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瑟C96手枪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现处于中国大陆简体模式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现处于中国大陆简体模式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毛瑟C96
Mauser C96
毛瑟C96 Red 9型
类型半自动手枪
冲锋手枪
原产地 德意志帝国
服役记录
服役期间1899年—1980年代
使用方德意志帝国纳粹德国中华民国芬兰[1][2]
参与战争/冲突第二次布尔战争
义和团运动
辛亥革命
民国军阀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
俄国内战
爱尔兰独立战争
芬兰内战
墨西哥革命
苏波战争
北伐战争
西班牙内战
抗日战争
苏芬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
德苏战争
法越战争
国共内战
朝鲜战争
越南战争
伊拉克战争
其他
生产历史
研发者菲德勒三兄弟
(Fidel、Friedrich及Josef Feederle)
研发日期1895年
生产商毛瑟
生产日期1896—1936年
衍生型C96;
Bolo;
Red 9;
M712 Schnellfeuer
基本规格
重量1.130千克(空枪)
长度288毫米
枪管长度140毫米

子弹7.63×25mm毛瑟弹
9×19mm鲁格弹
.45 ACP
9×25mm毛瑟弹
枪机枪管短行程后座作用
单动
发射模式C96:半自动
M712速射型:半自动、全自动,可选射
枪口初速425米/秒
有效射程100米
最大射程200米
供弹方式C96:10发内置弹仓
M712速射型:10发或20发弹匣
瞄具V型照门上刻度最大可调至1,000米

毛瑟C96是一种由毛瑟在1896年推出的半自动手枪,后经改进,推出了全自动/半自动可转换型,因全自动型配备的枪套是一个可作为枪托的木制的盒子,所以在中国俗称“盒子炮”或“匣子枪”,另亦有扫把柄、驳壳枪、快慢机、自来得、大镜面等别称。

历史及设计

毛瑟C96是由德国毛瑟兵工厂在1895年12月11日取得专利,次年正式生产,1939年毛瑟厂停止生产,共生产了约一百万把毛瑟C96,其它国家仿制了约数百万把。最初的毛瑟枪是德国毛瑟兵工厂的菲德勒三兄弟(Fidel、Friedrich、Josef Feederle)利用工作空闲时间设计出来,后来与毛瑟兵工厂的老板商定为职务发明以毛瑟为名申请了专利。

毛瑟兵工厂生产毛瑟C96一直希望让德国军队能装备此枪,但在投产的最初十余年间,因成本过高,未能取代制式M1879帝国转轮手枪,却在民用武器市场取得不俗的销量。英国的武器制造商Westley Richards当即看好这款枪,并代毛瑟在英国军官和英属殖民地及英国探险家中积极推销;但英军未将其列为制式武器,英国用户均需自掏腰包购买;年轻的丘吉尔在1895年成为骑兵少尉后不久便自费购买了一把刚问世的毛瑟C96,并在1899年南非爆发布尔战争时,不顾自己当时军派战地记者身份持毛瑟C96参战。奥斯曼帝国在1897年第一个以毛瑟C96为军队制式手枪,并陆续购入了多批次不同版本。德国陆军于一次大战期间订购了150,000把9毫米口径俗称“Red 9”的毛瑟C96以适用德军制式采用的9×19毫米帕拉贝伦弹,在战争结束前毛瑟兵工厂交付了137,000把给德国陆军,这是德国陆军正式装备此枪的唯一记录。另外毛瑟C96以及改型、改款通过多种渠道流入中国,在民国初年由于中国枪械相对落后,毛瑟C96进入中国后,因为它射程远、装弹量大、射击精度相对较好,特别是M712 Schnellfeuer进入中国后,由于其单发、连发射击可方便转换、弹匣容弹量大、全自动射击时火力猛,更是在中国赢得了极好的声誉。此枪也有多种仿制品在中国生产,国民革命军抗日战争时期亦曾经大量使用此枪。在二战期间,在中国共产党控制的根据地甚至有外形与毛瑟C96相似,但内部结构、性能均相差极大的仿猎枪结构的“撅把子”、“单打一”、“独一撅”生产。

