見下表。

傳說時代

中国太古、上古时代君主
君主稱號 别名
盘古氏 混沌氏[1]
成鸠氏 天皇氏
矩灵氏 地皇氏
居方氏 人皇氏
提挺氏 皇神氏
通姓氏 皇覃氏、离光氏
有巢氏 巢皇氏
燧人氏 燧皇氏
伏羲氏時期君主
君主稱號 别名
伏羲氏 天皇氏、太昊氏
女媧氏
容成氏
大庭氏
柏皇氏
中央氏
栗陸氏
驪連氏
赫胥氏
尊盧氏
混沌氏
皞英氏
後有巢氏
朱襄氏
葛天氏
陰康氏
無懷氏
神農氏時期君主
君主稱號 别名
炎帝石年 地皇氏
炎帝臨魁
炎帝承
炎帝明
炎帝直
炎帝釐 厘、来
炎帝哀
炎帝克
炎帝榆罔
五帝時期
君主稱號 名或别名
黄帝有熊氏 人皇氏、轩辕、帝鸿
少昊金天氏 玄嚣
颛顼高阳氏
帝喾高辛氏
帝挚青陽氏
帝尧陶唐氏 放勋
帝舜有虞氏 重华
九黎系统
君主稱號或另名
蚩尤坂泉氏
中国君主列表
传说時代
西周
东周 春秋
戰國

西楚
西汉

玄漢
东汉
三国 曹魏 蜀汉 孙吴
西晋
东晋
桓楚
十六国



北魏

侯汉
西梁
西魏 东魏
北周 北齐

武周
五代十国
西辽
党项
西夏
北宋
南宋
大蒙古國

北元

南明
後金

夏商時代

夏朝

夏朝(约前21世纪─约前16世纪)
先夏时期(约前21世纪─前1990年)
别名 在位时期 在位年数 都城

[注 2]
鮌、白马[参 4]
伯鲧)
不详[注 3] 9载
[注 3]
大夏
大禹、戎禹[参 6]、高密、文命
(夏禹[参 7]、帝禹、崇伯禹、夏伯禹)
[注 4]前2029年壬申—前1993年 37载
[注 5]
[注 6]
高密
夏后氏(前1989年─前1916年)
大禹、戎禹[参 6]、高密、文命
(夏禹[参 7]、帝禹、夏后禹)
[注 7]前1989年壬子—前1982年 8载
[注 5]
[注 6]
阳城
阳翟
[注 8]
(夏启、夏后启、夏后开)
[注 9]前1978年癸亥—前1963年 16载
[注 10]

[注 11]
太康[注 11] [注 12]前1958年癸未—前1955年 4载
[注 13]
斟鄩

[注 11]
[注 14]
中康仲康、仲盧[参 11][注 11] [注 15]前1952年己丑—前1946年 7载
[注 16]

[注 17]
相安[参 11] [注 18]前1943年戊戌—前1916年 28载
[注 19]
帝丘
“无王”时期(前1915年─前1876年)
羿
[注 20]
后羿 未称后[注 21] 8载
[注 21]
[注 22]
穷石
寒浞
[注 23]
浞、韩浞[参 11] 前1915年丙寅─前1876年 40载
[注 21]
夏后氏(前1875年─前1559年)

[注 11]
[注 24]
少康[注 11][注 25] 前1875年丙午—前1855年 21载
[注 26]
帝丘

[注 27]
、宁、佇、宇、相曼、輿、季杼[参 11] [注 28]前1852年己巳—前1836年 17载
[注 29]
老丘
、方、祖武、芬發[参 11] [注 30]前1833年戊子—前1790年 44载
[注 31]
、和[参 11] 前1789年壬申—前1732年 58载
[注 32]
[参 11] [注 33]前1730年辛未—前1706年 25载
[注 34]
不降
[注 35]
[注 35][参 13]、江成[参 11] [注 36]前1702年己亥—前1644年 59载
[注 37]

[注 38]
喬、扁、高陽[参 11] 前1643年戊戌—前1626年 18载
[注 39]

[注 40]
胤甲、廣、頊、董江、廛、𦙍甲[参 11] [注 41]前1622年己未—前1615年 8载
[注 42]
西河
孔甲
[注 43]
[注 44]
孔甲[注 43] [注 45]前1612年乙巳—前1604年 9载
[注 46]
、孔皋、簡昊[参 11] [注 47]前1601年庚辰—前1599年 3载
[注 48]
、敬發、發惠[参 11] [注 49]前1596年乙酉—前1590年 7载
[注 50]
履癸 、癸
(夏桀)
前1589年壬辰—前1559年 31载
[注 51]
斟鄩
河南
【注】结合古今本《竹書紀年》体系推算,由于年代久远,记录匮乏,各家推算不一,本表年代仅供参考。

商朝

庙号 谥号 史記祭名 殷墟名 在位时间
1 太祖 武王 成湯 天乙 約前1575~約前1546
追封 太丁 大丁 未即位
2 外丙 卜丙 約前1546~約前1544
3 仲壬 約前1544~約前1540
4 太宗 太甲 大甲 約前1540~約前1528
5 沃丁 約前1528~約前1509
6 太庚 大庚 約前1509~約前1504
7 小甲 約前1504~約前1487
8 雍己 約前1487~約前1413
9 中宗 太戊 大戊 約前1412~約前1401
10 仲丁 中丁 約前1400~約前1391
11 外壬 卜壬 約前1391~約前1381
12 河亶甲 戔甲 約前1381~約前1372
13 中宗 祖乙 且乙 約前1372~約前1353
14 祖辛 且辛 約前1353~約前1339
15 沃甲 羌甲 約前1339~約前1334
16 祖丁 且丁 約前1334~約前1325
17 南庚 約前1325~約前1319
18 陽甲 象甲 約前1319~約前1315
19 世祖 盤庚 般庚 約前1315~約前1287
20 小辛 約前1287~約前1284
21 小乙 約前1284~約前1274
22 高宗 武丁 約前1274~約前1215
追封 祖己 未即位
23 祖庚 且庚 約前1215~約前1204
24 世宗 祖甲 且甲 約前1204~約前1171
25 廩辛 約前1171~約前1167
26 庚丁 康丁 約前1167~約前1159
27 武乙 約前1159~約前1124
28 文丁 文丁 約前1124~約前1101
29 帝乙 約前1101~約前1075
30 纣王 帝辛 約前1075~約前1046
祿父 武庚 約前1046~約前1039

周朝

諡號 本名 统治时期
西周
追封 周文王 約前1110年—約前1061年
50年
1 周武王 前1060年[注 52]—約前1045年
16年
2 周成王 約前1044年—約前1008年
37年[注 53]
3 周康王 約前1007年—約前983年
25年
4 周昭王 約前982年—約前964年
19年
5 周穆王 滿 約前963年—約前909年
55年
6 周共王 繄扈 約前909年—約前900年
10年
7 周懿王 約前900年—約前876年
25年
8 周孝王 辟方 約前876年—約前870年
7年
9 周夷王 約前869年—約前858年
12年
10 周厲王 約前858年—約前841年
16年
共和 前841年-前828年(約13年)
11 周宣王 前828年-前782年(約46年)
12 周幽王 宮涅 前782年-前771年(約11年)
東周
春秋
1 周平王 宜臼 前771年-前720年(約51年)
并立 周携惠王 余臣 前771年-前760年/前750年
2 周桓王 前720年-前697年(約23年)
3 周莊王 前697年-前682年(約15年)
4 周僖王 胡齊 前682年-前677年(約5年)
5 周惠王 前677年-前675年(約2年)
篡位 王子颓 前675年-前673年(約2年)
5,得位 周惠王 前673年-前652年(約21年)
6 周襄王 前652年-前619年(約33年)
7 周頃王 壬臣 前619年-前613年(約6年)
8 周匡王 前613年-前607年(約6年)
9 周定王 前607年-前586年(約21年)
10 周簡王 前586年-前572年(約14年)
11 周靈王 泄心 前572年-前545年(約27年)
12 周景王 前545年-前520年(約25年)
13 周悼王 前520年
14 周敬王 前520年-前476年(約44年)
戰國
15 周元王 前476年-前469年(約7年)
16 周貞定王 前469年-前441年(約28年)
17 周哀王 去疾 前441年
18 周思王 前441年
19 周考哲王 前441年-前426年(約15年)
20 周威烈王 前426年-前402年(約24年)
21 周元安王 前402年-前376年(約26年)
22 周夷烈王 前376年-前369年(約7年)
23 周顯聖王 前369年-前321年(約48年)
24 周慎靚王 前321年-前315年(約6年)
25 周赧王 前315年-前256年(約59年)

東周又可細分為春秋戰國兩時代:《史記》分前476年之前為春秋,之後為戰國。)

