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陽市

出自求聞百科
安陽市
地級市
七朝古都安陽
七朝古都安陽
綽號:殷都
安陽市在河南省的地理位置
安陽市在河南省的地理位置
國家 中國
河南省
設立1982年3月
政府駐地文峰區文峰大道568號
下級行政區4市轄區、1縣級市、4
政府
 • 市委書記袁家健
 • 人大常委會主任徐家平
 • 市長高永
 • 政協主席易樹學
面積
 • 地級市7,352 平方公里(2,839 平方英里)
 • 陸地6,994 平方公里(2,700 平方英里)
 • 水域419 平方公里(162 平方英里)
 • 市區543.6 平方公里(209.9 平方英里)
面積排名全省第11位(佔全河南省4.44%)
 • 建成區(2011)76 平方公里(29 平方英里)
最高海拔1,632 公尺(5,354 英尺)
最低海拔50 公尺(160 英尺)
人口(2015)
 • 地級市511.7萬人
 • 密度696人/平方公里(1,800人/平方英里)
 • 市區(2015)124.26萬人
 • 城鎮(2015)239.7萬人
語言
 • 官方語言普通話
 • 母語方言晉語邯新片河南話中原官話鄭曹片)
時區北京時間UTC+8
郵政編碼455000
電話區號372
車輛號牌豫E
氣候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
年均溫14.1 ℃
年降水556.9毫米
年日照2,225.3小時
行政區劃代碼410500
舊稱北蒙、、寧新中邑、相州彰德府
城市稱號八大古都之一、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
城市精神文明、和諧、創新、超越[3]
國內生產毛額(2019)¥2,229.30億(全省第12位,佔全河南省4.10%)
317.02億美元匯率
人均¥36,695(全省第12位
4,460美元(匯率)
5,892國際元(平價)
網站http://www.anyang.gov.cn/
本表面積、人口、經濟數據參考《河南統計年鑑-2016》

安陽市,古稱相州彰德府,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河南省下轄的地級市,位於河南省北部。市境東連濮陽市,南接新鄉市鶴壁市,西界山西省長治市,北達河北省邯鄲市。地處太行山脈東麓,地勢西高東低,西部為山地、丘陵,東部為山前平原、黃衛沖積平原。漳河流經市境北緣,洹河從市區北部蜿蜒而過,淇河湯河衛河流經境內。全市總面積7,352平方公里,人口511.7萬,市人民政府駐文峰區

安陽是中國七大古都之一,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甲骨文的故鄉,周易的發源地,以世界文化遺產殷墟而聞名,是早期華夏文明的中心之一,有3300多年的建城史,500年建都史。安陽的建都史除在建都的商朝外,還有在建都的六個魏晉南北朝政權[4],為「七朝古都」[5][6]。安陽是京廣鐵路京廣高速鐵路以及京港澳高速公路上處於石家莊鄭州之間的重要城市。

安陽市的市花為紫薇花,市鳥為黑鸛,市樹為國槐。

名稱

北蒙是安陽最早的名稱。約前1300年,商朝的第20位國王盤庚將都城從「奄」(今山東曲阜)遷到「北蒙」並改名為,史稱「盤庚遷殷」。

安陽的得名則始於戰國末期。《史記·趙世家》記載:惠文王二十四年(前275年),「廉頗攻魏房子,因城而還,又攻安陽,取之」。這是「安陽」這一名稱在史籍上最早的記載。一說昭襄王五十年(前257年)秦國攻克魏國寧新中邑,因「寧新中」位於淇水之北(山南水北為「」),又根據相近字義變「寧」為「安」,故名「安陽」。

401年,北魏鄴城相州,取河亶甲居相之義為名,是為「相州」名稱之始。580年,古鄴城被焚毀,相州、魏郡鄴縣三級治所及鄴民遷至安陽,安陽遂稱相州,自此亦有鄴城之稱,即為新鄴城,後來也曾稱鄴郡隋代唐朝宋朝都沿用「相州」一名。明昌三年(1192年),相州升為彰德府兩代沿用。直到民國初年廢彰德府,復置安陽縣,「安陽」一名便沿用至今。

歷史

史前時代

安陽縣小南海小南海洞穴遺址表明,在約25000年前至約13000年前的舊石器時代,這一帶已經有人類居住。該洞穴遺址現在位於小南海西南的北樓頂山山腰上,坐西朝東,洞口約3米多寬。20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專家曾對洞穴進行發掘。郭沫若在《中國史稿》中將此稱為「小南海文化」。

