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用航空局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中國民用航空局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
國發〔1999〕25號印章直徑4.5厘米,中央刊國徽,由國務院製發。


主要領導
局長 馮正霖(正部長級)
副局長(4) 董志毅呂爾學 崔曉峰 胡振江
機構概況
業務上級機構 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運輸部
組織上級機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機構類型 國務院部委管理的國家局
行政級別 副部級
本級中共組織 中國共產黨中國民用航空局黨組
本級紀檢監察機構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交通運輸部紀檢監察組
聯絡方式
總部
 實際地址 北京市東城區東四西大街155號
對外官網 www.caac.gov.cn
影像資料


中國民用航空局總部

中國民用航空局,簡稱中國民航局民航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主管民用航空事業的國務院部委管理的國家局,現由交通運輸部管理。

中國民航局在1987年以前曾承擔中國民航的運營職能;2008年3月,原中國民用航空總局由國務院直屬機構降格為國務院部委管理的國家局,同時更名為中國民用航空局[1]

沿革

1952年8月,中國人民航空公司成立。
波音707為中國內地引進的首款波音客機。
參見:兩航事件

1949年11月2日,中共中央決定在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下設民用航空局(受空軍司令部領導);12月,軍委民航局成立,在天津上海武漢重慶廣州設辦事處[2]。1950年3月10日,廣州辦事處印章正式啟用,主要負責廣東、廣西、湖南三省(區)的民航管理及業務工作。1951年1月29日,民航武漢辦事處與民航廣州辦事處合併為華中南民航辦事處,不久改為中南民航辦事處。設在廣州,管轄範圍為廣東、廣西、湖南、湖北四省(區)的民航業務。1951年10月27日,經政務院批准,調整軍委民航局的組織機構,將各地區民航辦事處改為地區管理分局。

中央軍委、政務院於1952年5月7日作出了《關於整編民用航空的決定》,軍委民航局改為軍隊建制,直轄於空軍司令部,同時將民用航空的行政管理和企業經營機構分開,改設民用航空局和民用航空公司。根據這個決定,民航局於1951年7月至11月進行整編。整編後,軍委民航局下設華東(上海)、中南(廣州)、西南(重慶)、華北(天津)4個民航管理處,實施政府管理職能。華南民航管理分局改為中南民航管理處,管轄範圍不變。1951年7月17日成立中國人民航空公司,經營航空運輸和專業航空業務,在廣州設立了廣州民航站和中國人民航空公司廣州營業處。由於民航初建,業務量不大,設兩套機構,配兩套幹部,冗員過多,而且存在領導關係及工作上的矛盾,不能很好地保證飛行安全。在不到一年時間內,發生幾起重大事故,在1953年6月,學習蘇聯民航「政企合一」的模式,中國人民航空公司併入軍委民航局。1955年1月1日,中蘇民航併入中國民航北京管理處[3]:275

1954年11月,「中央人民政府革命軍事委員會民用航空局」更名為「中國民用航空局」(以下簡稱「民航局」),改為國務院直屬局,受國務院與空軍雙重領導,空軍主管技術、飛行、機務、通訊、人事管理和政治工作。  

1958年2月27日,民航局改為交通部部屬局,並於6月17日批准交通部黨組「關於體制下放意見的報告」,民航實行中央、地方雙重領導,即:國際航線、國內幹線和工業航空,集中性大,實行以中央為主的雙重領導;地方航線和農業航空下放地方,實行以地方為主的雙重領導。據此,全國大部分地區相繼在原有航空站的基礎上組建了省、自治區民航管理處。位於北京、上海、廣州、成都、烏魯木齊的5個管理處則於12月13日改為管理局,授予區域管理局的職權。

1960年11月17日,中國民用航空局改稱「交通部民用航空總局」。1962年4月,第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53次會議決定,民航局改稱「中國民用航空總局」,為國務院直屬局,由空軍代管,各省的民航局(處)均由民航局垂直領導。 1964年,民航總局機關遷入位於豬市大街(1965年改稱東四西大街)的新辦公樓[4]

