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紀雲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田紀雲
 中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
(排名第一)
任期
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任期
1993年3月15日-2003年3月15日
委員長喬石 李鵬
前任習仲勛
繼任王兆國
中國共產黨 中國共產黨中央政治局委員
任期
中國共產黨第十二屆中央委員會
中國共產黨第十三屆中央委員會
中國共產黨第十四屆中央委員會
中國共產黨第十五屆中央委員會
任期
1985年9月24日-2002年11月15日
總書記胡耀邦 趙紫陽 江澤民
中國共產黨中央書記處書記
任期
中國共產黨第十二屆中央委員會
任期
1985年9月24日-1987年8月31日
萬里習仲勛等11人同時在任
總書記胡耀邦 趙紫陽(代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副總理
任期
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任期
1983年6月-1993年3月
總理趙紫陽 李鵬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秘書長
任期
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任期
1983年6月-1985年11月
總理趙紫陽
前任杜星垣
繼任陳俊生
個人資料
出生1929年6月(94-95歲)
中國山東省泰安縣西南鄉田家東史村
國籍 中國
政黨中國共產黨 中國共產黨
配偶李英華
兒女田承剛(兒子)
網站田紀雲簡歷

田紀雲(1929年6月),山東肥城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人物。中學文化。1945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在中共十二屆五中全會上增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後連任第十三屆、十四屆、十五屆中央政治局委員。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副總理國務院秘書長,第八、第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等職。

生平

成長環境

1929年,田紀雲出生在山東省泰安縣西南鄉田家東史村(今屬肥城市汶陽鎮),是當地的一個大家族,人多地少,生活並不富裕。他的祖父是一位地方知名人士,曾當過「鄉里正」(相當於鄉長),是個識書達理,思想比較進步的人。因此,也非常重視對子孫們的教育。田紀雲的父親田景韓,是家中長子;曾在濟南讀書,以後回到泰安教書。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不久,田景韓和自己的弟弟就在家鄉建立了一支抗日游擊隊;並且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政治經歷

十六歲入黨

受家庭環境的影響,以及父輩們的薰陶,1941年秋天,年僅12歲的田紀雲加入八路軍,被安排到魯西抗屬工廠當童工;1943年6月,被保送到抗屬學校學習;1945年3月,進入「冀魯豫第三抗日中學」學習;同年5月,未滿16歲的田紀雲就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此後,他就在學校從事戰勤工作;次年,不到18歲的田紀雲又擔任了朝城縣一區土改工作組組長、兼區長。

由於在土改工作中的突出表現,為了使他得到進一步深造;1947年初,田紀雲被送到商業會計學校學習。當年年底,他就被分配到了冀魯豫戰勤總指揮部,任總會計。此時,田紀雲已經是一個營長級的幹部了。1948年,田紀雲隨部隊參加了淮海戰役,並擔任第二野戰軍擔架營營長。

西南歷練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田紀雲被派往貴州,擔任貴陽市軍管會財政接管部機要秘書。此後,他曾先後在「貴陽人民革命大學」、「貴州省財政幹部訓練班」擔任班主任工作。1953年,調貴州省財政廳工作,歷任秘書科副科長、科長,辦公室副主任、主任,計劃科科長、預算處處長,財政廳副廳長,中共中央西南局財辦財金處副處長等職。1969年,轉調四川,出任四川省革委會財貿經營管理組副組長;後歷任四川省財政局副局長、局長,四川省財政廳廳長等職。

1980年,趙紫陽力薦田紀雲到中央工作。當年3月,中共中央組織部委託四川省委組織部,通知田紀雲到中央黨校中青年幹部培訓班學習,時間為一年。同時在學習班學習的,還有後來擔任中紀委書記尉健行以及中共十四屆中央政治局委員譚紹文等人。學習班還沒有結束,田紀雲就獲通知,即將出任國務院副秘書長[來源請求]