中國上古三皇五帝時期,相傳顓頊帝嚳兩位帝王建都於今安陽市內黃縣境內,分別在位70餘年。

古代史

先秦

后母戊鼎

殷商後期,安陽是商都殷墟。早期的商王朝頻繁遷移都城。據史料記載,他們一共進行了13次遷都。約公元前1300年商王盤庚統治時期,都城從「奄」(位於今山東省境內)遷到「北蒙」(今安陽市區西北)並改稱「」。史稱「盤庚遷殷」。商朝都城遷殷後,殷成為此後商朝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商王朝在殷共傳八代十二王,歷時254年。前1046年,周武王率諸侯之師伐商紂,發動了牧野之戰,紂王兵敗自焚,殷亡。近代,這裡出土了15萬多片甲骨文、上萬件青銅器(包括著名的后母戊鼎)、50多座宮殿遺址,發現有宮殿區、王陵區、平民區、鑄銅遺址、手工作坊以及大型祭祀場等。

春秋時期,安陽先屬衛國,繼而屬晉國戰國時期,安陽屬魏國,後屬趙國。「安陽」一名始於戰國。其說有二,《史記·趙世家》載:趙惠文王二十四年(前275年),「廉頗攻魏房子,因城而還,又攻安陽,取之」。「安陽」一名始見於史冊。另《史記·秦本記》載:昭襄王五十年(前257年),「(王)攻邯鄲,不撥,去……攻汾城,即從唐撥寧新中,寧新中更名安陽」。即「安陽」之名是由「寧新中」改。

秦漢魏晉南北朝

統一六國後實行郡縣制,分天下為三十六郡,今安陽市所轄地區大致屬邯鄲郡。始置安陽縣。秦末屬河內郡邯鄲郡

西漢初年,廢安陽縣併入盪陰縣,此後直到西晉才得以重置。此間今安陽市所轄地區西部屬河內郡,東部屬魏郡(治所在鄴城,在今河北省臨漳縣西南)。自東漢至西晉統一前,河內郡屬司隸校尉部管轄範圍,魏郡則屬冀州管轄範圍。

東漢末年屬袁紹勢力範圍。204年,曹操打敗袁紹,攻取鄴,重建鄴城,使鄴城成為東漢實際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自封為魏王,定魏國之都於此;220年,曹丕篡漢,遷都洛陽,鄴仍然陪都,為「五都」之一。此時,今安陽市所轄地區仍分歸魏郡(治鄴)與河內郡管轄。

西晉時期,屬司州魏郡(統8縣,林慮縣(今林州市)屬司州汲郡)。十六國時期,仍屬魏郡管轄。同時,鄴先後成為後趙、冉魏、前燕三國的都城。

南北朝時期北魏道武帝天興四年(401年),在鄴立相州。此時鄴已經成為相州、魏郡、鄴縣三級治所。東魏初年,鄴成為東魏的都城,安陽縣與湯陰縣一起併入鄴縣武定八年(550年)七月,高洋高歡次子)篡魏,改國號為「齊」,仍都鄴。北齊統治極為殘暴,後於577年滅於北周北周靜帝時,楊堅輔政。北周大象二年(公元580年),隋公兼丞相楊堅鎮壓了對自己不服的相州(今安陽)總管尉遲迥,為了防止河北反楊勢力死灰復燃,遂下令火焚鄴城,相州、魏郡和鄴縣及所有居民一併南遷至安陽城。從此安陽城代替鄴城成為這一地區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成為新鄴城,原舊鄴縣地劃入安陽縣,同時安陽縣更名為鄴縣。原舊鄴縣地置靈芝縣。[7]

隋唐以後

白釉瓷文官俑,隋代開皇十五年。1959年安陽市張盛墓出土。現藏河南博物院

開皇三年(583年)隋文帝廢天下諸郡,實行州縣二級制,安陽城為相州、鄴縣治所。開皇十年(590年)鄴縣治所遷回原地鄴,復安陽縣建制。隋大業元年(605年),隋煬帝廢諸州總管府,實行郡縣二級制,廢相州,存魏郡,治安陽,領11縣。隋末今滑縣一帶翟讓李密領導的瓦崗軍起義,是隋末農民起義的重要部分。

高祖武德元年(618年),改魏郡為相州,領8縣。唐太宗貞觀元年(627年),分天下為十,相州隸屬於河北道。唐天寶元年(742年)至乾元元年(758年),相州一度改稱「鄴郡」。安史之亂期間,安陽城又是一個大戰場,連年戰爭給農業生產造成了嚴重破壞,給百姓帶來了極大災難。寶應元年(762年),唐雍王李适討伐駐相州的史朝義史思明之子)叛軍,史朝義部將薛嵩薛仁貴之孫)向唐節度使李抱玉投降。唐朝便在相州等六州置昭義軍,以薛嵩為昭義軍節度使,治所在相州。唐末藩鎮割據時期,相州屬魏博節度使管轄。唐肅宗乾元初,時值安史之亂末期,於魏州博州置魏博軍,田承嗣為魏博節度使。