1969年11月20日,民航劃轉為中國空軍的一部分,執行軍隊制度;各省民航局以民航系統領導為主,同時接受大軍區空軍的領導;民航系統實行義務工役制,着工作服和制服,不着軍裝。

1980年3月,民航脫離軍隊建制(除航行管制權仍由總參作戰部航行局和空軍司令部航行局統一領導),中國民航局恢復為國務院直屬機構,實行企業化管理;既是政府行政部門,又以「中國民航(CAAC)」的名義直接經營航空運輸[5]

1987年1月30日,國務院批准了《關於民航系統管理體制改革方案和實施步驟的報告》,民航業進行了以「航空公司與機場分設」為特徵的體制改革,將原「中國民航」拆分出6個獨立的航空公司,實行自主經營、自負盈虧、平等競爭;中國民航局不再直接承擔客運職責,並下設6個地區管理局。[6]

1993年4月19日,民航局更名為「中國民用航空總局」,屬國務院直屬機構;當年12月20日起,其行政級別由副部級調整為正部級。

2002年3月,原隸屬於民航局管理的航空公司以及服務保障企業正式與其脫鈎,成立了六大集團公司;除首都機場西藏自治區內機場外,其他民用機場均改由地方政府,施行屬地化管理。[7]

2008年3月15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於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決定》,批准《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方案規定:「組建交通運輸部。將交通部、中國民用航空總局的職責,建設部的指導城市客運職責,整合劃入交通運輸部。組建國家民用航空局,由交通運輸部管理。國家郵政局改由交通運輸部管理。保留鐵道部,繼續推進改革。不再保留交通部、中國民用航空總局。」[8][9][10]

2018年12月,中辦、國辦印發《行業公安機關管理體制調整工作方案》,按照「警是警、政是政、企是企」的要求,將海關緝私公安、民航公安由雙重領導、以行業部門為主調整為雙重領導、以公安部為主[11]

職責

根據《中國民用航空局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中國民用航空局承擔下列職能:

  1. 提出民航行業發展戰略和中長期規劃、與綜合運輸體系相關的專項規劃建議,按規定擬訂民航有關規劃和年度計劃並組織實施和監督檢查。起草相關法律法規草案、規章草案、政策和標準,推進民航行業體制改革工作。
  2. 承擔民航飛行安全和地面安全監管責任。負責民用航空器運營人、航空人員訓練機構、民用航空產品及維修單位的審定和監督檢查,負責危險品航空運輸監管、民用航空器國籍登記和運行評審工作,負責機場飛行程序和運行最低標準監督管理工作,承擔民航航空人員資格和民用航空衛生監督管理工作。
  3. 負責民航空中交通管理工作。編制民航空域規劃,負責民航航路的建設和管理,負責民航通信導航監視、航行情報、航空氣象的監督管理。
  4. 承擔民航空防安全監管責任。負責民航安全保衛的監督管理,承擔處置劫機、炸機及其他非法干擾民航事件相關工作,負責民航安全檢查、機場公安及消防救援的監督管理。
  5. 擬訂民用航空器事故及事故徵候標準,按規定調查處理民用航空器事故。組織協調民航突發事件應急處置,組織協調重大航空運輸和通用航空任務,承擔國防動員有關工作。
  6. 負責民航機場建設和安全運行的監督管理。負責民用機場的場址、總體規劃、工程設計審批和使用許可管理工作,承擔民用機場的環境保護、土地使用、淨空保護有關管理工作,負責民航專業工程質量的監督管理。
  7. 承擔航空運輸和通用航空市場監管責任。監督檢查民航運輸服務標準及質量,維護航空消費者權益,負責航空運輸和通用航空活動有關許可管理工作。
  8. 擬訂民航行業價格、收費政策並監督實施,提出民航行業財稅等政策建議。按規定權限負責民航建設項目的投資和管理,審核(審批)購租民用航空器的申請。監測民航行業經濟效益和運行情況,負責民航行業統計工作。
  9. 組織民航重大科技項目開發與應用,推進信息化建設。指導民航行業人力資源開發,科技、教育培訓和節能減排工作。
  10. 負責民航國際合作與外事工作,維護國家航空權益,開展與港澳台的交流與合作。
  11. 管理民航地區行政機構、直屬公安機構和空中警察隊伍。
  12. 承辦國務院及交通運輸部交辦的其他事項。