尊號/谥号 本名 统治时间 陵寝
秦纪元始

(秦灭东周)

1 昭襄王 前306年-前251年
(在位56年)
芷陵
2 孝文王 前250年
(在位三天)
寿陵
3 庄襄王 子楚 前250年-前247年
(在位3年)
芷阳
秦朝
追尊 太上皇 子楚 前250年-前247年
(在位三年)
芷阳
1 始皇帝 前247年-前221年(秦王)
前221年-前210年(皇帝)
(總在位時間37年)
秦始皇陵
2 二世皇帝 胡亥 前210年-前207年
(約三年)
胡亥墓
3 秦王 子婴 前207年-前206年

尊號 本名 统治时间
張楚
1 张楚隐王 陈胜 前209年—前208年
2 张楚假王 吴广 前209年
3 楚王 襄彊 前209年
4 楚假王 景驹 前208年
後楚
1 怀王/义帝 熊心 前208年-前206年
西楚
1 西楚霸王 項羽 前206年-前202年

漢朝

庙号 谥号 姓名 年號 统治时间
西漢
追封 始祖 太上皇帝 劉煓
1 太祖 高皇帝 劉邦 前206年-前195年
2 孝惠皇帝 劉盈 前195年-前188年
3 前少帝 劉恭 前188年-前184年
4 后少帝 劉弘 前184年-前180年
5 太宗 孝文皇帝 劉恆 後元 前180年-前157年
6 孝景皇帝 劉啟 中元 後元 前157年-前141年
7 世宗 孝武皇帝 劉徹 建元 元光 元朔 元狩 元鼎 元封 太初 天漢 太始 征和 後元 前141年-前87年
8 孝昭皇帝 劉弗陵 始元 元鳳 元平 前87年-前74年
9 昌邑王 劉賀 元平 前74年
10 中宗 孝宣皇帝 劉詢 本始 地節 元康 神爵 五鳳 甘露 黃龍 前74年-前49年
11 高宗 孝元皇帝 劉奭 初元 永光 建昭 竟寧 前49年-前33年
12 統宗 孝成皇帝 劉驁 建始 河平 陽朔 鴻嘉 永始 元延 綏和 前33年-前7年
13 孝哀皇帝 劉欣 建平 太初元將 元壽 前7年-前1年
14 元宗 孝平皇帝 劉衎 元始 前1年-6年
15 孺子嬰 劉嬰 居攝 初始 6年-8年
1 王莽 始建國 天鳳 地皇 9年-23年
玄漢
1 淮阳王 劉玄 更始 23年-25年
赤眉汉
1 建世帝 刘盆子 建世 25年-27年
東漢
1 世祖 光武皇帝 劉秀 建武 建武中元 25年-57年
2 顯宗 孝明皇帝 劉莊 永平 57年-75年
3 肅宗 孝章皇帝 劉炟 建初 元和 章和 75年-88年
4 穆宗 孝和皇帝 劉肇 永元 元興 88年-105年
5 孝殤皇帝 劉隆 延平 105年-106年
6 恭宗 孝安皇帝 劉祜 永初 元初 永寧 建光 延光 106年-125年
7 北乡侯 劉懿 延光 125年
8 敬宗 孝順皇帝 劉保 永建 陽嘉 永和 漢安 建康 125年-144年
9 孝沖皇帝 劉炳 永嘉 144年-145年
10 孝質皇帝 劉纘 本初 145年-146年
11 威宗 孝桓皇帝 劉志 建和 和平 元嘉 永興 永壽 延熹 永康 146年-167年
12 孝靈皇帝 劉宏 建寧 熹平 光和 中平 167年-189年
13 弘農懷王 劉辯 光熹 昭寧 永漢 189年
14 孝獻皇帝 劉協 中平 初平 興平 建安 延康 189年-220年

三國時代

曹魏

庙号 谥号 姓名 年號 统治时间
追封 高皇帝 曹騰
追封 太皇帝 曹嵩
追封 太祖 武皇帝 曹操
1 高祖 文皇帝 曹丕 黃初 220年-226年
2 烈祖 明皇帝 曹叡 太和 青龍 景初 226年-239年
3 (邵陵厉公)
(齐王)
曹芳 正始 嘉平 239年-254年
4 (高貴鄉公) 曹髦 正元 甘露 254年-260年
5 元皇帝 曹奐 景元 咸熙 260年-266年

蜀漢

庙号 谥号 姓名 年號 统治时间
1 烈祖 昭烈皇帝 劉備 章武 221年-223年
2 孝懷皇帝 劉禪 建興 延熙 景耀 炎興 223年-263年

孫吳

庙号 谥号 姓名 年號 统治时间
追封 始祖 武烈皇帝 孫堅
追封 (長沙桓王) 孫策
1 太祖 大皇帝 孫權 黃武 黃龍 嘉禾 赤烏 太元 神鳳 222年-252年
2 (少帝) 孫亮 建興 五鳳 太平 252年-258年
3 景皇帝 孫休 永安 258年-264年
追封 文皇帝 孫和
4 (末帝) 孫皓 元興 甘露 寶鼎 建衡 鳳凰 天冊 天璽 天紀 264年-280年

燕国

庙号 谥号 姓名 年號 统治时间
1 (燕王) 公孫淵 绍汉 237年—238年

晉朝

庙号 谥号 姓名 年號 统治时间
西晉
追封 高祖 宣皇帝 司馬懿
追封 世宗 景皇帝 司馬師
追封 太祖 文皇帝 司馬昭
1 世祖 武皇帝 司馬炎 泰始 咸寧 太康 太熙 265年-290年
2 孝惠皇帝 司馬衷 永平 元康 永康 永寧 太安 永安 建武 永興 光熙 290年-307年
3 司马伦 建始 301年
4 孝懷皇帝 司馬熾 永嘉 307年-313年
5 孝愍皇帝 司馬業 建興 313年-316年
東晉
1 中宗 元皇帝 司馬睿 建武 太興 永昌 317年-323年
2 肃祖 明皇帝 司馬紹 太寧 323年-325年
3 顯宗 成皇帝 司馬衍 咸和 咸康 325年-342年
4 康皇帝 司馬岳 建元 342年-344年
5 孝宗 穆皇帝 司馬聃 永和 昇平 344年-361年
6 哀皇帝 司馬丕 隆和 興寧 361年-365年
7 (海西公) 司馬奕 太和 365年-371年
8 太宗 簡文皇帝 司馬昱 咸安 371年-372年
9 烈宗 孝武皇帝 司馬曜 寧康 太元 372年-396年
10 安皇帝 司馬德宗 隆安 元興 義熙 396年-418年
11 恭皇帝 司馬德文 元熙 419年-420年

五胡十六國

成漢

庙号 谥号 姓名 年號 统治时间
追封 巴郡桓公 李虎
追封 隴西襄王 李慕
追封 始祖 成都景王
成景帝
李特 建初
1 太宗 武皇帝 李雄 建兴 玉衡 晏平 304年-334年
2 哀皇帝 李班 玉衡 304年
3 邛都縣幽公 李期 玉恒 335年-338年
追封 汉献王
献皇帝
李驤
4 中宗 昭文皇帝 李寿 汉兴 338年=343年
5 李势 太和 嘉宁 343年-347年

漢趙

庙号 谥号 姓名 年號 统治时间
1 高祖
太祖
光文皇帝 劉淵 元熙 元鳳 河瑞 304年-310年
2 劉和 河瑞 310年
3 烈宗 昭武皇帝 劉聰 光興 嘉平 建元 麟嘉 310年-318年
4 隱皇帝 劉粲 漢昌 318年
靳漢
5 靳准 318年
6 劉曜 光初 318年-319年

劉曜改國號曰趙
追封 景皇帝 劉亮
追封 獻皇帝 劉廣
追封 懿皇帝 劉防
追封 宣成皇帝 名失考
6 劉曜 光初 319年-328年
7 劉熙 光初 329年
未稱帝

后赵

庙号 谥号 姓名 年號 统治时间
追封 宣皇帝
宣王
石邪
追封 世宗 元皇帝 石周曷朱
1 高祖 明皇帝 石勒 建平 319年-333年
2 (海陽王) 石弘 建平 延熙 333年-334年
石虎篡位
追封 武皇帝 石㔨邪
追封 太宗 孝皇帝 石寇覓
3 太祖 武皇帝 石虎 延熙 建武 太寧 334年=349年
4 石世 太寧
(沿用)
349年
(僅33日)
5 石遵 太寧
(沿用)
349年
(僅183日)
6 石鑒 太寧 青龍 349年-350年
(僅103日)
7 石袛 永寧 350年-351年