初,相州隸屬河北西路,並置彰德軍節度

章宗明昌三年(1192年),相州升為彰德府,領5縣(一說4縣)。

至元初改「彰德府」置「彰德路」,直接隸屬於中書省

時期大體屬河南省,復為「彰德府」。領6縣1州(磁州)。

近現代史

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之初,安陽仍為彰德府治所。1913年改彰德府為安陽縣,屬河南省豫北道(1914年改為河北道)。1927年,道級行政區被廢除,安陽縣歸河南省直轄。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1949年5月6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安陽,成立安陽市;8月1日,成立平原省,安陽市為省轄市。1952年11月30日,撤銷平原省,安陽市劃歸河南省,仍為省轄市。1983年,國務院決定把安陽縣林縣濬縣湯陰縣淇縣劃歸安陽市,實行以市帶縣體制。1986年2月,河南省進行行政區劃調整,將淇縣、濬縣劃歸鶴壁市,將濮陽市屬的內黃縣滑縣劃歸安陽市。

2023年,安陽市入選全國第三批海綿城市建設示範城市[8],成為繼信陽市、開封市之後,河南省第3個入選全國「十四五」系統化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示範城市。[9]

地理

位置範圍

安陽市位於東經113°37′-114°58′,北緯35°13′-36°22′之間,東與濮陽市毗鄰,西與山西省長治市接壤,南與新鄉鶴壁兩市相接,北隔漳河河北省邯鄲市相望。按直線距離計算,北距北京約460公里,南到鄭州約160公里。市域總面積7413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為543.6平方公里。

地勢地形

安陽市地勢西高東低,自西向東傾斜,橫跨中國地勢的第二級和第三級階梯。地形多種多樣,以平原為主。平原、山地、丘陵、泊窪分別占總面積的53.8%、29.7%、10.8%、5.7%。大致以京廣鐵路為界,西部系太行山東麓的山地丘陵盆地,東部屬於華北平原的一部分。最高峰是林州市境內的四方垴,海拔1632米;最低點是滑縣的金堤河沿岸,海拔50米。

氣候

安陽市屬於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地處半濕潤地區,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熱同期。冬季寒冷乾燥,多大風。夏季炎熱,降水集中。年平均氣溫14.1。1月最冷,平均氣溫-0.9℃;7月最熱,平均氣溫27.0℃。極端最低氣溫-21.7℃(1951年1月12日),極端最高氣溫43.2℃(2009年6月25日)。年平均氣壓1001.5毫巴,年平均日照時數約2225小時,無霜期約210天,年平均降水量約557毫米,最大日降水量249.2毫米。[10][11]

安陽市氣候學上的冬季長約140天,夏季長約110天,而春季秋季的過渡期均為50多天,因而本地冬夏較長,春秋較短。受季風等因素影響,夏季以偏南風為主,雨水充沛,天氣炎熱;秋季晴和,日照充足;冬春季則盛行北風,較為乾旱,有浮塵天氣。

安陽市(平均數據1971-2000年,極端數據1951-2010年)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歷史最高溫 °F 69.3 81.0 88.3 98.6 103.1 109.8 107.2 103.1 102.7 94.3 81.9 79.3 109.8
平均高溫 °F 39.9 46.2 56.8 71.1 80.8 89.2 89.1 86.7 80.2 70.2 55.4 43.9 67.5
日均氣溫 °F 30.4 36.0 46.4 60.3 70.2 78.6 80.6 78.3 70.2 59.0 45.0 34.0 57.4
平均低溫 °F 22.8 27.7 37.4 50.0 59.2 68.2 72.9 70.9 61.3 49.8 36.5 26.6 48.6
歷史最低溫 °F −7.1 1.9 13.8 27.1 41.9 50.4 60.4 52.9 41.9 29.5 11.5 −0.6 −7.1
平均降水量 英寸 0.19 0.30 0.70 0.91 1.56 2.39 7.04 4.85 1.76 1.35 0.64 0.23 21.92
歷史最高溫 °C 20.7 27.2 31.3 37.0 39.5 43.2 41.8 39.5 39.3 34.6 27.7 26.3 43.2
平均高溫 °C 4.4 7.9 13.8 21.7 27.1 31.8 31.7 30.4 26.8 21.2 13.0 6.6 19.7
日均氣溫 °C −0.9 2.2 8.0 15.7 21.2 25.9 27.0 25.7 21.2 15.0 7.2 1.1 14.1
平均低溫 °C −5.1 −2.4 3.0 10.0 15.1 20.1 22.7 21.6 16.3 9.9 2.5 −3.0 9.2
歷史最低溫 °C −21.7 −16.7 −10.1 −2.7 5.5 10.2 15.8 11.6 5.5 −1.4 −11.4 −18.1 −21.7
平均降水量 mm 4.8 7.7 17.8 23.1 39.7 60.7 178.7 123.3 44.8 34.2 16.3 5.8 556.9
平均降水天數 2.2 2.9 4.4 4.6 6.6 7.5 12.2 10.1 7.1 5.4 3.8 2.4 69.2
數據來源:中國氣象局 國家氣象信息中心