機構設置

民航華北局機關
民航華東局機關
民航西南局機關(右)
中國民航飛行校驗中心

根據《中國民用航空局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中國民用航空地區行政機構職能配置、機構設置和人員編制規定》,中國民用航空局內設機構為副司局級,設置下列機構:

內設機構

派出機構

地區行政機構
駐外機構

直屬事業單位

直屬高等學校

直屬企業單位

另設中國民用航空西藏自治區管理局(正司局級全民所有制企業),由中國民用航空西南地區管理局管轄,代表民航西南地區管理局,負責對轄區內民用航空事務實施行業管理和監督,並管理西藏自治區內的民用機場[12]

歷任領導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民用航空局局長
中國民用航空局局長
交通部民用航空總局局長
中國民用航空總局局長
國家民用航空總局局長
  • 沈圖(1978年3月-1980年3月)
中國民用航空局局長
中國民用航空總局局長
  • 蔣祝平(1993年4月-1993年12月,副部長級)
  • 陳光毅(1993年12月-1998年6月)
  • 劉劍鋒(1998年5月-2002年5月)
  • 楊元元(2002年5月-2007年12月)
  • 李家祥 空軍中將(2007年12月-2008年3月)
中國民用航空局局長
  • 李家祥 空軍中將(2008年3月-2016年1月,正部長級)
  • 馮正霖(2016年1月-,正部長級)

中國民航運營時期

中國人民航空公司
(中國民航)
CAAC
IATA
CA[注 1]
ICAO
CCA
呼號
CAAC
創立於1949年
終止運營1987年(分成六家航空公司)
樞紐機場北京首都國際機場
上海虹橋國際機場
廣州白雲國際機場
成都雙流國際機場
瀋陽桃仙國際機場
武漢天河國際機場
西安咸陽國際機場
通航城市85個城市,25個國家(1987年數據)
母公司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總部北京市

中國民航,或稱中國人民航空公司,是於1952至1987年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主管的民用航空事業運營機構。

運營歷史

1982年,在洛杉磯的中國民航波音747SP客機,噴塗中國民航塗裝。
1990年在啟德機場的中國民航波音737-200。
1974年,中國民航的伊爾-62莫斯科謝列梅捷沃機場
1988年,停在西安西關機場的An-24。
1990年停在柏林-舍訥費爾德機場的中國民航波音767-200ER。
人民畫報》1963年11期刊載的中國民航乘務員圖片。

中國民用航空總局曾經以「中國民航」的名義經營民用航空業務,1954年開始執行領導人專機任務[13]:659-660,20世紀50年代中期開始運營國際航線,但當時的目的地僅為蘇聯蒙古朝鮮緬甸社會主義陣營國家,機隊也以蘇聯制客機為主。[3]:65[14][15]

1959年,中國民航接收首架伊爾-18,此後伊爾-18機隊規模於60年代達到11架,1963年引進維克斯子爵型[3]:42,次年3月26日使用伊爾-18開通京滬、京廣不經停航班[13]:580[16][17]