M712 Schnellfeuer是C96的全自动改良型,使用可拆式二十发大容量弹匣及可加装枪托全自动射击时在50—80米距离内可以形成猛烈的火力,所以又称为冲锋手枪或战斗手枪,也是世界上第一种冲锋手枪,但毛瑟最初将全自动版本雪藏没有公开销售。后C96在西班牙亦有仿制,称为Astra Model 900,西班牙对原设计进行了简化及改进,不谋而合地推出全自动版本并早于毛瑟公开销售。全自动的毛瑟手枪在中国又被称为“快慢机”“20响”或“自来得”。

中国军阀内战

毛瑟工厂前后生产100余万把C96,其中70%销往中国。在20世纪初期,中华民国当处在内战时期,对军火需求量大。1919年五四运动后,世界各国暂时对中国实行枪支禁运,但个人自卫用手枪不在禁运之列。同期因凡尔赛条约的限制,德国也只被允许生产个人自卫用手枪,枪管长度被限制在4英寸即100毫米以下。因此毛瑟公司也很方便地更改设计推出98毫米短枪管版本C96并积极推销中国。因中国各地军阀割据,于是驳壳枪开始分两个主要渠道流入中国,一是经过欧洲代理商──联合公司卖给日本武器经销商和贸易公司,然后由日本销往中国,这一渠道在抗日战争爆发后中断;二是通过上海的进出口贸易商将驳壳枪卖给中国,驳壳枪则成为各部队军官的首选枪种。中国工农红军八路军的军官也选配这种枪。在中国共产党的官方文献中,打响南昌起义的“第一枪”就是朱德所配的短管驳壳枪[3][4]

另外,当时德国人认为C96的后座力过大,以及在抛壳时弹壳会很容易弹到射手头上,因此该枪在德军中并不流行。而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和军阀却把劣势转为优势,使用了平放射击动作(也就是枪转90度射击,类似美国黑帮常用的“Gangster Stance”)。这样一来弹壳既不会砸到自己,还能靠着后座力弹跳,以此来作战术扫射。

型号

“红色九号”
收进枪盒内的“红色九号”
安装枪托的“红色九号”
安装枪托并使用20发弹匣的M712“速射型”
使用10发弹匣的M712“速射型”

M1932/M712速射型

M1932/M712速射型(德语:M1932/M712 Schnellfeuer)是C96的冲锋手枪版本。西班牙枪械生产商阿斯特拉在1927年至1928年起开始仿制生产此一版本,改用可拆式弹匣供弹并具全自动射击功能。阿斯特拉将这批手枪出口至远东地区[1]。 毛瑟亦在1932年起亦自行生产自家正版的C96速射型[1],其没有官方型号名称但广泛被外界依惯例称为M1932,亦有大量出口至中华民国西班牙内战后期的西班牙第二共和国德意志国防军在二战时亦有小量装备,并为其正式定名M712[1]

在美国于1934年执行的国家枪械法案中,毛瑟M1932速射型被归类为机枪,进口美国时每把需付200美元税金,可拆式弹匣供弹半自动型亦有出口至美国市场,在战后依纳粹德军命名而取名M711。

M1896骑兵卡宾枪

M1896骑兵卡宾枪(德语:M1896 Kavallerie Karabiner),为轻装骑兵而设的卡宾枪改型,使用12英寸(早期型)或15英寸(后期型)枪管,但因不获军方采用及销情不理想而在1899年停产。

M1898卡宾手枪

M1898卡宾手枪(德语:M1898 Pistol Carbine)为把枪托与握把结合的卡宾枪型。

M1916“红色九号”