水文

安陽市地表水資源貧乏,多年平均地表水資源8.67億立方米。河流屬於雨水補給類型,水位變化深受降水的季節變化和年際變化的影響,由於安陽市降水量季節分配不均勻,年際變化大,所以徑流年內年際變化大,夏秋水位高,冬春為枯水期。

安陽市除滑縣東部為黃河流域外,其餘大部分均屬海河流域的漳衛南運河水系,主要河流有衛河漳河洹河(安陽河)、湯河淇河等。

政治

現任領導

安陽市四大機構現任領導人
機構
中國共產黨
安陽市委員會
書記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
安陽市人民代表大會
常務委員會
主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
安陽市人民政府

市長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安陽市委員會
主席
姓名 袁家健 徐家平[12] 高永 葛愛美(女)[13]
民族 漢族 漢族 漢族 漢族
籍貫 安徽省肥東縣 河南省博愛縣 河北樂亭 河南省濮陽市
出生日期 1971年3月(53歲) 1964年12月(59歲) 1974年7月(49歲) 1957年7月(66歲)
就任日期 2021年7月 2020年5月 2021年7月 2013年1月

區劃沿革

1949年8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正式命名為安陽市,屬平原省,為省轄市。1952年10月,平原省撤銷,安陽市改屬河南省,仍為省轄市。1958年12月,安陽市屬新鄉專區轄市。1961年10月,劃歸安陽專區轄市。1982年3月,復為省轄市。1983年,國務院決定把安陽縣林縣濬縣湯陰縣淇縣劃歸安陽市,實行以市帶縣體制。1986年2月,河南省進行行政區劃調整,將淇縣、濬縣劃歸鶴壁市,將濮陽市屬的內黃縣滑縣劃歸安陽市。1994年1月,撤銷林縣,設立縣級林州市。2002年12月,撤銷鐵西區郊區,將兩區的各一部分合併設立殷都區,將郊區和安陽縣的各一部分合併設立龍安區,將郊區剩餘部分連同安陽縣的部分鄉鎮一起併入北關區文峰區

行政區劃

安陽市現轄4個市轄區、4個,代管1個縣級市

此外,安陽市還設立國家級安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安陽市城鄉一體化示範區

安陽市行政區劃圖
Template:安陽市行政區劃圖
區劃代碼[14] 區劃名稱 漢語拼音 面積[注 1][15]
(平方公里)
常住人口[注 2][16]
(2018年末)
政府駐地 郵政編碼 鄉級行政區劃[17]
街道
辦事處
410500 安陽市 Ānyáng Shì 7,351.54 5,176,000 北關區 455000 46 66 23
410502 文峰區 Wénfēng Qū 114.30 445,700 東大街街道 455000 15 1
410503 北關區 Běiguān Qū 92.90 326,100 紅旗路街道 455000 9 1
410505 殷都區 Yīndū Qū 648.45 276,500 梅園莊街道 455000 9 5 5
410506 龍安區 Lóng'ān Qū 366.20 287,200 文明大道街道 455000 6 3 2
410522 安陽縣 Ānyáng Xiàn 505.61 844,700 白璧鎮 455100 7 2
410523 湯陰縣 Tāngyīn Xiàn 636.61 442,700 城關鎮 456100 9 1
410526 滑縣 Huá Xiàn 1,780.94 1,071,000 道口鎮街道 456400 3 14 6
410527 內黃縣 Nèihuáng Xiàn 1,144.58 667,100 城關鎮 456300 10 7
410581 林州市 Línzhōu Shì 2,061.96 815,000 開元街道 456500 4 16
註:文峰區數字包含安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所轄3街道。

人口

截止到2012年底,安陽市共有人口573.77萬人,常住人口508.3萬人,有蒙古滿等43個民族,2012年人口自然增長率4.32‰。

根據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為5172834人[18],同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共增加11728人,增長0.23%。其中,男性人口為2502746人,占48.38%;女性人口為2670088人,占51.62%。總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為93.73。0-14歲人口為1130615人,占21.85%;15-64歲人口為3649804人,占70.56%;65歲及以上人口為392415人,占7.59%。