前凉

庙号 谥号 姓名 年號 统治时间
1 太祖 武王
西平郡武公
張軌 301年-314年
2 高祖 昭王
西平郡元公
張寔 314年-320年
3 太宗 成王
成烈王
張茂 320年-324年
4 世祖 文王
西平郡忠成公
張駿 324年-346年
5 世宗 桓王
西平郡敬烈公
張重華 346年-353年
6 (涼寧候) 張曜靈 353年
張祚稱帝
7 威王 張祚 和平 353年-355年
張玄靚去帝號
8 西平郡敬悼公 張玄靚 355年-363年
9 西平郡悼公 張天錫 363年-376年
前涼亡后,原世子稱涼州牧
10 張大豫 鳳凰 386年-387年

前燕

庙号 谥号 姓名 年號 统治时间
追封 武宣皇帝
燕武宣王
慕容廆
追封 太祖 文明皇帝
燕文明王
慕容皝
1 烈祖 景明皇帝 慕容儁 元璽 光壽 348年-360年
2 幽皇帝 慕容暐 建熙 360年-370年

前秦

庙号 谥号 姓名 年號 统治时间
追封 太祖 惠武皇帝 苻洪
1 高祖 景明皇帝 苻健 皇始 351年-355年
2 越厲王 苻生 壽光 355年-357年
追封 文桓皇帝 苻雄
3 世祖 宣昭皇帝
文昭皇帝
壯烈天王
苻堅 永興 甘露 建元 357年-385年
4 哀平皇帝 苻丕 太安 385年-386年
5 太宗 高皇帝 苻登 太初 386年-394年
6 苻崇 延初 394年

后燕

庙号 谥号 姓名 年號 统治时间
1 世祖 成武皇帝 慕容垂 燕元 建興 384年-396年
2 烈宗 惠愍皇帝 慕容寶 永康 396年-398年
後燕宗室外戚相繼篡位
3 慕容詳 建始 397年
4 慕容麟 延平 397年
5 蘭汗 青龍 398年
惠愍皇帝之子繼位
6 中宗 昭武皇帝 慕容盛 建平 長樂
追封 獻莊皇帝
獻莊太子
慕容令
7 昭文皇帝 慕容熙 光始 建始

北燕

庙号 谥号 姓名 年號 统治时间
1 惠懿皇帝 高雲
賜姓慕容
正始 407年-409年
追封 元皇帝 馮和
追封 宣皇帝 馮安
2 太祖 文成皇帝 馮跋 太平 409年-430年
3 昭成皇帝 馮弘 太興 430年-436年

南燕

庙号 谥号 姓名 年號 统治时间
1 世宗 献武皇帝 慕容德 建平 398年-405年
追封 穆皇帝 慕容纳
2 慕容超 太上 405年-410年

后秦

庙号 谥号 姓名 年號 统治时间
追封 始祖 景元皇帝 姚弋仲
追封 魏武王 姚襄
姚苌自称萬年亲王
滅前秦後,稱帝
1 太祖 武昭皇帝 姚萇 白雀 建初 384年-394年
2 高祖 文桓皇帝 姚興 皇初 弘始 394年-416年
3 姚泓 永和 416年-417年

西秦

庙号 谥号 姓名 在世时间 年號 统治时间
隴西部
1 乞伏祐鄰 265年—?
2 乞伏結權
3 乞伏利那
4 乞伏祁埿
5 乞伏述延
6 乞伏傉大寒
7 乞伏司繁 ?—385年
西秦
1 烈祖 宣烈王 乞伏國仁 建義 385年—388年
2 高祖 武元王 乞伏乾歸 太初
更始
388年—400年
409年—412年
3 太祖 文昭王 乞伏熾磐 永康 建弘 412年—428年
4 乞伏暮末 永弘 428年—431年

庙号 谥号 姓名 在世时间 年號 统治时间
匈奴鐵弗
1 元皇帝 劉誥升爰
(劉訓兜)
272年—309年
2 景皇帝 劉烏路孤
(劉虎)
309年—341年
3 宣皇帝 劉務桓
(劉豹子)
341年—356年
4 劉閼陋頭
(劉閼頭)
356年—358年
5 劉悉勿祈 358年—359年
6 太祖 桓皇帝 劉衛辰 359年—391年
1 世祖 武烈皇帝 赫連勃勃 381年-425年 龍升 鳳翔 昌武 真興 407年—425年
2 赫連昌 ?—434年 承光 425年—428年
3 赫連定 ?—432年 勝光 428年—431年

后凉

庙号 谥号 姓名 在世时间 年號 统治时间
追封 始祖 呂望
追封 景昭王 呂婆樓
1 太祖 懿武皇帝 呂光 338年-399年 太安 麟嘉 龍飛 386年—399年
2 隱王 呂紹 ?-399年 龍飛 399年
3 靈皇帝 呂纂 ?-401年 咸寧 399年—401年
追封 文皇帝 呂寶 ?-392年
4 呂隆 ?-416年 神鼎 401年—403年

西凉

庙号 谥号 姓名 在世时间 年號 统治时间
追諡 景王 李弇
追諡 簡王 李昶
1 太祖 武昭王 李暠 351年-417年 庚子 建初 400年—417年
2 李歆 ?-420年 嘉興 417年—420年
3 李恂 ?-421年 永建 420年—421年

南凉

十六国南凉君主年号  编辑
肖像 庙号 谥号 名讳 在世时间 在位时间 年号及使用时间 陵寝
河西鲜卑早期首领
秃发匹孤 210年231年
秃发寿阗 231年252年
秃发树机能 252年279年
秃发务丸 279年-?
秃发推斤 ?-365年
秃发思复鞬 365年-?
后凉广武郡公秃发乌孤自立
烈祖 武威武王 秃发乌孤 ?-399年 397年398年
(西平王)
太初 397年399年
398年399年
(武威王)
河西康王 秃发利鹿孤 ?-402年 399年401年
(武威王)
建和 400年402年 西平陵
401年402年
(河西王)
凉景王 秃发傉檀 365年415年 402年404年
(凉王)
弘昌 402年404年
秃发傉檀称臣后秦,此后复称凉王
凉景王 秃发傉檀
西秦降封左南公)
365年415年 408年414年 嘉平 408年414年
秃发傉檀西秦,南凉亡

北凉

庙号 谥号 姓名 在世时间 年號 统治时间
1 段業 ?-401年 神璽 397年—401年
2 太祖 武宣王 沮渠蒙遜 368年-433年 永安 玄始 承玄 義和 401年—433年
3 哀王 沮渠牧犍 ?-447年 永和 433年—439年
4 沮渠無諱[2] ?-444年 承平 439年—444年
5 沮渠安周[2] ?-460年 承平 444年—460年
  1. 路史 (四庫全書本)/卷04 盤古氏亦曰渾敦氏
  2. 2.0 2.1 一般以沮渠牧犍出降為北涼滅亡以及北朝之開始,沮渠無諱及沮渠安周只被視為流亡政權,其政權被稱作高昌北涼、北涼高昌、沮渠高昌或前高昌

十六國外政權

冉魏

庙号 谥号 姓名 在世时间 年號 统治时间
追封 元皇帝 冉隆
追封 烈祖 高皇帝 冉瞻 299年?-328年
1 平皇帝 冉閔 ?-352年 永興 350年-352年
2 冉智 ?-354年 永興 352年

西燕

庙号 谥号 姓名 在世时间 年號 统治时间
1 肅宗 烈文皇帝 慕容泓 ?-384年 燕興 384年
2 高宗 威皇帝 慕容沖 359年-386年 更始 384年-386年
3 段隨 ?-386年 昌平 386年
4 慕容顗 ?-386年 建明 386年
5 文皇帝 慕容瑤 ?-386年 建平 386年
6 慕容忠 ?-386年 建武 386年
7 慕容永 ?-394年 中興 386年-394年

桓楚

桓楚君主年号  编辑
庙号 谥号 名讳 在世时间 在位时间 年号及使用时间 陵寝
桓楚皇帝
南郡宣武公
东晋孝武帝司马曜谥)
桓温 312年-373年
宣武皇帝
桓玄追谥)
武悼皇帝 桓玄 369年-404年 403年-404年 永始 403年-404年
桓楚领导者,未称帝
桓谦 ?-410年 403年-404年
桓振 ?-405年 405年
桓石綏 ?-405年 405年

代国

代国君主年号  编辑
肖像 庙号 谥号 名讳 在世时间 在位时间 年号及使用时间 陵寝
代王,追尊皇帝
穆皇帝
魏道武帝拓跋珪追谥)
拓跋猗卢 ?-316年 307年-316年(索头部鲜卑首领)
315年-316年(代王)