一战期间,德意志帝国陆军向毛瑟购买了150,000把9×19毫米口径C96衍生型,但至一战结束前只完成了约137,000把[1]。与本为制式手枪的鲁格P08作搭配,为了避免士兵误用7.63毫米弹药,这种9毫米口径的C96在木制握把刻印了一个红色的“9”字作记号,因此被称为“红色九号”[5]

M1921截短型

德意志帝国在1919年签署的凡尔赛条约中,限制了手枪枪管长度及口径[6],为了顺从条约,战后的德国政府把一战时的“红色九号”枪管切短至只有4英寸,并改名为M1920。

随后毛瑟在1920至1921年亦有将此截短型作商业销售,此型号装有比“红色九号”较小的握把,配3.9英寸(99毫米)枪管[7],改用7.63×25毫米毛瑟手枪子弹,另有为了取代9×19毫米口径及9×25毫米口径出口型的8.15×25.2毫米毛瑟手枪子弹试验型,但没有推出。

毛瑟在1921至1930年量产7.63×25毫米口径型,波罗的海地区的波兰人、立陶宛人、白俄罗斯人及自由军团皆有装备,俄罗斯多数派(布尔什维克)政府(包括新红军)及初期的苏联在1920年代亦大量购买和装备[8],多数派政府把此型号取名为“截短型”[8],其体积亦适合作隐藏式携带[9]

各国生产情形

由于简单可靠易携带受当时各国青睐,故毛瑟C96手枪先后透过德国原厂授权或私下,在各国进行仿制动作。如下:

  • 9 OBI

美国的Oyster Bay Industries推出了C96的可拆式弹匣改装套件,改装包括拆除机匣底版,供弹弹簧及加装弹匣释放钮和相关部件,并对应其专门生产的10发或20发9毫米弹匣,新的9毫米口径上机匣亦可对应Red 9及7.63毫米标准型C96上。

西班牙Astra(Astra-Unceta y Cia)的仿制型名为Astra Model 900,设计与C96相似(包括木制枪托),但1942年前的版本没有枪机锁[1],Astra Model 900亦有出口至抗日战争前的中国[1],其余则用于西班牙内战及1940年至1943年的纳粹德国[1]

  • 山西十七式

民国军阀时期,山西省都督阎锡山太原建立了兵工厂,阎锡山为其属下部队配备仿制的.45口径的汤普森冲锋枪,但其配备的仍为C96 7.63毫米口径令后勤供应困难。阎锡山决定生产.45 ACP版本的C96,令后勤供应简化[10],此型号在1929年起在太原兵工厂定名为“十七式”,枪身刻有“民国拾捌年晋造”及“壹柒式”标记[10]。十七式配10发固定式弹仓,以两个5发桥夹装填。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由于口径与所用武器不同,大部分十七式被作废金属熔掉,但仍有小数流到海外。[10]

  • 汉阳C96

汉阳兵工厂在1923年开始仿制毛瑟C96,发射7.63×25毫米毛瑟手枪子弹,约制造了13,000把[11]

中国人民解放军针对基层军官设计的手枪,仿M712 Schnellfeuer,握把使用64式手枪握把,使用7.62×25mm 51式手枪子弹,子弹容量分别为10、20发,可单发或全自动射击,附加肩托有两种,一般及附刺刀肩托[12]