中國民航首款渦扇式飛機為1970年從巴基斯坦購入的霍克薛利三叉戟型,次年伊爾-62也加入中國民航機隊[3]:46[18]。1973年,中國民航接收首架波音707,次年使用波音707開通北京經卡拉奇飛往巴黎的中法航線以及北京經上海、大阪至東京的中日航線[3]:66,707機隊規模也達到10架[3]:46。1974年1月30日,中國民航已運營19年的北京-伊爾庫茨克航線改為使用伊爾-62從北京直航莫斯科[3]:66,同年4月1日,中國民航用伊爾-62開通北京-烏魯木齊航線,京烏兩地間實現當天到達[3]:62[13]:582。1978年3月31日,北京-卡拉奇-亞的斯亞貝巴航線開通,成為中國民航首條通往非洲的國際航線,蘇黎世和法蘭克福這兩個航點也先後於1978年和1979年開航[3]:68。中國民航於1980年用波音707先後開航曼谷、香港[3]:65

1980年,中國民航引進3架波音747SP[19][20],其中一架首次以租賃形式引進[3]:46,同年11月投入法蘭克福及倫敦航線運營[3]:69,翌年1月7日用其開通首條中美定期航線,由北京經上海、三藩市飛往紐約[21][22][23],1982年又租入一架747SP,同年開航洛杉磯[3]:69-70,1983年引進設269個客位的波音747-200BM客貨混合機[3]:48。同年,中國民航上海管理局引進MD-82[24]

1984年,中國民航引進波音737-200和國產運-7,同年9月5日開通首條由北京經廣州飛往悉尼的航線[25]。1985年,中國民航首次引進空中巴士A310[24][26]波音767[3]:49,同年6月17日開通新加坡航線[3]:71,1986年首航羅馬,開通中意航線[13]:614,1987年開航柏林、溫哥華[3]:72並增加北京-東京-三藩市-紐約航班[13]:615

1980年代中期,中國民航已開通飛往美國、歐洲中東澳大利亞的航班,且多用波音客機執行,而在前往東歐的航班上仍使用蘇制客機,如伊爾-62[27]中國民航只在國際航線上使用IATA代碼CA(如CA981),國內航線則無此代碼(如1501)。[28]

1987年,國務院決定對民航業進行以航空公司與機場分設為特徵的體制改革,原「中國民航」拆分成6個獨立的航空公司:

其中,中國西北航空公司後被併入中國東方航空公司中國北方航空公司後被併入中國南方航空公司中國西南航空公司後被併入中國國際航空公司。而各民用航空場站則下放地方管理。

現在,原「中國民航」的航空代碼(IATA:CA;ICAO:CCA)都歸併到了中國國際航空旗下。[29]

機隊

以下列表為中國民航於1987年退出民航運營時的機隊機型列表。

以下列表為中國民航於1987年退出民航運營前退役的機隊機型列表。

  • 註:1985年曾有一架波音747-243B短暫服役於中國民航,編號為B-2440,1986年轉手至維珍航空[32]