拓跋普根 316年 316年
拓跋普根之子
(拓跋普根遗腹子,出生后不久夭折)
316年 316年
平文皇帝
魏道武帝拓跋珪追谥)
拓跋鬱律 ?-321年 316年-321年
惠皇帝
魏道武帝拓跋珪追谥)
拓跋贺傉 ?-325年 321年-325年
炀皇帝
魏道武帝拓跋珪追谥)
拓跋纥那 325年-329年(第一次)
335年-337年(第二次)
烈皇帝
魏道武帝拓跋珪追谥)
拓跋翳槐 ?-338年 329年-335年(第一次)
337年-338年(第二次)


高祖 昭成皇帝
魏道武帝拓跋珪追谥)
拓跋什翼犍 320年-376年 338年-376年 建国 338年-376年
拓跋珪复代,后改称魏王,后称帝
太祖
魏明元帝拓跋嗣尊)
宣武皇帝
魏明元帝拓跋嗣谥)
拓跋珪 371年409年 386年398年(代王、魏王) 登国 386年396年 盛樂金陵
道武皇帝
魏明元帝拓跋嗣改谥)
皇始 396年398年
烈祖
(西魏文帝元宝炬追改庙号)
398年409年(北魏皇帝) 天兴 398年404年
天赐 404年409年

段部鮮卑

姓名 在位時间
段日陸眷(段就陸眷)
段乞珍
段務目塵(段務勿塵) 303年-310年
段就六眷(段疾陸眷) 310年-318年
段涉復辰 318年
段末波(段末杯、段末柸) 318年-325年
段牙 325年
段遼(段護遼) 325年-338年
段蘭(段鬱蘭) 343年-?
段龕
(後稱齊王)
?-356年
段勤
(後稱趙帝)
350年-352年

宇文部

姓名 在位時间
宇文普回
宇文莫那
數代以後
宇文莫槐 ?-293年
宇文普拨 293年-?
宇文丘不勤
宇文莫珪(宇文莫廆、宇文莫圭)
宇文逊昵延(宇文悉獨官)
宇文乞得龟 ?-333年
宇文逸豆归(宇文侯豆歸) 333年-344年或345年

譙蜀

姓名 在位時间
譙縱 405年-413年

仇池

谥号 姓名 统治时间
氐胡
1 楊騰 184年─210年
2 楊駒 210年─230年
3 楊千萬 230年─263年
4 楊飛龍 263年─296年
前仇池
1 楊茂搜 296年─317年
2 楊難敵 317年─335年
3 楊毅 335年─337年
4 楊初 337年─357年
5 楊國 357年
6 楊俊 357年─361年
7 楊世 361年─370年
8 楊統 370年
9 楊纂 370年─372年
後仇池
1 武王 楊定 386年─395年
2 惠文王 楊盛 395年─425年
3 孝昭王 楊玄 425年─429年
4 楊保宗 429年
5 楊難當 429年─444年
6 楊保熾 444年
武都
1 楊文德 447年─455年
2 楊元和 455年─466年
3 楊僧嗣 466年─473年
4 楊文度 473年─477年
武興
1 楊文弘 478年─479年
2 楊後起 479年─486年
3 楊集始 486年─503年
4 楊紹先 503年─533年
5 楊智慧 535年─545年
6 楊辟邪 545年─553年
陰平
1 楊廣香 477年─483年
2 楊炅 483年─495年
3 楊崇祖 495年─511年
4 楊孟孫 511年
5 楊定 511年─542年
6 楊太赤 542年─564年
7 楊法深 564年─580年

吐谷浑

参见:吐谷浑首领列表

称号 在位時間
河南王 慕容吐谷浑 285年—317年
河南王 吐延 317年—329年
吐谷渾王 葉延 329年—351年
吐谷渾王 碎奚 351年—371年
白蘭王 視連 371年—390年
吐谷渾王 視羆 390年—400年
單于 烏紇提 400年—405年
戊寅可汗
大單于
武王
樹洛干 405年—417年
白蘭王
威王
阿豺 417年—424年
惠王
隴西王
慕璝 424年—436年
河南王 慕利延 436年—452年
河南王
西平王
拾寅 452年—481年
河南王 度易侯 481年—490年
伏連籌 490年—540年
呵罗真 529年—530年[1]
佛輔 530年—534年[1]
可沓振 534年—540年[1]
可汗 夸吕 540年—591年
可汗 世伏 591年—597年
步薩缽可汗 伏允 597年—635年
趉胡呂烏甘豆可汗
大寧王
西平郡王
慕容顺 635年
乌地也拔勒豆可汗
河源郡王
诺曷钵 635年—663年

南北朝時代

南朝

劉宋

庙号 谥号 姓名 年號 统治时间
追封 孝皇帝 劉翹
1 高祖 武皇帝 劉裕 永初 420年-422年
2 (少帝) 劉義符 景平 423年
3 中宗
(後諡太祖)
景皇帝
(後諡文皇帝)
劉義隆 元嘉 424年-453年
篡位 劉劭 太初 453年
4 世祖 孝武皇帝 劉駿 孝建 大明 453年-464年
5 (前废帝) 劉子業 永光 景和 465年
6 太宗 明皇帝 劉彧 泰始 泰豫 465年-472年
7 (后废帝) 劉昱 元徽 472年-476年
8 順皇帝 劉準 昇明 476年-479年

南齊

庙号 谥号 姓名 年號 统治时间
追封 宣皇帝 蕭承之
1 太祖 高皇帝 蕭道成 建元 479年-482年
2 世祖 武皇帝 蕭賾 永明 482年-493年
追封 世宗 文皇帝 蕭長懋
3 (郁林王) 蕭昭業 隆昌 493年-494年
4 (海陵恭王) 蕭昭文 延興 494年
追封 景皇 蕭道生
5 高宗 明皇帝 蕭鸞 建武 永泰 494年-498年
6 (東昏煬侯) 蕭寶卷 永元 499年-500年
7 和皇帝 蕭寶融 中興 501年-502年

南梁

庙号 谥号 姓名 年號 统治时间
追封 太祖 文皇帝 蕭順之
1 高祖 武皇帝 蕭衍 天監 普通 大通 中大通 大同 中大同 太清 502年-549年
2 蕭正德 正平 549年
3 高宗
(後諡太宗)
明皇帝
(後諡簡文皇帝)
蕭綱 大寶 549年-551年
追封 高宗 昭明皇帝 蕭統
追封 安皇帝 蕭歡
4 蕭棟 天正 551年
5 世祖 元皇帝 蕭繹 天正 承聖 552年-554年
6 閔皇帝 蕭淵明 天成 555年
7 敬皇帝 蕭方智 紹泰 太平 555年-557年
8 蕭莊 557年─560年
西梁
9 中宗 宣皇帝 蕭詧 大定 555年-562年
10 世宗 孝明皇帝 蕭巋 天保 562年-585年
11 孝靖皇帝 蕭琮 廣運 586年-587年

南陳

庙号 谥号 姓名 年號 统治时间
追封 太祖 景皇帝 陳文贊
追封 始興昭烈王 陳道譚
1 高祖 武皇帝 陳霸先 永定 557年-559年
2 世祖 文皇帝 陳蒨 天嘉 天康 559年-566年
3 (临海王) 陳伯宗 光大 566年-568年
4 高宗 宣皇帝 陳頊 太建 568年-582年
5 后主 (長城煬公) 陳叔寶 至德 禎明 582年-589年

北朝

北魏

庙号 谥号 姓名 年號 统治时间
拓跋鮮卑
追封 成皇帝 拓跋毛
追封 節皇帝 拓跋貸
追封 莊皇帝 拓跋觀
追封 明皇帝 拓跋樓
追封 安皇帝 拓跋越
追封 宣皇帝 拓跋推寅
追封 景皇帝 拓跋利
追封 元皇帝 拓跋俟
追封 和皇帝 拓跋肆
追封 定皇帝 拓跋機
追封 僖皇帝 拓跋蓋
追封 威皇帝 拓跋儈
追封 獻皇帝 拓跋鄰
追封 聖武皇帝 拓跋詰汾
追封 始祖 神元皇帝 拓跋力微 220年-277年
追封 文皇帝 拓跋沙漠汗
追封 章皇帝 拓跋悉鹿 277年-286年
追封 平皇帝 拓跋綽 286年-293年
追封 思皇帝 拓跋弗 293年-294年
追封 昭皇帝 拓跋祿官 294年-307年
追封 桓皇帝 拓跋猗㐌
追封 穆皇帝 拓跋猗盧 307年-316年
追封 文平皇帝 拓跋普根 316年
追封 哀皇帝 316年
追封 太祖 平文皇帝 拓跋鬱律 316年-325年
追封 惠皇帝 拓跋賀傉 321年-325年
追封 煬皇帝 拓跋紇那 325年-329年 335年-337年
追封 烈皇帝 拓跋翳槐 329年-335年 337年-338年
代國
追封 高祖 昭成皇帝 拓跋什翼犍 建國 338年-373年
追封 獻明皇帝 拓跋寔
北魏帝國
1 烈祖
(後諡太祖)
宣武皇帝
(後諡道武皇帝)
拓跋珪 登國 皇始 天興 天賜 386年-409年
2 太宗 明元皇帝 拓跋嗣 永興 神瑞 泰常 409年-423年
3 世祖 太武皇帝 拓跋燾 始光 神麚 延和 太延 太平真君 正平 424年-452年
4 (南安隱王) 拓跋余 承平 452年
追封 恭宗 景穆皇帝 拓跋晃
5 高宗 文成皇帝 拓跋濬 興安 興光 太安 和平 452年-465年
6 顯祖 獻文皇帝 拓跋弘 天安 皇興 466年-471年
7 高祖 孝文皇帝 元宏 延興 承明 太和 471年-499年
8 世宗 宣武皇帝 元恪 景明 正始 永平 延昌 500年-515年
9 肅宗 孝明皇帝 元詡 熙平 神龜 正光 孝昌 武泰 516年-528年
10 元氏(名不详) 武泰(未改元) 528年
11 元釗 武泰(未改元) 528年
追封 肅祖 文穆皇帝 元勰
追封 孝宣皇帝 元劭
12 敬宗 武懷皇帝
(後諡孝莊皇帝)
元子攸 建義 永安 528年-530年
13 (長廣王) 元曄 建明 530年-531年
追封 先帝 元羽
14 節閔皇帝 元恭 普泰 531年-532年
15 (安定王) 元朗 中興 531年-532年
追封 武穆皇帝 元懷
16 孝武皇帝
(出皇帝)
元修 太昌 永興 永熙 532年-534年

