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港岛线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现处于中国大陆简体模式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北港岛线
North Island Line
概览
营运地区 中国香港
所属系统港铁
上行总站香港站
下行总站北角站
技术数据
车站数目3个
轨距1,435毫米(4英尺8 12英寸)
运营信息
开通营运不早于2026年
路线图
添马站预定位置
铜锣湾北站预定位置

北港岛线(英语:North Island Line)是港铁落实兴建的东涌线延线和将军澳线延线,计划中的铁线路从现有的香港站途经添马站会展站铜锣湾北站,连接现有的北角站

概要

早期方案

根据香港政府运输科于1993年发表的铁路发展咨询文件,北港岛线首次被建议。当时的方案只是一个中型铁路系统,由香港站添马站会展站维园站连接天后站,与当时建议的南港岛线方案在会展站交汇。当时预计系统约于2011年投入服务,造价为23亿港元。

2000年方案

2000年,根据运输局发表的《铁路发展策略2000》,北港岛线被重新定位,成为东涌线的延线。计划中,现有的港岛线会一分为二,分别与东涌线及将军澳线合并。东涌线将会延长至香港岛北部,与炮台山站至柴湾终点站的一段港岛线连接,余下坚尼地城站天后站的港岛线路段则会被将军澳线连接取代。

东涌线的列车当到达香港站后,会继续向东行,经添马站会展站(原计划还包括维园站(即铜锣湾北站),不过因为当时沙田至中环线不经维园而告吹;但是根据港铁公司2010年的中期报告,维园站在营运网络及未来支线计划中再次出现。)[1],抵达炮台山站后,再经原有的港岛线往柴湾;而将军澳线列车到达北角站后,会经由新隧道继续向西行,而且经炮台山站直达天后站,再经原有的港岛线往坚尼地城。基于中西区填海区的就业人口在十年内无明显增加,加上线路需要配合中环第三期填海,该计划一直受到环保人士反对,指填海计划会破坏维多利亚港,有可能需要修订定线。另外沙田至中环线(第四条过海铁路)是否落实亦左右了第三期填海区车站的归属地点,在各种因素下,香港政府于2003年决定将北港岛线的完成时间押后至2016年以后。

当建议得到落实后,由于东涌线与港岛线所使用的列车类型和信号系统有所不同,需要作出调整及接合,极可能需要更换现时港岛线的信号系统,甚至站台和隧道结构,因此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够竣工。

2013年方案

2013年2月21日,香港政府路政署展开“我们未来的铁路”第二阶段公众咨询,提出北港岛线的方案[2]。咨询文件中包括两个方案,分别为:

  • “换线”方案:即北港岛线原方案,东涌线将经港岛北岸延长,并设置添马、会展、铜锣湾北站,之后从铜锣湾北站向东延长至港岛线炮台山站站台,并与现时港岛线路段相同,继续向东行驶至柴湾站将军澳线将经北角站延长至天后站,并承接港岛线前往坚尼地城站。此方案虽然大幅增加东涌线将军澳线直达港岛北岸繁忙车站班次及数目,但来往港岛北部的车程或会因港岛线被中断而需在北角站鲗鱼涌站转车,同时炮台山站至柴湾站在繁忙时间的班次会因应东涌线班次限制而被减少至每小时最多23班(即每2.5-2.7分钟一班)。

《经济日报》预料北港岛线可能会紧接中环湾仔绕道于2017年落成后随即动工。

最终落实方案

据《铁路发展策略2014》,北港岛线获落实兴建,并采用“交汇”方案,于添马站连接东涌线将军澳线,初步建议落实时间为2021至2026年[3],报告指出不采用“换线”方案的原因为该方案会将现有港岛线分为两半,将会严重干扰港岛线的运作,并且影响使用者的使用习惯[4]

车站及接驳线路

中文站名 英文站名 所在区域 接驳线路 启用日期
北港岛线(东涌线延线)
↑ 接驳东涌线香港东涌西
添马 Tamar 中西区 将军澳线 不早于2026年
北港岛线(将军澳线延线)
添马 Tamar 中西区 东涌线 不早于2026年
会展 Exhibition Centre 湾仔区 东铁线 2022年6-7月
铜锣湾北 Causeway Bay North 不早于2026年
↓ 接驳将军澳线北角宝琳康城

参考资料

注释
  1. 存档副本 (PDF). [2010-09-23]. 
  2. 我们铁路的未来: 北港岛綫及小西湾綫. 2013-02-21 [2013-02-23]. 
  3. 铁路发展策略2014 》(第35-38、47页),2014年9月,运输及房屋局
  4. 东涌线港岛线所使用的列车(目前东涌线列车阔度不能正常驶入港岛线站台)、信号系统以至站台幕门/闸门和隧道结构不同,可能涉及更换港铁ADtranz-CAF列车及兴建时或影响现时港岛线的日常运作。而来往港岛西与港岛东的乘客需要在北角站鲗鱼涌站转车。
其他资料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