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崇祯进士)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李清
大明 大理寺丞
籍贯直隶扬州府兴化县
族裔汉族
字号字心水,号映碧
出生万历三十年(1602年)
逝世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
亲属
(玄祖)李春芳、(祖父)李思诚
出身
  • 崇祯四年辛未科同进士出身

李清(1602年—1683年),心水,号映碧直隶扬州府兴化县(今属江苏省泰州)人。明末政治人物。李春芳之五世孙,李思诚之孙。

生平

父李长祺早亡,由伯父李长敷养成。崇祯元年(1628年)戊辰科会试副榜[1],四年(1631年)辛未科进士,官至刑科给事中崇祯十七年(1644年)甲申之变前夕,奉旨出封淮府。后任弘光帝工科都给事中,迁大理寺左寺丞。不久受命祀南镇,刚到杭州桥山,弘光朝灭亡,“踽凉孤踪,飘泊江之南北”[2][3]。明亡,隐居枣园,杜门不出凡三十八年,以著述为乐。

著作

曾将《南史》、《北史》删成《南北史合抄》。康熙十六年(1677年)魏禧访李清时,为《南北史合著》作序。另有《折狱新语》、《澹宁斋集》、《三垣笔记[4]和《南渡录[5]等二十种。[6]有子李楠

由于李清曾供职南京,留意国初史事,所作《三垣笔记》记载详赅可靠。曾与钱谦益等人合谋打开明孝陵享殿,验证成祖实在非马后所生,即使太子、秦晋二王也是李淑妃之子。诸子惟有周王与成祖同母。

参见

注释

  1. 《关帝觉世真经本证训案阐化编·卷二》:签随机应变 李清云……予邑孝廉解学夔。天启壬戌会试占此。向例进士三百五十名。是科加恩取四百名。解恰中三百六十六名。予戊辰亦祈得此签。仅中乙榜十九名。签随机应变如此。
  2. 李清《与冒辟疆书》
  3. ·张廷玉等,《明史》(卷193):“思诚孙清,字映碧。崇祯四年进士。由宁波推官刑科给事中。熊文灿抚张献忠,清 论其失策。以久旱请宽刑,忤旨,贬浙江按察司照磨。未赴,忧归。起吏科给事中。俄出 封淮府,国变得不与。福王时,请追谥开国名臣及武、熹两朝忠谏诸臣,于是李善长等十四 人,陆震等十四人,左光斗等九人,并得谥。”
  4. 全祖望在《三垣笔记·跋》中指出:“映碧先生《三垣笔记》最为和平,可以想见其宅心仁恕。……其中力为弘光洗雪,言其娈童季女之诬,于主立潞藩诸臣,皆绝不计及。又言其仁慈胜而决断少,当时遗臣中不没其故君者有几人欤?”
  5. 清史稿·李清传》载:“编次《南渡录》等书,藏于家。”
  6. 王重民于《李清著述考》一文考得李清著作共二十种。

参考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