東魏北齊

庙号 谥号 姓名 年號 统治时间
東魏
1 孝靜皇帝 元善見 天平 元象 興和 武定 534年-550年
北齊
追封 文穆皇帝 高樹生
追封 太祖
(後諡高祖)
獻武皇帝(後諡神武皇帝) 高歡
追封 世宗 文襄皇帝 高澄
1 威宗
(後諡顯祖)
文宣皇帝 高洋 天保 550年-559年
2 (濟南閔悼王) 高殷 乾明 559年-560年
3 肅宗 孝昭皇帝 高演 皇健 560年-561年
4 世祖 武成皇帝 高湛 大寧 河清 561年-565年
5 (后主) 高緯 天統 武平 隆化 565年-577年
6 高延宗 德昌 576年
7 (幼主) 高恆 承光 577年
8 高湝 577年

西魏北周

庙号 谥号 姓名 年號 统治时间
西魏
追封 文景皇帝 元愉 建平 508年
1 文皇帝 元寶炬 大統 535年-551年
2 (廢帝) 元欽 551年-554年
3 恭皇帝 拓跋廓 554年-556年
北周
追封 德皇帝 宇文肱
追封 太祖 文皇帝 宇文泰
1 孝閔皇帝 宇文覺 557年
2 世宗 明皇帝 宇文毓 武成 557年-560年
3 高祖 武皇帝 宇文邕 保定 天和 建德 宣政 561年-578年
4 宣皇帝 宇文贇 大成 579年
5 靜皇帝 宇文衍 大象 大定 579年-581年

隋朝

庙号 谥号 姓名 年號 统治时间
追封 太祖 武元皇帝 楊忠
1 高祖 文皇帝 楊堅 開皇 仁壽 581年-604年
2 世祖 先諡 明皇帝
中諡 闵皇帝
後諡 炀皇帝
楊廣 大業 604年-618年
追封 世宗 孝成皇帝 楊昭
3 恭皇帝
(代王)
楊侑 義寧 617年-618年
4 -
(秦王)
杨浩 大业(沿用) 618年
5 恭皇帝
(越王)
楊侗 皇泰 618年-619年

唐朝

庙号 谥号(初谥、简称) 姓名 年號 统治时间
追封 德明皇帝 皋陶
追封 先天太上皇 李敬
追封 大聖祖 高上大道金阙玄元天皇大帝 李耳
追封 興聖皇帝 李暠
追封 獻祖 宣皇帝 李熙
追封 懿祖 光皇帝 李天錫
追封 太祖 景皇帝 李虎
追封 世祖 元皇帝 李昞
1 高祖 太武皇帝 李淵 武德 618年-626年
2 太宗 文皇帝 李世民 貞觀 626年-649年
3 高宗 天皇大帝 李治 永徽 顯慶 龍朔 麟德 乾封 總章 咸亨 上元 儀鳳 調露 永隆 開耀 永淳 弘道 649年-683年
追封 义宗 孝敬皇帝 李弘
4 中宗 孝和皇帝 李顯 嗣聖 684年
5 睿宗 大聖真皇帝 李旦 文明 光宅 永昌 載初 684年-690年
武周
追封 齐圣皇帝 姒啟
追封 始祖 文皇帝 姬昌
追封 睿祖 康皇帝
追封 严祖 成皇帝 武克已
追封 肃祖 章敬皇帝 武居常
追封 烈祖 浑元昭安皇帝 武俭
追封 显祖 立极文穆皇帝 武华
追封 太祖 无上孝明高皇帝 武士彟
1
則天大聖皇后
武瞾 光宅 垂拱 永昌 載初 天授 如意 長壽 延載 證聖 天冊萬歲
萬歲登封 萬歲通天 神功 聖歷 久視 大足 長安 神龍
690年-705年
4 中宗 大和大聖大昭孝皇帝 李顯 神龍 景龍 705年-710年
6 恭宗 殤皇帝 李重茂 唐隆 710年
5 睿宗 玄真大聖大興孝皇帝 李旦 景雲 太極 延和 710年-712年
追封 讓皇帝 李憲
7 玄宗 至道大聖大孝皇帝 李隆基 先天 開元 天寶 712年-756年
追封 奉天皇帝 李琮
8 肅宗 文明武德大聖大孝皇帝 李亨 至德 乾元 上元 756年-762年
追封 承天皇帝 李倓
9 代宗 睿文孝武皇帝 李豫 寶應 廣德 永泰 大曆 762年-779年
10 德宗 神武孝文皇帝 李适 建中 興元 貞元 779年-805年
11 順宗 至德弘道大聖大孝皇帝 李誦 永貞 805年
12 憲宗 昭文章武大聖至神孝皇帝 李純 元和 806年-820年
13 穆宗 睿聖文惠孝皇帝 李恆 長慶 820年-824年
14 敬宗 睿武昭愍孝皇帝 李湛 寶曆 824年-826年
15 文宗 元聖昭獻孝皇帝 李昂 寶曆 大和 開成 826年-840年
16 武宗 至道昭肅孝皇帝 李瀍 會昌 840年-846年
17 宣宗 元聖至明成武獻文睿智章仁神聰懿道大孝皇帝 李忱 大中 846年-859年
18 懿宗 昭聖恭惠孝皇帝 李漼 大中 咸通 859年-873年
19 僖宗 惠聖恭定孝皇帝 李儇 咸通 乾符 廣明 中和 光啟 文德 873年-888年
20 昭宗 聖穆景文孝皇帝 李曄 龍紀 大順 景福 乾寧 光化 天復 天祐 888年-904年
21 哀皇帝(昭宣光烈孝皇帝)[参 14] 李柷 天祐 904年-907年

五代十国

庙号 谥号 姓名 年號 统治时间
後梁
追封 肅祖 宣元皇帝 朱黯
追封 敬祖 光獻皇帝 朱茂琳
追封 憲祖 昭武皇帝 朱信
追封 烈祖 文穆皇帝 朱誠
1 太祖 神武元聖孝皇帝 朱全忠 開平 乾化 907年-912年
篡位 朱友珪 鳳曆 912年-913年
2 朱友貞 乾化 貞明 龍德 913年-923年
後唐
追封 懿祖 昭烈皇帝 朱邪執宜
追封 獻祖 文景皇帝 李國昌
追封 太祖 武皇帝 李克用
1 莊宗 光聖神閔孝皇帝 李存勗 同光 923年-926年
追封 惠祖 孝恭皇帝 李聿
追封 毅祖 孝質皇帝 李教
追封 烈祖 孝靖皇帝 李琰
追封 德祖 孝成皇帝 李霓
2 明宗 聖德和武欽孝皇帝 李嗣源 天成 長興 926年-933年
3 閔皇帝 李從厚 應順 933年-934年
4 (末帝) 李從珂 清泰 934年-936年
後晉
追封 靖祖 孝安皇帝 石璟
追封 肅祖 孝簡皇帝 石彬
追封 睿祖 孝平皇帝 石昱
追封 憲祖 孝元皇帝 石紹雍
1 高祖 聖文章武明德孝皇帝 石敬瑭 天福 936年-942年
2 出皇帝 石重貴 天福 開運 942年-946年
後漢
追封 文祖 明元皇帝 劉湍
追封 德祖 恭僖皇帝 劉昂
追封 翼祖 昭憲皇帝 劉僎
追封 顯祖 章聖皇帝 劉琠
1 高祖 睿文聖武昭肅孝皇帝 劉知遠 天福 乾祐 947年-948年
2 隱帝 劉承祐 乾祐 948年-950年
後漢滅亡,建新政權北漢(十國之一)
3 世祖 神武皇帝 劉崇 乾祐 951年-954年
4 睿宗 孝和皇帝 劉承鈞 乾祐 天會 954年-968年
5 (少主) 劉繼恩 天會 968年
6 (英武皇帝) 劉繼元 天會 廣運 968年-979年
後周
追封 信祖 睿和皇帝 郭璟
追封 僖祖 明憲皇帝 郭諶
追封 義祖 翼順皇帝 郭蘊
追封 慶祖 章肅皇帝 郭簡
1 太祖 聖神恭肅文武孝皇帝 郭威 廣順 顯德 951年-954年
2 世宗 睿武孝文皇帝 柴榮(郭榮) 顯德 954年-959年
3 恭皇帝 柴宗訓(郭宗訓) 顯德 959年-960年