使用国家

手持山西十七式的国民革命军士兵
以毛瑟C96作防空武器使用的奥匈士兵

流行文化

毛瑟C96同时出现在许多国家的电影电视剧和文艺作品当中,亦因该枪曾一度流行于中国境内而令几乎每部与北伐战争、抗日战争国共内战有关的影视作品都会出现它的身影。

以下是部分出现毛瑟C96及其衍生型的作品

电影

  • 星球大战》系列:作品中登场的“BlasTech DL-44 Heavy Blaster Pistol”是以毛瑟C96为原型。
  • 2009年—《通缉令》:型号为毛瑟M712速射型,20发弹匣,史隆(摩根·费里曼饰演)于电影尾段所持有的武器(没有开火)。
  • 2010年—《让子弹飞》:型号为毛瑟C96和汉阳C96,为电影内最普遍出现的手枪。
  • 2011年—《大侦探福尔摩斯2:诡影游戏》:型号为毛瑟M712速射型,10发弹匣,奇怪地会于1891年出现,由夏洛克.福尔摩尔斯(小劳勃·道尼饰演)从詹姆斯·莫里亚蒂教授的军火库当中夺取并使用。
  • 2016年—《仁川登陆战》:为毛瑟C96,林季镇(李凡秀饰演)的随身武器。

电子游戏

  • 1997年—《辐射》:命名为“9毫米毛瑟”。
  • 1998年—《辐射2》:命名为“9毫米毛瑟”。
  • 2004年—《合金装备3 食蛇者》:角色EVA的配枪,型号为山西十七式。
  • 2005年—《越共2》:型号为毛瑟C96。
  • 2005年—《生化危机4》:型号为毛瑟C96 Red 9型,配有木制枪托
  • 2005年—《胜利之日:起源》:型号为毛瑟M712速射型,20发弹匣,为德意志国防军坦克杀手兵所用配枪。
  • 2007年—《反恐精英Online》:型号为毛瑟M712速射型,10发弹匣,奇怪地发射9毫米帕拉贝鲁姆弹并被命名为“毛瑟C96”。
  • 2007年—《荣誉勋章:空降神兵》:命名为C96 "Broomhandle" Mauser,可以随着经验的累积,升级成为M712速射型。
  • 2008年—《辐射3》:型号为山西十七式。
  • 2012年—《使命召唤:黑色行动II》:型号为毛瑟M712速射型,只于僵尸模式登场,有着科幻的外观,只能半自动射击,命名为“Mauser C96”。
  • 2013年—《收获日2》:型号为C96(预设),命名为"Broomstick" ,以10发弹夹条供弹,可购买双持使用,可在黑市购买后并另外花费改装。
  • 2014年—《英雄与将军》:型号为毛瑟C96 Red 9型。
  • 2014年—《孤岛惊魂4》:型号为毛瑟M712速射型,命名为“M-712”,奇怪只能半自动射击和弹匣容量只有8发。
  • 2014年—《死亡扳机2》:型号为毛瑟C96。
  • 2015年—《使命召唤:黑色行动III》:型号为毛瑟M712速射型,只在僵尸模式中登场,命名为“Mauser C96”。
  • 2016年—《战地之王》:命名为Mausar C96 MP 德军总部 配有木制枪托,有全自动模式,以110红票贩卖 。
  • 2016年—《战地1》:登场型号为毛瑟C96、毛瑟C96卡宾枪型和M1917战壕卡宾枪。
    • 毛瑟C96命名为“C96”,载弹量10发。单人模式中由英国陆军坦克兵丹尼尔·爱德华兹所使用。联机模式中为医疗兵专用配枪。
      • 奇怪的是,在未打空弹仓之时重新装填期间玩家角色会省略打开枪栓的动作(枪栓会自动如“空仓挂机”般向后锁定)直接把子弹逐枚塞进供弹口内,然后再拉动枪栓拉柄上膛。
    • 毛瑟C96卡宾枪型作为主武器登场,命名为“C96卡宾枪”,载弹量20发。单人模式中由奥斯曼帝国军士兵所使用。联机模式中为坦克兵和飞行员专用武器。
      • 奇怪的是,在未打空弹仓之时重新装填期间玩家角色会于没有打开枪栓的情况下直接把子弹逐枚穿过枪栓塞进供弹口内,然后才拉动枪栓拉柄上膛。而即使在空仓重新装填期间也会直接把桥夹穿过枪栓装填。
    • M1917战壕卡宾枪为资料片“摔角手”新增武器,同样作为主武器登场。以40发可拆式弹匣供弹,为突击兵专用武器。
  • 2017年—《使命召唤:二战》:型号为M712速射型,奇怪的没有射击选择杆,命名为“机关手枪”,使用10发弹匣(使用“延长弹匣”时会改用20发弹匣但只装填15发)供弹,全自动射击,但射速比真枪要低。
  • 2017年—《耻辱之日
  • 2018年—《荒野大镖客:救赎2》:游戏内称为"毛瑟手枪"。
  • 2018年—《使命召唤:黑色行动4》:只在僵尸模式中出现。型号为C96卡宾枪型,奇怪地被描绘为全自动射击并以可拆式弹匣供弹,而且还被归类为冲锋枪
  • 2018年—《战地5》:登场型号为M1917战壕卡宾枪,命名为“战壕卡宾枪”,作为主武器登场。以40发可拆式弹匣供弹,为侦察兵专用武器。
  • 2018年—《Cytus II》:在游戏动画中,ConneR的手枪原型为现实中的毛瑟C96手枪
  • 2021年—《使命召唤:先锋》:型号为M712速射型,奇怪的没有射击选择杆,命名为“机关手枪”。