城市規劃與建設

安陽城市建設歷史可以上溯到3300年前的商朝後期,那時的安陽叫「」,是商朝的都城,是全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紂之後,城市逐漸被廢棄,淪為廢墟,即殷墟。一直到始皇十一年(前236年)才再修城牆。北魏天興元年(398年)重修。洪武元年(1368年),安陽城進行了大規模的改建,新城高二,厚二丈,外磚內土,有城門4個,各城門之上均建有樓宇,四個城角建有巍峨的角樓;城內有雄偉壯觀的三重檐鼓樓,北大街有凌空欲飛的鐘樓,城垣外有寬十丈、深一丈的護城河。自此,安陽老城定型,延續至今。今天安陽老城內的鐘樓、鼓樓、三角湖的西南角樓等建築均為明初的遺蹟。清朝官府曾對老城進行三次修復。至清末有街道90餘條,主幹道為東、西、南、北大街,東西大街全長1657米,南北大街全長1548米,寬9米以上。南北向街道共有18條,謂「十八羅漢街」。大街小巷縱橫交錯,有「九府十八巷七十二胡同」的稱譽。

截止到2010年底,建成區現有市政道路210條,總長度320公里,總面積811.47萬平方米;綠化覆蓋率38.23%,綠地率33.63%,人均公共綠地面積8.45平方米。城市內道路縱橫交織,東西向多稱「某某大道」,南北向多稱「某某路」。東西向主幹道自北向南有人民大道-安鋼大道、文峰大道、文明大道、文昌大道、黃河大道、長江大道等,橫貫東西的文明大道是目前安陽市最長的大道,西起南林高速安陽西出口,東至京廣客運專線;文峰大道有安陽的「長安街」之稱,其中段為安陽最繁華的商業中心之一,也是安陽老城的中心;南北向主幹道自東向西有海興路、光明路、朝霞路、永明路、中華路、平原路、東風路、紅旗路、彰德路、鐵西路、梅東路、華祥路等,中華路是安陽最長的縱向道路,連接安陽、湯陰兩地,並計劃與邯鄲中華大街相連,形成北起邯鄲、南至湯陰的城際快速道路。目前,安陽城區正在逐步向東擴展,建設重心逐漸東移。規劃中的安陽新區就位於城市的東邊,城市規劃管理部門將其功能定位為城鄉一體化先行區、現代化複合型功能區、對外開放示範區、產業轉型升級先導區、豫晉冀交界地區綜合交通樞紐和區域物流中心。[19]

經濟

根據初步核算的結果,2012年安陽市實現生產總值1593億元,大致居河南省第6位。人均生產總值達到31340元[20]。三次產業結構為11.7:58.1:30.2。

2011年,安陽市完成地方財政收入(一般預算)合計77.36億元,其中稅收收入53.65億元。[2]

2012年,城鎮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21042元,比上年增長12.6%;城鎮居民家庭人均消費支出11863元(2011年),增長12.4%。農村居民家庭人均純收入8618元,增長13.6%;農村居民家庭人均消費支出4304元(2011年),增長15.5%。

位於安陽市區南部的安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於1992年8月4日成立,是國家級顯示器件產業園和中國光伏產業示範基地,以生化醫藥產業、電子信息產業、光伏新能源產業、機械裝備製造產業為優勢產業。紅旗渠經濟技術開發區位於安陽林州市東北部,為河南省第8家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更是中國中西部地區首家縣域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主要產業有高端裝備製造孵化園、生物科技產業園、鋼鐵裝備產業園、汽車裝備產業園和電子信息產業園。

工業

安陽市是河南省重要的工業基地,現已形成以鋼鐵電子機械電力輕紡煙草等為主的工業體系。重點規劃有9個省級產業集聚區。2010年,安陽市工業增加值732億元,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增加值648億元,增長19.7%,連續9年保持兩位數以上的高位增長,占全部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88.5%;實現利潤183億元,增加34%。有11家企業入選河南省工業企業100強,占河南省總數的九分之一。安陽鋼鐵集團是國家特大型鋼鐵企業,河南省內最大的鋼鐵工業基地。

安陽是中國第二個中國光伏產業示範基地,與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合作共建了中國第二個太陽能中心光伏產業化與技術研發基地,目前已形成了安陽高新區光伏產業園區等三個園區,有林州中升、河南新能、鳳凰光伏、安彩高科等光伏骨幹企業6家,配套企業10多家,已經初步形成多晶硅非晶硅薄膜電池生產兩大產業鏈。

安陽市礦產資源較為豐富,有煤炭石灰岩大理石石膏等20多種。安陽市東臨中原油田濮陽至安陽的天然氣管線長達100多千米,為安陽市經濟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2023年,河南省科技廳會同相關部門共同遴選出第二批350家河南省「瞪羚"企業並予以公布。安陽市入選8家企業,分別是河南宏通電纜有限公司、河南四通精密模具有限公司、安陽鍛壓數控設備有限公司、河南鑫達鐵路器材有限公司、林州致遠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河南四通集團有限公司、林州市誠雨電子材料有限公司、河南金百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1]