平步青雲

1985年6月17日,田紀雲(右一)和吳學謙(左一)陪同國務院總理趙紫陽訪問荷蘭,與荷蘭女王貝婭特麗克絲合影。

在擔任國務院副秘書長僅兩年後,田紀雲就被任命為國務院副總理國務院秘書長。在1985年9月召開的中共十二屆五中全會上,他又被增選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此後,田紀雲連任兩屆副總理,三屆中央政治局委員;在中央高層任職長達十八年;還曾兼任全國綠化委員會主任、中國「國際減災十年」委員會主任、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總指揮等職。[1]

田紀雲在擔任了十年的副總理之後,轉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留任中央政治局委員。1998年3月,第九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上,他當選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2][3][4][5]。2002年11月15日,73歲的田紀雲在中共十六屆一中全會後卸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並於2003年3月十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後卸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一職退休。

個人生活

田紀雲愛好打網球。曾獲「麗珠得樂杯」網球邀請賽冠軍、首屆「保險杯」網球賽亞軍、首屆「天龍」杯網球聯誼賽第三名、1992年「沙田杯賽」冠軍等。此外,田紀雲還曾當選為中國硬筆書法協會、中國市場經濟研究會、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的名譽會長。 

田紀雲還喜歡收藏書畫作品,比如舒同在1982年給他寫的字,黃胄在1984年給他畫的畫。有「共和國紅色掌櫃」之稱的中共元老陳雲也曾給田紀雲寫過字,一幅是魯迅的詩句「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另一幅是「雛鳳清於老鳳聲」[6]

所獲榮譽

1987年7月11日,獲朝鮮一級國旗勳章[7]

家庭

  • 妻子:李英華,是在「冀魯豫第三抗日中學」學習時認識的。李英華與田紀雲同年參加抗日工作,並先于田紀雲入校學習。在戰爭年代,抗日根據地有知識的女孩子不多,她顯得很出類拔萃。用田紀雲自己的話來說,李英華是他「風吹浪打不動搖,天涯海角不分離」的妻子。二人育有二子二女。
    • 兒子:田承剛,曾任深物業集團董事長。
    • 女兒:田湘黔,武警後勤部財務部部長,大校。
      • 女婿:邱國錄,武警森林指揮部後勤部少將副主任。
  • 三弟:田紀震(1932年9月6日-),曾擔任河南省新鄉市市長、市委書記。
    • 侄子:田承忠(1953年7月-),曾任湖北省人民政府副省長、人大副主任。
  • 堂弟:田健(1932年-2000年),曾任山東省省委副秘書長兼辦公廳主任、統戰部部長、省政協副主席。

參考文獻

  1. 田紀雲簡歷 新華網資料
  2. 韓泰華主編. 新中国50年 中. 北京:紅旗出版社. 1999.11: 897. ISBN 7-5051-0423-3. 
  3. 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秘書一局編.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会议大事记 1998.3-2003.2. 北京: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 2004.01: 405. ISBN 7-80078-793-1. 
  4. 中華人民共和國年鑑編輯部編輯.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 1998 总第18期. 中國年鑑社. 1999.01: 41. ISBN 7-80056-903-9. 
  5. 龍德,蔡翔主編.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鉴. 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 2000.12: 1832. ISBN 7-205-04473-1. 
  6. 煙臺日報網 原中央政治局委員田紀雲:無私者無畏
  7. 金日成主席签署中央人民委员会政令 向中国党政代表团和中国同志授勋. 人民日報. 1987-07-11 [2022-11-23].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 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前任:
習仲勛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一副委員長
第八屆第九屆
1993年3月-2003年3月
繼任:
王兆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職務
前任:
杜星垣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秘書長
1983年6月-1985年11月
繼任:
陳俊生
新頭銜 中國國際減災十年委員會主任
1989年-1993年
繼任:
羅 干
前任:
萬 里
全國綠化委員會主任
1989年-1993年
繼任:
陳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