动画

  • 2000年—《人狼 JIN-ROH》:由首都圈治安警察机构所使用。
  • 2006年—《黑礁》:型号为毛瑟M712速射型,20发弹匣,由罗敦“巫师”所使用(不曾开火),会双持
  • 2008年—《强袭魔女》:型号为M712速射型,由宫藤芳佳所使用。
  • 2009年—《第一小队》:型号为C96,装上木制枪托,由尼奥所使用。
  • 2019年—《鲁邦三世 THE FIRST》:型号为C96,为第三帝国的名枪,由杰洛特所使用。
  • 2020年—《进击的巨人》第四季:由玛雷帝国军和艾尔迪亚帝国军所使用。

漫画

相关条目

参考文献

  1.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Spanish Guns. 1896mauser.com. [2009-02-28]. 
  2. 7.63 mm and 9 mm M/96 Mauser. [2007-10-23]. 
  3. 解放军报 孙成智. 一把改变中国命运的枪 ——漫谈南昌起义“第一枪”与它的家族.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 [2020-12-22]. 
  4. 央视网. 建军90周年主题展 哪些展品吸引了习近平等领导同志的目光. 法制网. 2017-07-23 [2020-12-22]. 其实“第一枪”的说法只是南昌起义在中国革命史上开创性意义的象征性概括,并不是指哪支枪先打响。 
  5. Skennerton 2005, p. 5
  6. Bishop 1998, p.94
  7. Wilson 2009, p.100
  8. 8.0 8.1 Bishop 1998, p.96
  9. Wilson 2009, p.99
  10. 10.0 10.1 10.2 Giant .45 Broomhandle from China. Gun World (February 2001). [2009-02-26]. 
  11. Shansei Chinese C96 Pistol. Gunsworld.com. [2009-02-26]. 
  12. 国产80式7.62毫米自动手枪. 中国百科网. [2011-01-05]. 
  13. 存档副本. [2013-11-30]. 
  14. 存档副本. [2011-11-28]. 
  15. Kinard, Jeff. Pistols: an illustrated history of their impact. Santa Barbara, California: ABC-CLIO. 2003: 183. ISBN 1-85109-470-9. 
  16. 存档副本. [2007-10-23]. 
  • System Mauser - A Pictorial History of the Model 1896 Self-Loading Pistol, John W. Breathed, Jr. and Joseph J. Schroeder, Jr., (Handgun Press, 1967)
  • The Mauser Self-Loading Pistol, James N. Belford and Jack Dunlap, (Borden Publishing Cie 1969)
  • The Mauser C96 explained, Gerard Henrotin (H&L Publishing - HLebooks.com, 2002)
  • 火器堂-闲话盒子炮[永久失效链接]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