宋朝

庙号 谥号 姓名 年號 统治时间
北宋
追封 聖祖 上靈高道九天司命保生天尊大帝 趙玄朗
追封 僖祖 立道肇基積德起功懿文憲武睿和至孝皇帝 趙朓
追封 順祖 惠元睿明皇帝 趙珽
追封 翼祖 簡恭睿德皇帝 趙敬
追封 宣祖 昭武睿聖皇帝 趙弘殷
1 太祖 啟運立極英武睿文神德聖功至明大孝皇帝 趙匡胤 建隆 乾德 開寶 960年-976年
2 太宗 至仁應道神功聖德文武睿烈大明廣孝皇帝 趙光義 太平興國 雍熙 端拱 淳化 至道 976年-997年
3 真宗 應符稽古神功讓德文明武定章聖元孝皇帝 趙恆 咸平 景德 大中祥符 天禧 乾興 997年-1022年
4 仁宗 體天法道極功全德神文聖武睿哲明孝皇帝 趙禎 天聖 明道 景祐 寶元 康定 慶曆 皇祐 至和 嘉祐 1022年-1063年
5 英宗 體乾應曆隆功盛德憲文肅武睿聖宣孝皇帝 趙曙 治平 1063年-1067年
6 神宗 紹天法古運德建功英文烈武欽仁聖孝皇帝 趙頊 熙寧 元豐 1067年-1085年
7 哲宗 憲元繼道顯德定功欽文睿武齊聖昭孝皇帝 趙煦 元祐 紹聖 元符 1085年-1100年
8 徽宗 體神合道駿烈遜功聖文仁德慈憲顯孝皇帝 趙佶 建中靖國 崇寧 大觀 政和 重和 宣和 1100年-1125年
9 欽宗 恭文順德仁孝皇帝 趙桓 靖康 1125年-1127年
南宋
10 高宗 受命中興全功至德聖神武文昭仁憲孝皇帝 趙構 建炎 紹興 1127年-1162年
11 孝宗 紹統同道冠德昭功哲文神武明聖成孝皇帝 趙眘 隆興 乾道 淳熙 1162年-1189年
12 光宗 循道憲仁明功茂德溫文順武聖哲慈孝皇帝 趙惇 紹熙 1189年-1194年
13 寧宗 法天備道純德茂功仁文哲武聖睿恭孝皇帝 趙擴 慶元 嘉泰 開禧 嘉定 1194年-1224年
14 理宗 建道備德大功復興烈文仁武聖明安孝皇帝 趙昀 寶慶 紹定 端平 嘉熙 淳祐 寶祐 開慶 景定 1224年-1264年
15 度宗 端文明武景孝皇帝 趙禥 咸淳 1264年-1274年
16 孝恭懿聖皇帝(尊号)
宋恭帝
趙㬎 德祐 1274年-1276年
17 端宗 裕文昭武愍孝皇帝 趙昰 景炎 1276年-1278年
18 趙昺
宋帝昺
祥興 1278年-1279年

遼朝

庙号 谥号 姓名 年號 统治时间
追封 肅祖 昭烈皇帝 耶律耨里思
追封 懿祖 莊敬皇帝 耶律薩剌德
追封 玄祖 簡獻皇帝 耶律勻德寔
追封 德祖 宣簡皇帝 耶律撒剌的
1 太祖 大聖大明神烈天皇帝 耶律阿保機 神冊 天贊 天顯 916年-926年
2 太宗 孝武惠文皇帝 耶律德光 天顯 會同 大同 926年-947年
追封 義宗 文獻欽義皇帝 耶律倍
追封 章肅皇帝 耶律李胡
3 世宗 孝和庄憲皇帝 耶律阮 天祿 947年-951年
篡位 耶律察割 951年
4 穆宗 孝安敬正皇帝 耶律璟 應曆 951年-969年
5 景宗 孝成康靖皇帝 耶律賢 保寧 乾亨 969年-982年
6 聖宗 文武大孝宣皇帝 耶律隆緒 乾亨 統和 開泰 太平 982年-1031年
7 興宗 文成神聖孝章皇帝 耶律宗真 景福 重熙 1031年-1055年
8 道宗 仁聖大孝文皇帝 耶律洪基 清寧 咸雍 大康 大安 壽昌 壽隆 1055年-1101年
追封 順宗 大孝順聖皇帝 耶律濬
9 (天祚帝) 耶律延禧 乾統 天慶 保大 1101年-1125年

东丹

庙号 谥号 姓名 年號 统治时间
1 义宗 文献钦义皇帝 耶律倍 甘露 926年-930年
2 端顺皇后 萧氏 甘露 930年-940年
3 世宗 庄宪皇帝 耶律阮 甘露 940年-947年
4 耶律安端 甘露 947年-952年

北辽

庙号 谥号 姓名 年號 统治时间
1 宣宗 孝章皇帝 耶律淳 建福 1122年
2 太后 德妃 萧普贤女 德兴 1122年

西辽

庙号 谥号 姓名 年號 统治时间
1 德宗 天祐武烈皇帝 耶律大石 延庆、康国 1124年-1143年
2 - 感天皇后 萧塔不烟 咸清 1143年-1150年
3 仁宗 耶律夷列 绍兴 1150年-1163年
4 太后 承天太后 耶律普速完 崇福 1163年-1177年
5 (天禧帝) 耶律直鲁古 天禧 1177年-1211年
6 屈出律 天禧 1211年-1218年

东辽

庙号 谥号 姓名 年號 统治时间
1 耶律留哥 元统 1213年-1220年
2 姚里氏 1220年-1226年
3 耶律薛阇 1226年-1238年
4 耶律收国奴 1238年-1259年
5 耶律古乃 1259年-1269年

后辽

庙号 谥号 姓名 年號 统治时间
1 耶律厮不 天威 1216年
2 耶律乞奴 天祐 1216年
3 耶律金山 天德 1216年-1217年
4 耶律统古与 1217年-1218年
5 耶律喊舍 1218年-1220年

西夏

庙号 谥号 姓名 年號 统治时间
追封 太祖 神武皇帝 李繼遷
追封 太宗 光聖皇帝 李德明
1 景宗 武烈皇帝 李元昊 顯道 開運 廣運 大慶 天授禮法延祚 1038年-1048年
2 毅宗 昭英皇帝 李諒祚 延嗣寧國 天祐垂聖 福聖承道 奲都 拱化 1048年-1067年
3 惠宗 康靖皇帝 李秉常 乾道 天賜禮盛國慶 大安 天安禮定 1067年-1086年
4 崇宗 聖文皇帝 李乾順 天儀治平 天祐民安 永安 貞觀 雍寧 元德 正德 大德 1086年-1139年
5 仁宗 聖德皇帝 李仁孝 大慶 人慶 天盛 乾祐 1139年-1193年
6 桓宗 昭簡皇帝 李純祐 天慶 1193年-1206年
7 襄宗 敬穆皇帝 李安全 應天 皇建 1206年-1211年
8 神宗 英文皇帝 李遵頊 光定 1211年-1223年
9 獻宗 (兴德皇帝) 李德旺 乾定 1223年-1226年
10 (未帝) 李睍 寶義 1226年-1227年