農業

安陽市是河南省重要的農產品生產基地,有耕地面積613萬畝,主產小麥玉米棉花油菜籽、芝麻等,是國家規劃的小麥、玉米、棉花、油料等農產品優勢區域,是國家確定的全國優質小麥生產基地市。優質專用小麥種植面積395萬畝,占小麥總面積的86.7%。[22]2012年安陽市糧食總產量為349.6萬噸。

商業

2012年,安陽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469.1億元,增長15.4%,連續保持15%以上的增幅。其中批發業實現零售額為77.5億元,零售業實現零售額為329.8億元,住宿業和餐飲業分別實現零售額3.6億元和58.2億元。

安陽的商業中心主要在文峰中路、北大街、紅旗路、唐子巷,最具有代表性的商場有凱德廣場(沃爾瑪)、丹尼斯萬達廣場 、銀座商城等。此外,安陽還有一些專業批發市場,如柏莊內衣市場、豫北蔬菜批發市場和零售市場、豫北苗木花卉市場等。

交通

安陽市位於河南省最北部,地處三省交界處,有「豫北重鎮」、「三省通衢」之稱,是中國南北交通的重要樞紐、中原經濟區5個區域物流樞紐之一。

安陽火車站站台

鐵路

京廣鐵路縱貫市區,在安陽市境內從北至南有柏莊安陽寶蓮寺湯陰宜溝五站,從安陽站向北到北京里程為508公里,動車組最快運行時間4小時6分鐘;向南至河南省省會鄭州為180公里,動車組最快運行時間1小時30分鐘。安陽火車站成立於1905年,歸鄭州鐵路局管轄,為一等站。另有安李(珍)石(澗)林(鋼)湯(陰)鶴(壁集)湯(陰)台(前)四條鐵路支線。

京廣高速鐵路北京至鄭州段已於2012年12月26日正式通車運營。該線穿過安陽市區東部,設有安陽東站。由安陽東站向北至北京西站高速動車組列車最快運行時間2小時20分鐘;向南至鄭州東站,高速動車組列車最快運行時間42分鐘。

晉中南鐵路從安陽市境內穿過,設有紅旗渠站安陽西站湯陰東站五陵站井店站,其中湯陰東站以東沿既有湯台鐵路增建二線。目前已建成通車。建成後,安陽市將形成「二縱一橫」的鐵路格局。

公路

安陽市處於豫北地區,且大部分為平原地形,公路四通八達。2011年公路客運周轉量47.8億人公里。

南北方向的G4 京港澳高速,與東西方向的南林高速縱橫交錯,形成十字型交通骨架。除此之外,經過安陽市境的高速公路還有S26 范(縣)輝(縣市)高速公路G45 大廣高速S49 林(州)桐(柏)高速(規劃)、S81 安陽西北繞城高速公路

107國道縱貫市區。此外,經過安陽市境的重要公路還有 301省道 302省道 215省道等。

航空

安陽目前正計劃在湯陰縣瓦崗鄉建設安陽豫東北機場,機場設計為民用支線機場,距市區約28公里。

公共交通

安陽市區主要的公共交通運輸方式是公共汽車出租汽車

公共汽車

安陽市區的公交車服務由安陽市公共交通總公司運營。安陽市公共交通總公司成立於1958年,運營車輛647台,營運線路48條,線路總長度688.5公里,年營運里程3500萬公里,年均客運量7660萬人次。[23]

科教

安陽市是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和國家知識產權試點市,科技綜合實力較為雄厚,截止到2012年底,擁有科研院所8家,國家級重點實驗室1家(棉花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省級工程技術中心19家。全年申請專利1758件,授權951件,科技成果推廣率達到90%以上。著名的科研院所有:

2011年底,安陽市共有科研活動人員15759人,其中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者4685人。[2]

2012年底,安陽市共有各級各類學校2701所,在校生106.94萬人(2011年)[22],教職工6.58萬人(2011年)[22],其中專任老師5.57萬人(2011年)[22]高等院校6所,其中河南省屬師範類普通高校安陽師範學院和安陽市屬理工類普通高校安陽工學院均坐落在市區南部的高新區;普通高中37所,中等職業學校18所,初中260所,小學1401所,特殊教育學校8所,幼兒園910所,職業技術培訓學校61所。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99.99%,全市被本專科院校錄取27480人,錄取率78.89%。

安陽市2011年末共有各類博物館、紀念館15個,公共圖書館7個。[22]

高校

普通中學(市直屬)

高級中學

   

初級中學

 

完全中學

傳統文化

安陽的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形式多種多樣。

戲曲文藝

截至2011年底安陽市共有藝術表演團體15個,群藝館、文化館15個。[1]

豫劇大師崔蘭田創立的崔派藝術在豫劇界獨樹一幟。崔蘭田是豫西流派的傑出代表,其唱腔融會了秦腔曲劇等多個劇種的音調,音域寬廣,適合飾演端莊賢淑善良堅貞但卻命運悲慘的婦女形象。