飛行事故

  • 1961年9月26日,中國民航一編號為18188的運-5撞山墜毀,機上15人全部遇難。[33]
  • 1968年12月5日,一架伊爾-14(編號640)在降落北京首都國際機場時因發動機故障而墜毀於機場跑道南端1209米處一玉米地中,造成包括郭永懷在內的機上人員全部遇難。[3]:288[34][35][36]
  • 1976年1月21日,一編號為B-492的安東諾夫An-24由廣州飛往長沙,在降落長沙機場時墜毀,機上40人全數遇難。[37]
  • 1982年4月26日,一架執行中國民航3303號班機霍克薛利三叉戟型(B-266)在離桂林45公里的恭城縣撞山墜毀,機上104名乘客和8名機組人員全部罹難。
  • 1982年7月25日,一架伊爾-18(編號B-220)執行西安上海2505號班機,飛行至無錫上空時有5名手持兇器的人員試圖將飛機劫持至台灣,其中一名劫機者甚至在機上引爆雷管導致飛機受損,機上其餘人員與劫機者搏鬥,3名旅客、4名機組員受傷,最終原定10時08分抵滬的班機於當天中午12時54分在上海虹橋機場落地。[38][39][40][41]
  • 1982年12月24日,蘭州管理局一架編號為B-202的伊爾-18執行中國民航2311號班機(蘭州—西安—長沙—廣州),因有旅客在機上吸煙時將煙頭掉入地板,在降落廣州白雲機場時客艙冒煙,旅客撤離時艙內煙霧變濃並轉為明火,25名旅客在撤離時遇難。[42][43]
  • 1983年5月5日,B-296號三叉戟由瀋陽飛往上海時,卓長仁、姜洪軍等六人用手槍劫持飛機,最終降落在南朝鮮春川附近的美軍機場,導致1人受傷,最終中韓達成協議,飛機及除6人外全體機載人員返還中國,但6名劫機犯卻遭漢城當局不顧中方反對,在當地逮捕服刑後被遣返至台灣地區。當時中韓尚未建交,也通過本次事件促成中韓關係開始正常化。[44]
  • 1983年9月14日,一架編號為B-264的三叉戟客機在桂林與一架轟炸機相撞,客機上11名乘客死亡,20名乘客和2名機組人員受傷。[45]
  • 1985年1月18日,一架編號為B-434的安東諾夫An-24B執行由上海經停南京、濟南飛往北京的5109航班,因濟南天氣狀況不佳而在進近過程中偏離航道,復飛時處置不當,失速墜毀,導致機組6人和旅客32人罹難。[46]
  • 1986年12月15日,B-3413號An-24RV從蘭州中川機場起飛後遇到高空結冰天氣,2號發動機停止工作,返航時墜毀,6名乘客遇難。[47]
  • 1988年8月31日,中國民航301號班機從廣州飛往香港,於暴風雨下降落啟德機場時衝出跑道墜海,7死14傷。
  • 1989年12月16日,一架波音747-200BM(編號B-2448)執行由北京經上海、三藩市飛往紐約的981號班機時,一乘客欲劫機前往韓國,但因韓國方面拒絕降落,該機最後降落在日本福岡機場[48][49]