金朝

庙号 谥号 姓名 年號 统治时间
追封 始祖 懿憲景元皇帝 完顏函普
追封 淵穆玄德皇帝 完顏烏魯
追封 和靖慶安皇帝 完顏跋海
追封 獻祖 純烈定昭皇帝 完顏綏可
追封 昭祖 武惠成襄皇帝 完顏石魯
追封 景祖 英烈惠桓皇帝 完顏烏古迺
追封 世祖 神武聖肅皇帝 完顏劾里鉢
追封 肅宗 明睿穆憲皇帝 完顏頗刺淑
追封 穆宗 順章孝平皇帝 完顏盈歌
追封 康宗 獻敏恭簡皇帝 完顏烏雅束
1 太祖 應乾興運昭德定功仁明莊孝大聖武元皇帝 完顏阿骨打 收國 天輔 1115年-1123年
2 太宗 體元應運世德昭功哲惠仁聖文烈皇帝 完顏晟 天會 1123年-1135年
追封 徽宗 允恭克讓孝德玄功佑聖景宣皇帝 完顏宗峻
3 熙宗 弘基纘武莊靖孝成皇帝 完顏亶 天會 天眷 皇統 1135年-1149年
追封 德宗 憲古弘道文昭武烈章孝睿明皇帝 完顏宗幹
4 (海陵炀王) 完顏亮 天德 貞元 正隆 1149年-1161年
追封 睿宗 立德顯仁啟聖廣運文武簡肅皇帝 完顏宗堯
5 世宗 光天興運文德武功聖明仁孝皇帝 完顏雍 大定 1161年-1189年
追封 顯宗 體道弘仁英文睿德光孝皇帝 完顏允恭
6 章宗 憲天光運仁文義武神聖英孝皇帝 完顏璟 明昌 承安 泰和 1189年-1208年
7 (衛紹王) 完顏永濟 大安 崇慶 至寧 1208年-1213年
8 宣宗 繼天興統述道勤仁英武聖孝皇帝 完顏珣 貞祐 興定 元光 1213年-1223年
9 哀宗 閔皇帝[参 15]
敬天德运忠文靖武天圣烈孝莊皇帝[2]
完顏守緒 正大 開興 天興 1223年-1234年
10 昭宗 末帝 完顏承麟 1234年

元朝

庙号 谥号 姓名 年號 统治时間
蒙古汗國
追封 烈祖 神元皇帝 也速該
1 太祖 法天啟運聖武皇帝 鐵木真 1206年-1227年
监国 睿宗 仁聖景襄皇帝 拖雷 1227年-1229年
2 太宗 英文皇帝 窝阔台 1229年-1241年
称制 乃马真后 昭慈皇后 脱列哥那 1241年-1246年
3 定宗 簡平皇帝 贵由 1246年-1248年
称制 (海迷失后) 钦淑皇后 海迷失 1248年-1251年
4 憲宗 桓肅皇帝 蒙哥 1251年-1259年
元帝國
5 世祖 聖德神功文武皇帝 忽必烈 中統 至元 1259年-1294年
追封 裕宗 文惠明孝皇帝 真金
6 成宗 欽明廣孝皇帝 鐵木兒 元貞 大德 1294年-1307年
追封 順宗 昭聖衍孝皇帝 答剌麻八剌
7 武宗 仁惠宣孝皇帝 海山 至大 1307年-1311年
8 仁宗 聖文欽孝皇帝 愛育黎拔力八達 皇慶 延祐 1311年-1320年
9 英宗 睿聖文孝皇帝 碩德八剌 至治 1320年-1323年
追封 顯宗 光聖仁孝皇帝 甘麻剌
10 泰定帝 也孫鐵木兒 泰定 致和 1323年-1328年
11 天順帝 阿速吉八 天順 1328年
12 文宗 聖明元孝皇帝 圖帖睦爾 天曆 1328年-1329年
13 明宗 翼獻景孝皇帝 和世㻋 天曆 1329年
14 文宗 聖明元孝皇帝 圖帖睦爾 天曆 至順 1329年-1332年
15 寧宗 沖聖嗣孝皇帝 懿璘質班 至順 1332年
16 惠宗 (順帝) 妥懽貼睦爾 至順 元統 至元 至正 1333年-1370年
北元
17 昭宗 愛猷識里達臘 宣光 1370年-1378年
18 (天元帝) 脱古思帖木儿 宣光 天元 1378年-1388年

明朝

庙号 谥号 姓名 年號 统治时间 陵寝
追封 德祖 玄皇帝 朱百六 明祖陵
追封 懿祖 恆皇帝 朱四九 明祖陵
追封 熙祖 裕皇帝 朱初一 明祖陵
追封 仁祖 淳皇帝 朱世珍 明皇陵
1 太祖 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聖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 朱元璋 洪武 1368年-1398年 明孝陵
追封 兴宗 孝康皇帝 朱标 明东陵
2 惠宗 嗣天章道誠懿淵功觀文揚武克仁篤孝讓皇帝 朱允炆 建文 1398年-1402年
3 太宗
成祖
(嘉靖帝改諡)
體天弘道高明廣運聖武神功純仁至孝文皇帝
啟天弘道高明肇運聖武神功純仁至孝文皇帝
(嘉靖帝改諡)
朱棣 永樂 1402年-1424年 明长陵
4 仁宗 敬天體道純誠至德弘文欽武章聖達孝昭皇帝 朱高熾 洪熙 1424年-1425年 明献陵
5 宣宗 憲天崇道英明神聖欽天昭武寬仁純孝章皇帝 朱瞻基 宣德 1425年-1435年 明景陵
6 英宗 法天立道仁明誠敬昭文憲武至德廣孝睿皇帝 朱祁鎮 正統 1435年-1449年 明裕陵
7 代宗 符天建道恭仁康定隆文布武顯德崇孝景皇帝 朱祁鈺 景泰 1449年-1457年 景泰陵
8 英宗
(复辟)
法天立道仁明誠敬昭文憲武至德廣孝睿皇帝 朱祁鎮 天順 1457年-1464年 明裕陵
9 憲宗 繼天凝道誠明仁敬崇文肅武宏德聖孝純皇帝 朱見濡 成化 1464年-1487年 明茂陵
10 孝宗 達天明道識純中正聖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 朱祐樘 弘治 1487年-1505年 明泰陵
11 武宗 承天達道英肅睿哲昭德顯功弘文思孝毅皇帝 朱厚照 正德 1505年-1521年 明康陵
追封 睿宗 知天守道洪德淵仁寬穆純聖恭簡敬文獻皇帝 朱祐杬 明显陵
12 世宗 欽天履道英毅神聖宣文廣武洪仁大孝肅皇帝 朱厚熜 嘉靖 1521年-1566年 明永陵
13 穆宗 契天隆道淵懿寬仁顯文光武純德弘孝莊皇帝 朱載坖 隆慶 1566年-1572年 明昭陵
14 神宗 範天合道哲肅敦簡光文章武安仁止孝顯皇帝 朱翊鈞 萬曆 1572年-1620年 明定陵
15 光宗 崇天契道英睿恭純憲文景武淵仁懿孝貞皇帝 朱常洛 泰昌 1620年 明庆陵
16 熹宗 達天聞道敦孝篤友章文襄武靖穆莊勤悊皇帝 朱由校 天啟 1620年-1627年 明德陵
17 思宗 紹天繹道剛明恪儉揆文奮武敦仁懋孝烈皇帝 朱由檢 崇禎 1627年-1644年 明思陵
南明
追封 恭宗 慕天敷道貞純肅哲修文顯武聖敬仁毅孝皇帝 朱常洵
18 安宗 處天承道誠敬英哲纘文備武宣仁度孝簡皇帝 朱由崧 弘光 1644年-1645年 河南孟津县东山头村
追封 惠皇帝 朱宇溫
追封 順皇帝 朱宙栐
追封 端皇帝 朱碩熿
追封 宣皇帝 朱器墭
19 紹宗 配天至道弘毅肅穆思文烈武敏仁廣孝襄皇帝 朱聿鍵 隆武 1645年-1646年 福州罗汉岭(一说葬于汀州)
20 文宗 (紹武帝) 朱聿鐭 紹武 1646年─1647年 绍武君臣冢
追封 禮宗 體天昌道莊毅溫弘興文宣武仁智誠孝端皇帝 朱常瀛
21 昭宗 應天推道敏毅恭儉經文緯武禮仁克孝匡皇帝 朱由榔 永曆 1646年-1662年 永历陵(逼死坡)