另外,內黃的農民畫,湯陰剪紙,獨特的背閣、抬閣高蹺旱船、龍燈等民間表演藝術也很有名。

飲食特產

方言

安陽市的方言,從語言學上講屬於晉語邯新片中原官話鄭曹片的過渡區域。大致地,西部的林州市安陽縣湯陰縣使用的方言屬於晉語邯新片,保留有入聲,而東部的內黃縣滑縣等地區則偏向於中原官話鄭曹片,也就是河南話

「安陽話」一詞一般代指安陽市區的方言,屬於晉語,但實際上比林州的方言明顯具有更多河南話的特徵。安陽話的特徵是,保留入聲,沒有捲舌音兒化現象多,有一些獨特的口語詞彙。

旅遊

安陽是中國七大古都之一,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共有世界文化遺產1處(殷墟),國家級A級景區16處,其中,5A級景區1家,4A級景區6家。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0處。有國家森林公園1座,國家級風景名勝區1處。[26]2012年全年接待遊客2504.05萬人次,旅遊總收入168.93億元。

2023年9月,安陽市文化館被文化和旅遊部全國公共文化發展中心確定為「沉浸城市故事會」國家級試點,成為首批20個國家級試點之一。[27]同年12月15日,安陽市中國文字博物館、湯陰縣中華夢幻谷景區成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28]

名勝古蹟

安陽市西部有很多自然景區。

  • 石板岩風景區:位於林州市城區西20公里的石板岩鄉,境內山巒起伏,是太行山的旅遊勝地,有「八大景」:太行隧洞、王相岩、桃花谷、冰冰背、水仙洞、「天險」寨門、龍床瀑布、太行平湖。
  • 黃華山風景區:位於林州市城區西10公里的林慮山中,主要是山景,素有「太行最秀林慮峰,林慮黃山更勝名」的美談。
  • 洪峪山風景區:洪峪山是林慮山中一大山谷,位於林州城西南15公里,不僅有瀑布等自然景觀,還有摩崖石塔等一些人文景觀。
中國文字博物館
安陽天寧寺
紅旗渠虎口崖
  • 珍珠泉風景區:位於安陽縣水冶鎮西,由馬蹄泉、寶劍泉、臥龍泉等3個主泉組成,面積約1300平方米。
  • 小南海風景區:又名南海松濤,為安陽八大景之一,位於安陽市區西南25公里處,因位於古鄴城之南又長有海帶而得名。有小南海洞穴遺址和小南海石窟

安陽同樣也是一個古蹟遍布的地方,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0處,省級52處。較著名的有:

休憩場所

目前,安陽市區內的公園都已經免費向市民和遊客開放,包括人民公園、洹園、三角湖公園、易園等。另外,市內還有很多廣場,有的設置了健身器材等設施,供人們健身、娛樂和休息。

2023年,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公示河南省鄉村旅遊特色村、休閒觀光園區、特色生態旅遊示範鎮和創客示範基地名單,安陽市林州市茶店鎮翟二井、東崗鎮硯花水村、安陽縣崔家橋鎮雙塔村、湯陰縣宜溝鎮向陽莊村、城關鎮段莊村、龍安區龍泉鎮東上莊村、善應鎮化象村、殷都區安豐鄉漁洋村、都里鎮東水村、滑縣八里營鎮李丁將村等10個村入選河南省鄉村旅遊特色村;殷都區北蒙辦事處浩宇農莊、林州市黃華鎮董家村八方農場、河順鎮萬盛農場、湯陰縣韓莊鎮南張賈荷花苑、五陵鎮麥多生態農業觀光園等5個園區入選河南省休閒觀光園區;林州市東姚鎮、滑縣留固鎮入選河南省特色生態旅遊示範鎮;滑縣半坡店古典家具專業園區入選河南省鄉村旅遊創客示範基地。[30]


傳媒

全市有調頻廣播轉播發射台6座,1千瓦以上的電視轉播發射台6座,廣播、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均為100%。[22]主要媒體有《安陽日報》、《安陽晚報》、安陽人民廣播電台安陽電視台等。

衛生

截止到2011年底安陽市共有各類衛生機構(不含診所、村衛生所)227家,鄉鎮衛生院92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0家,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0家,全市婦幼保健院(所)10家。[22]

體育

2011年末,安陽市共有體育場6個(市區4個),體育館3個(市區1個),航空運動機場1個,國際滑翔基地(林州)1個,其餘各類體育場地1037個,體育場地總占地面積435萬平方米。在省級以上比賽中共獲得金牌67枚,銀牌49枚,銅牌55枚,體育彩票銷售總額達到2.89億元。[22]

