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族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现处于香港繁体模式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漢族
總人口
約14億人[1]
分佈地區
 中國128631萬(2020年11月;不含港、澳、台)[2]
語言
漢語
宗教信仰
中國傳統信仰道教佛教

漢族,是中國的主體民族,總人數約14億人。

族稱

漢族在古代曾經有中國人明人漢人唐人華人秦人等稱謂。依據上古傳說,漢族是炎帝黃帝兩個部落的後裔,故今漢族又稱炎黃子孫

西周時,華、夏、華夏等族名已經出現,用於稱呼自身並用以區分周邊的東夷南蠻西戎北狄等部落。東周時,「諸夏」開始用於統稱各諸侯國。

漢族這一稱呼,起源於中國作為多民族國家的形成過程。秦朝一統六國後,建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封建國家,並逐漸形成統一的民族。公元前206年,漢朝建立。此後,在秦朝的基礎上,漢朝在經濟、政治、文化、國家統一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發展,從而讓居於華夏的中原居民形成了統一的民族及文化認同,並為日後「漢人」這一族稱的形成打下基礎。

分佈

漢族的先祖主要分佈於黃河中下游地區,散佈於西起隴山、東至泰山的區域。在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兼併、征戰,使得漢族廣泛分佈於東至遼河、西至洮河、南至巴蜀湖湘、東至吳越的地區。此後,隨着歷史的發展,漢族人民歷經遷徙及與周邊民族的融合,廣泛分佈於松遼平原、黃河水系沿岸、淮河沿岸、長江中下游平原、珠江平原等地,在邊疆地區與周邊民族雜居。伴隨着中國的對外交流,相當部分漢族遷徙海外,廣泛分佈於東南亞、歐洲、美洲等地。

參考文獻

  1. Minahan, James B. Ethnic Groups of North, East, and Central Asia: An Encyclopedia. : 89–95. 
  2.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情况. 國家統計局. [2023-08-06] (英語). 

參考書目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