清朝清朝 清朝

庙号 谥号 姓名 年號 统治时间 陵寝
追封 肇祖 原皇帝 孟特穆(猛哥帖木兒) 清永陵
追封 興祖 直皇帝 福滿 清永陵
追封 景祖 翼皇帝 覺昌安(叫場) 清永陵
追封 顯祖 宣皇帝 塔克世(塔失) 清永陵
後金汗國
1 太祖 承天廣運聖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睿武端毅欽安弘文定業高皇帝 努尔哈赤 天命 1616年-1626年 清福陵
2 太宗 應天興國弘德彰武寬溫仁聖睿孝敬敏昭定隆道顯功文皇帝 皇太极 天聰 1626年-1636年 清昭陵
清帝國
2 太宗 應天興國弘德彰武寬溫仁聖睿孝敬敏昭定隆道顯功文皇帝 皇太极 崇德 1636年-1643年 清昭陵
追封 成宗 懋德修道廣業定功安民立政誠敬義皇帝 多尔衮 九王坟
3 世祖 體天隆運定統建極英睿欽文顯武大德弘功至仁純孝章皇帝 福临 顺治 1643年-1661年 清孝陵
4 聖祖 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 玄烨 康熙 1661年-1722年 清景陵
5 世宗 敬天昌運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寬仁信毅睿聖大孝至誠憲皇帝 胤禛 雍正 1722年-1735年 清泰陵
6 高宗 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欽明孝慈神聖純皇帝 弘历 乾隆 1735年-1795年 清裕陵
7 仁宗 受天興運敷化綏猷崇文經武光裕孝恭勤儉端敏英哲睿皇帝 颙琰 嘉庆 1795年-1820年 清昌陵
8 宣宗 效天符運立中體正至文聖武智勇仁慈儉勤孝敏寬定成皇帝 旻宁 道光 1820年-1850年 清慕陵
9 文宗 協天翊運執中垂謨懋德振武聖孝淵恭端仁寬敏莊儉顯皇帝 咸丰 1850年-1861年 清定陵
10 穆宗 繼天開運受中居正保大定功聖智誠孝信敏恭寬明肅毅皇帝 载淳 同治[3][4] 1861年-1875年 清惠陵
11 德宗 同天崇運大中至正經文緯武仁孝睿智端儉寬勤景皇帝 載湉 光緒 1875年-1908年 清崇陵
12 - (末帝) 溥仪 宣統 1908年-1911年 华龙皇家陵园

 中華帝國

庙号 谥号 姓名 年號 统治时间
1 無,對外仍稱中華民國大總統 袁世凱 洪憲 1916年1月1日-1916年3月22日

地方政权

注释

  1. 一说颛顼五世孙。皇甫谧撰《帝王世紀》以及《世本·帝系》都认为鲧是颛顼之子,但《汉书·律历志》记载“《帝系》颛顼五代而生鲧”,司马贞史記索隱》认为《汉书》的说法较为可信。[参 1][参 2][参 3]
  2. 颛顼之子。[注 1]
  3. 3.0 3.1 任崇伯。《古本竹书纪年》没有对记载。按照刘歆年代体系推算,鲧任崇伯年代在六十一至六十九年间(前2314年丁亥—前2306年乙未[参 5],治水九载无功而任免。另一说,鲧在被四岳推荐去治水的数年前便被尧任命为崇伯,封于崇山。
  4. 任夏伯。
  5. 5.0 5.1 “元年壬子帝即位……八年春会诸侯于会稽……秋八月帝陟于会稽。”[参 8]
  6. 6.0 6.1 “禹立四十五年。”[参 8];「《紀年》曰:禹立四十五年。」[参 9]
  7. 即帝位。前1992年—前1990年,己酉庚戌辛亥丧期三年。
  8. 今传《孟子》版本乃汉人抄作之物,汉人在抄作古籍时,将启名改作“开”,以避汉景帝
  9. 前1981年—前1979年,庚申辛酉壬戌丧期三年。
  10. “十六年陟。”[参 8]
  11.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太康中康少康均名“康”,但为了不混淆,後人加注了辈分。[参 10]
  12. 前1962年—前1959年,己卯庚辰辛巳壬午丧期四年。
  13. “四年陟。”[参 8]
  14. 太康之弟。
  15. 前1954年—前1953年,丁亥戊子丧期二年。
  16. “七年陟。”[参 8]
  17. 中康之子。
  18. 前1945年—前1944年,丙申丁酉丧期二年。
  19. “二十八年寒浞使其子浇弑帝。”[参 8]
  20. 有穷氏
  21. 21.0 21.1 21.2 未正式称后,中康死后,其子投奔二斟,羿独承权位八载被寒浞所杀。然而《竹书纪年》并未明确记载“无王”时期的四十载全由寒浞独承,且羿在史籍中又尊名“后羿”,表明可能称过后位。一说羿在位前1915年丙寅─前1908年八载,寒浞在位前1907年甲戌─前1876年三十二载。[参 12]
  22. “八年寒浞杀羿。”[参 8]
  23. 有穷氏(伯明氏)。寒浞原为伯明氏一员,被驱逐后得到羿的庇护,被有穷氏收养。
  24. 之子。
  25. 一说中国造酒之父,杜康,便是夏后少康。详见杜康
  26. “二十一年陟。”[参 8]
  27. 少康之子。
  28. 前1854年—前1853年,丁卯戊辰丧期二年。
  29. “十七年陟。”[参 8]
  30. 前1835年—前1834年,丙戌丁亥丧期二年。
  31. “四十四年陟。”[参 8];「《紀年》曰:后芬立四十四年。」[参 9]
  32. “五十八年陟。”[参 8];「《紀年》曰:后芒陟位,五十八年。」[参 9]
  33. 前1731年,庚午丧期一年。
  34. “二十五年陟。”[参 8]
  35. 35.0 35.1 一说名,别名不降
  36. 前1705年—前1703年,丙申丁酉戊戌丧期三年。
  37. “五十九年逊位于弟扁。”[参 8]
  38. 不降之弟。
  39. “十八年陟。”[参 8]
  40. 之子。
  41. 前1625年—前1623年,丙辰丁巳戊午丧期三年。
  42. “八年天有妖孽……其年陟。”[参 8]
  43. 43.0 43.1 一说孔甲为别名,似孔甲之同世堂兄,胤甲,为之别名,而其原名已失传。
  44. 不降之子。
  45. 前1614年—前1613年,丁卯戊辰丧期二年。
  46. “九年陟。”[参 8]
  47. 前1603年—前1602年,戊寅己卯丧期二年。
  48. “三年陟。”[参 8];「《紀年》曰:后昊立三年。」[参 9]
  49. 前1598年—前1597年,癸未己卯丧期二年。
  50. “七年陟泰山震。”[参 8]
  51. “三十一年商自陑征夏邑……夏师败绩……放之于南巢。”[参 8]
  52. 武王克商日为前1050年2月10日,即夏历正月二十九、殷历二月甲子。
  53. 约前1043年至约前1037年7年,周公旦摄政

參考文獻

  1. ·皇甫谧. 《帝王世紀(繁体中文). 
  2. 佚名先秦史官撰写. 《世本·帝系(繁体中文). 
  3. ·司马贞. 《史記索隱(繁体中文). 
  4. 山海经·海内经第十八》.
  5. 今本竹書紀年》.
  6. 6.0 6.1 汉·王符,《潜夫论·五德志》.
  7. 7.0 7.1 《墨子·節用下》.
  8. 8.00 8.01 8.02 8.03 8.04 8.05 8.06 8.07 8.08 8.09 8.10 8.11 8.12 8.13 8.14 8.15 8.16 8.17 8.18 梁沈约. 《竹书纪年集解》. 广益书局. 1936年 (繁体中文). 
  9. 9.0 9.1 9.2 9.3 太平御览》卷八二皇王部.
  10. 王玉哲. 《中国断代史系列—中华远古史》.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年7月. ISBN 7-208-03283-1 (简体中文(中国大陆)). 
  11. 11.00 11.01 11.02 11.03 11.04 11.05 11.06 11.07 11.08 11.09 11.10 11.11 章嶔. 《中華通史》 第一冊 (繁体中文(中国台湾)). 
  12. ·劉恕,《资治通鉴外记》、·鄭樵,《通志》.
  13. 世本》.
  14. 新舊唐書本紀第十 梁开平二年二月遇杀,年十七,谥曰哀帝。后唐明宗追谥昭宣光烈孝皇帝。
  15. 大金国志》卷二十六「故官僑於宋者以其無諡遂諡曰閔」

参见

延伸阅读

  1. 1.0 1.1 1.2 仅见于《梁书
  2. 大金國志》卷二十六:「吾欲諡之以哀如何,奈倉促無知禮者為贊成之。時宿州有僭位者先諡曰莊。其故官僑於宋者又私諡曰閔,或謂國主感憤奮發,哀不足以盡之,故天下士太夫皆號為義宗。」
  3. 1861年8月22日,咸丰帝(清文宗)在热河承德去世,兒子载淳在以肃顺为首的顧命八大臣辅佐下登基,9月3日發命,明年改元祺祥。11月2日東太后慈安西太后慈禧聯合恭親王奕訢等人,發動辛酉政变,八大臣或殺或貶,從此兩宮垂簾,在11月7日下詔,翌年改元为同治,祺祥年號廢除。
  4. 清史稿穆宗本紀一. 乙卯,定年號祺祥。..庚申,詔改祺祥為同治。..甲子,上御太和殿即皇帝位,受朝。頒詔天下,以明年為同治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