安陽被稱為「中國航空運動之都」,又是全國通用航空產業園區試點市,自2009年起每年都舉辦中國(安陽)國際航空運動旅遊節,進行各種航空表演以及滑翔傘跳傘比賽。安陽市還設有一所安陽航空運動學校,為國家體育總局直屬單位,是目前中國航協最大的航空俱樂部和航空體育訓練、比賽中心,具備承辦大型世界航空體育比賽的綜合能力。

名人

友好城市

國際[31]

 中國國內[33]

   

注釋

  1. 土地面積為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結果數據。
  2. 常住人口為河南省2018年人口變動情況抽樣調查數據。

參考文獻

  1. 1.0 1.1 1.2 《安陽統計年鑑—2012》編委會. 安阳统计年鉴—2012. [2013-08-27]. 
  2. 2.0 2.1 2.2 《河南統計年鑑—2012》編委會. 河南统计年鉴—2012. [2013-08-27]. 
  3. 郭曉東. 安阳市城市精神确定. 新華網河南頻道. 2007-09-19 [2012-08-26]. 昨天召開的安陽市黨政聯席會議決定,將「文明、和諧、創新、超越」定為安陽市的城市精神。 
  4. 這六個政權分別是曹魏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
  5. 呂何生. 阅尽人间春色的七朝都城——追记安阳跻身中国七大古都之经过. 安陽日報社 (安陽: 安陽日報). 2012-11-27 [2013-10-24] (簡體中文(中國大陸)). 
  6. 七朝古都——安阳. 國際在線. 2011-04-17 [2013-10-24]. 
  7. 安陽日報. 与邺有关的地名(1). 安陽日報. 2011-01-04 [2013-10-25]. 
  8. 張家祺. 安阳市入选全国第三批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_市县_河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m.henan.gov.cn. [2024-01-03]. 
  9. 李連凡. 将获10亿元补助 安阳入选全国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名单_河南要闻_河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m.henan.gov.cn. [2024-01-03]. 
  10. 中国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网. [2014-02-22]. 
  11. 安阳“高烧”43.2℃ 市民无处话清凉. [2014-02-22]. 
  12. 徐家平当选安阳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袁家健当选市长(简历)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district.ce.cn. [2020-05-17]. 
  13. 葛爱美连任安阳政协主席. 中國經濟網. [2017-08-10].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县以上行政区划代码.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 [2015-04-04]. 
  15. 《安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方案》. 安陽市國土資源局. [2018-10-25]. 
  16. 河南省統計局. 《河南统计年鉴-2019》. 中國統計出版社. 2019年10月 [2020-06-28]. ISBN 978-7-5037-8911-3. 
  17.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镇行政区划简册2018》. 中國社會出版社. 2018年10月. ISBN 978-7-5087-5594-6. 
  18. 安陽市統計局. 《安阳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19. 省政府辦公廳.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阳新区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 河南省政府門戶網站. 2011-05-21 [2012-08-31]. 
  20. 依2012年底安陽市常住人口(508.3萬人,《2012年安陽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數據)計算。
  21. 張家祺. 安阳市8家企业入选河南省“瞪羚”企业名单_市县_河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m.henan.gov.cn. [2024-01-03]. 
  22.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安陽市統計局. 2011年安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河南省統計網. 2013-03-12 [2012-08-26]. 
  23. 企业简介. 安陽公交網. [2012-08-30]. 
  24. 安陽市第三十五中學(洹北中學)與安陽市第二中學簽署聯合辦學協議,安陽市第三十五中學成為安陽市第二中學北校。
  25. 校址在滑縣
  26. 安阳旅游. 安陽市人民政府. 安陽在線(政務版). 2013-05-22 [2013-10-25]. 
  27. 張家祺. 安阳市文化馆入选首批“沉浸城市故事会”国家级试点_市县_河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m.henan.gov.cn. [2024-01-03]. 
  28. 張家祺. 河南省2023年国家4A级旅游景区名单公示 安阳市2家景区入选_市县_河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m.henan.gov.cn. 安陽市人民政府. 2023-12-18 [2024-01-03]. 
  29. 藝術與建築索引典—安陽 (商代風格)[永久失效連結] 於2011 年3 月18 日查閱
  30. 張家祺. 2023年河南省乡村旅游特色村等名单公示 安阳市多地入选_市县_河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m.henan.gov.cn. [2024-01-03]. 
  31. 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友好城市统计. 中國國際友好城市聯合會. [2012-09-01]. [永久失效連結]
  32. 韩国安养市与中国安阳市结为友好城市.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2013-07-26 [2013-08-30]. 
  33. 缔结的友好城市. 安陽市人民政府招商引資辦公室. 2009-05-26 [2014-02-09]. [永久失效連結]

外部連結

前任者:
商朝
中國首都
約前14世紀末前13世紀初–前1046年 商朝
繼任者:
西周鎬京 一說商朝朝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