註釋

參考文獻

  1. 华建敏:组建交通运输部、民用航空局 保留铁道部. 人民網. 2008-03-11 [2013-04-12]. 
  2. 成立军委民航局 - 中国民航局60周年档案展. [2013-04-12]. 
  3.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3.14 3.15 3.16 3.17 北京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北京志·市政卷·民用航空志. 北京出版社. 2000. ISBN 7-200-04040-1. 
  4. 东四曾有条猪市大街. 北京晚報. 2018-06-01 [2021-05-05]. 
  5. 60年成就光荣梦想:回顾新中国民航业发展史(组图). 新浪網. 2009-10-13 [2018-11-29]. 
  6. 庆祝新中国民航成立70周年专题(1987). 中國民用航空局. [2020-02-20] (簡體中文). 
  7. 行政体制沿革. 中國民用航空局. [2019-11-13]. 
  8. 華建敏. 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2008年3月11日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中國人大網. 2008-03-11 [2018年3月20日]. 
  9. 两会授权发布: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 中國政府網. 2008-03-15 [2019-11-13]. 
  10. 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决定. 中國政府網. [2019-11-13]. 
  11. “警是警、政是政、企是企”,全国行业公安机关管理体制正在调整. 搜狐. [2019-05-18]. 
  12. 國務院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中國民用航空地區行政機構職能配置機構設置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國辦發〔2002〕63號). 中國政府網.
  13. 13.0 13.1 13.2 13.3 13.4 中國民用航空志華北地區卷編纂委員會. 中国民用航空志· 华北地区卷 第2卷. 中國民航出版社. 2012. ISBN 978-7-80110-984-2. 
  14. 1957 route map .
  15. Index of /ttimages/ca3/ca64/. www.timetableimages.com. [2018-11-29]. 
  16. 上海民用航空志/第五章 空中航线/第一节 国内航线. 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 [2020-03-10]. 
  17. 上海民用航空志/第十二章 空中交通管制/第三节 航线审批. 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 [2020-03-10]. 
  18. China: Expanding Horizons for International Air Service (PDF). 中央情報局. 1972-11 [2020-08-31]. 
  19. 俞泉福. 波音747SP型宽体客机 将于四月一日载客航行. 人民日報. 1980-03-14: 3. 
  20. 我民航波音747SP型客机首航巴黎. 人民日報. 1980-04-03: 6. 
  21. 中国民航首航纽约. 人民日報. 1981-01-08: 1. 
  22. 中国首航班机飞抵旧金山受到该市市长欢迎. 參考消息. 1981-01-16: 2. 
  23. 尹淦庭. 亲历中美正式通航_中国民用航空局. 中國民航報社. 2009-10-15 [2013-04-14]. 
  24. 24.0 24.1 上海民用航空志/第三章 民用飞机/第一节 机型. 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 [2019-09-25]. 
  25. 中国民航首航大洋洲直飞悉尼. 人民日報. 1984-09-06: 1. 
  26. 中国民航出现“空中客车”. 人民日報. 1985-07-02: 2. 
  27. 2018, UBM (UK) Ltd. 1985/86: CAAC Network. airlineroute.net. [2018-11-29]. 
  28. 1988年中国民航时刻表. feeyo.com. [2018-11-29]. 
  29. 民航那些事(二)·激荡:CAAC改革重组之路. 民航資源網. [2018-11-29]. 
  30. 组图:新中国民航的第一个航班_新华时政_新华网. 新華網. [2018-11-29]. 
  31. 中国民航60周年大事记_中国民用航空局. [2013-04-14]. 
  32. 1985年B-2440在法兰克福. airlines-airliners.de. [2018-11-29]. 
  33. 航空安全網資料庫上的事故資料
  34. Ranter, Harro. ASN Aircraft accident Ilyushin Il-14 640 Beijing. aviation-safety.net. [2018-11-29]. 
  35. 郭永怀 生死之际护公文. 人民網. [2018-11-29]. 
  36. 中国航空事故百年祭. news.carnoc.com. [2018-11-29]. 
  37. 航空安全網資料庫上的事故資料
  38. 机智英勇斗歹徒 长空拚搏夺胜利 民航二五〇五机组立战功. 人民日報. 1982-07-30: 4. 
  39. 民航召开反劫机胜利庆功会. 人民日報. 1982-08-20: 4. 
  40. 陝西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陕西省志 第二十六卷(三) 民航志 (PDF). 西安地圖出版社. 2001: 191–192 [2019-04-16]. ISBN 7-80670-007-2. 
  41. 7.25劫机案34周年:致敬传奇英雄机组!. 民航資源網. 2016-07-25 [2019-04-16]. 
  42. 民航二〇二号班机在穗降落后起火. 人民日報. 1982-12-25: 1. 
  43. 航空安全網資料庫上的事故資料
  44. 航空安全網資料庫上的Hijacking資料
  45. 航空安全網資料庫上的事故資料
  46. 航空安全網資料庫上的事故資料
  47. 航空安全網資料庫上的事故資料
  48. Ranter, Harro. ASN Aircraft accident Boeing 747 registration unknown Fukuoka Airport (FUK). [2018-11-29]. 
  49. _临沂大学图书馆. library.lyu.edu.cn. [2018-11-29]. 

外部連結

參見

國務院部委管理的國家局
前任: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民用航空局
國家民用航空總局
中國民用航空總局
國務院民用航空行政主管部門
1954年11月至1960年11月
1980年3月至1993年4月
2008年3月15日至今
繼任:
交通部民用航空總局
中國民用航空總局
現任

前任:
中國民用航空總局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
國務院民航公安主管部門
(與公安部雙重領導)

2008年3月15日至今
現任
前任:
中國航空
中央航空
國家民用航空產業生產經營機構
(以中國人民航空公司名義)

1951年7月17日至1987年
繼任:
中國國際航空
中國北方航空
中國南方航空
中國東方航空
中國西北航空
中國西南航空
中華人民共和國載旗航空公司
(以中國人民航空公司名義)

1951年7月17日至1987年
繼任:
中國國際航空