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谛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真谛梵语परमार्थ Paramārtha,499年—569年),音译波罗玛诃陀,中国佛教四大译经家之一,其他三位是鸠摩罗什玄奘不空

唐道宣《续高僧传》卷一说他“景行澄明,器宇清肃,风神爽拔,悠然自远。群藏广部,罔不厝怀。艺术异能,偏素谙练。虽遵融佛理,而以通道知名。……历游诸国,随机利见。”

生平

西天竺优禅尼国人,出身婆罗门种姓。少时博访众师,学通内外,尤精于大乘之说。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传人,主宗无相唯识学。

由于博览群书,精通佛理,立志周游诸国,弘阐佛法,不畏艰险,先至扶南(今柬埔寨),后由梁武帝礼请来到中国,武帝太清二年(548年)。真谛三藏从西天竺(印度)抵达建业(南京),因遇侯景之乱,被迫逃难于,后开始从事佛经翻译事业,一生共翻译76部315卷,其中以《摄大乘论》、《俱舍论》、《金七十论》等经最为著名。晚年(562年)因感慨“弘法非时,有阻来意”,于是坐船欲西返印度,但却被风浪所阻,又漂回广州

受刺史欧阳𬱟竭诚供养,智恺等人亦来皈依,由此继续其翻译、弘法事业。真谛翻译经典的特色,是一边讲学、一边翻译,译述并进,并时常从事“义疏注记”。史载他“循环辩释,反复郑重,乃得相应。一章一句,备尽研核,释义若竟,方乃著文。”在他的影响下,成立了摄论宗俱舍宗一派。

作品

主要译作[1][2]

参考文献

  1. 彦琮等《众经目录》:“金光明经六卷(或七卷)凉世昙无谶译后三卷陈时真谛译……无上依经二卷……大涅槃经本有今无偈论一卷……佛性论四卷……中边论三卷……佛阿毘昙论二卷……起信论一卷……三无性论一卷……如实论一卷……十八空论一卷……金七十论三卷……思尘论一卷……解拳论一卷……立世阿毘昙论十卷……俱舍论二十二卷……十八部论一卷……四谛论四卷……部异执论一卷……明了论一卷……随相论一卷……金刚般若经一卷……解节经一卷……摄大乘释论十二卷……摄大乘释论十卷(或十五卷)……摄大乘论三卷……唯识论一卷……婆薮槃豆传一卷……仁王经一卷……广义法门经一卷……成就三乘论一卷……反质论一卷……正说道理论一卷……堕负论一卷……宝行王正论一卷……意业论一卷。”
  2. 开元释教录总括群经录上之六》:“金光明经七卷(无谶出四卷者有十八品真谛更出四品)……无上依经二卷……涅槃经本有今无偈论一卷……决定藏论三卷……大乘起信论一卷……如实论一卷(初题云如实论反质难品)……仁王般若经一卷……弥勒下生经一卷……十七地论五卷(与唐译瑜伽师地论同本翻得五卷)……中论一卷……三世分别论一卷……一十一部二十四卷……谛于梁代所出经论总十一部。”
    开元释教录总括群经录上之七》:“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卷……解节经一卷(是解深密经初五品异译出第一卷)……遗教经论一卷……十八空论一卷……摄大乘论三卷……摄大乘论释十五卷……佛性论四卷……中边分别论二卷……显识论一卷(内题云显识品从无相论出)……转识论一卷(即出前显识论中)……唯识论一卷……宝行王正论一卷……三无性论二卷(出无相论或一卷)……无相思尘论一卷(与唐译观所缘论同本)……解卷论一卷(初出与唐义净掌中论同本)……广义法门经一卷(中阿含一品)……佛阿毘昙经二卷……律二十二明了论一卷……阿毘达磨俱舍释论二十二卷……随相论一卷……立世阿毘昙论十卷……四谛论四卷……部执异论一卷……婆薮盘豆法师传一卷……金七十论三卷(外道迦毘罗仙人造明二十五谛谓数论也)……金刚般若论一卷……大般涅槃经论一卷……反质论一卷(今疑即藏中如实论是故彼题云如实论反质难品)……堕负论一卷……成就三乘论一卷……正说道理论一卷……意业论一卷……大空论三卷……僧涩多律[僧淴多律]一卷(陈言总摄)……俱舍论偈一卷……俱舍论本六卷……翻外国语七卷(一名俱舍论因缘事一名杂事)……修禅定法一卷……三十八部一百一十八卷……谛从陈武永定二年戊寅。至孝宣太建元年己丑。更译金刚般若经等三十八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